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两宋:孤忠血诚的宗泽

乱世出英雄,宗泽就是北宋乱世里的一位英雄。他坚决主张抗金,曾24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但均未被采纳。宗泽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北宋的抗金事业, 因一生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三呼“过河”而卒。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宋高宗赵构只知南逃,不敢抵抗,甚至一度乘船入海,不敢登陆。他写信给金军统帅宗翰苦苦哀求:“自古面临危亡的国君,或是奔逃,或是坚守。我现在已经逃无地,守无人。乞求元帅赐予怜悯和宽恕。”一些主战派将领,坚决抗击金兵。宋高宗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把李纲召回朝廷,担任宰相。但是实际上他信任的却是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个亲信。
  
李纲提出许多抗金的主张。他跟宋高宗说:“要收复东京,非用宗泽不可。” 宋高宗早就了解宗泽的勇敢,就听了李纲的推荐,派宗泽为开封府知府。

1126年,66岁的宗泽获得了生平最大的一份官职——河北磁州知州。不过这时因为金兵南侵,兵荒马乱,磁州又处于前线地带,调到磁州去的官员都不愿前去就任。宗泽不顾高龄,立即日夜兼程驰赴京师,抵京后即向钦宗“奏对三策”,力主抗金,反对求和,此后又多次上书陈述抗金主张。

靖康二年(1127)一月,宗泽率部队从大名向开德进发,一路上与金兵连打13仗,屡战屡胜,进驻开德。二月,宗泽率部继续向开封推进,击溃拦截的金兵,接连攻克南华、卫南、韦城,距开封已不远。这时,赵构却辗转后撤至东平、济州,拥兵观望,坐视宗泽孤军苦战。宗泽率军与金兵浴血奋战,虽取得了一连串胜利,但毕竟兵力有限,难以打破金兵对开封的重重包围。

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是为宋高宗,从此开始了南宋时期。高宗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加职延康殿学士。

次年正月,宗泽率军至开德,与敌人打了13仗,仗仗获胜。建炎元年(1127)六月,泽以70高龄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聚义兵近200万,分署京郊16县,与金兵隔黄河对峙。此时24岁的岳飞慕名来投奔宗泽。宗泽一眼就看出岳飞是奇其才,就给了他500骑兵,要其奋勇立功。岳飞听命而行,果然没有辜负宗泽期待,他带着500骑兵迎战金兵,完胜而归,从此,岳飞就跟在宗泽身边南征北战。

宗泽非常懂得笼络士兵,打完仗,他把获得的羊马金帛等战利品全部赏赐给将士,这与贪婪成风的宋朝官员成为鲜明的对比,这也使得宗泽在将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1128年,金兵再次大举进攻东京城,宗泽率军大破金兵。在宗泽的坚守下,完颜宗翰的铁骑始终没有攻破东京城。甚至宗泽离世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金兵都不敢攻打东京城,这表明他们曾经在宗泽手里吃了多大的苦头。据史载,畏惧宗泽的金兵甚至称宗泽为“宗爷爷”。

宗泽自到开封后,先后向高宗上了24道奏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乞回銮二十四疏”。恳请他“回銮”东京,鼓舞土气,号召军民报国仇、复故疆。此时年已古稀的宗泽,满怀对宋朝的忠心,日夜盼望朝廷批准他的渡河作战计划和高宗回銮的请求。

建炎二年(1128)一月、三月、五月,宗泽又分别派遣属吏范世延、呼延次升及子宗颖三次赴扬州,面奏北代准备情况和六月进兵渡河计划,乞请高宗回京主持北伐大计。

高宗不仅一再拒绝,反而越来越疑忌宗泽。同年五月,高宗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荀为东京副留守,就近监视宗泽,阻止六月进兵渡河计划的实施。宗泽为宋王朝忠心耿耿,却得不到高宗的理解和支待,反而“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眼看自己殚精竭虑筹划的北伐计划已成泡影,忧愤成疾,背上长疽,病情加剧。

宗泽明知自己病重,在世不长,却还是念念不忘地请求赵构回銮开封,誓师北伐。临终前,他对前来探望的将领沉痛地说:“我以二帝蒙尘,悲愤至此,你们多能歼灭敌寇,那我死而无恨!”又不停地念诵杜甫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闻者无不泣涕。抑郁寡欢的宗泽忧愤成疾,不久即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没有把子女叫来分配家产,而是大呼“渡河!渡河!渡河!!”。

宗泽虽未能实现驱逐金兵,收复失地,恢复宋王朝大一统的宏愿,但他坐镇抗金前哨的开封,阻止了金兵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一代忠臣的孤忠血诚之气昭然其中。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