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胡适与郭沫若

胡适与郭沫若都是19世纪90后。早在民国十年(1921),二人就在一个饭局中认识。为此胡适在日记中说:“周颂九、郑心南约在一枝香吃饭,会见郭沫若君,沫若在日本九州学医,但他颇有文学的兴趣。他的诗颇有才气,但思想不太清楚,工力也不好。”

两年以后,张东荪借张君劢处请客。吃完饭以后,胡适与徐志摩、朱经农造访郭沫若。见面后成仿吾也在场,大概是因为话不投机吧,大家都觉得比较尴尬。没过多久,徐志摩和郭沫若又分别组织饭局,其间志摩提到胡适对《女神》的评价不错,郭沫若居然激动地抱住胡适亲了一口。

后来二人渐行渐远,私交越来越淡。直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胡适在写给王雪艇(世杰)的信中才提到郭沫若。他说:“……自从我出席国大之后,共产党与民盟的刊物(如《文荟》,如《文汇报》)用全力攻击我。(最近两期《文荟》每期有两篇文字攻击我。)他们最恨我的,一是因为我出席国大,一是因为我把女生沈崇案引起的学潮镇定下去了。听说郭沫若更要办七个副刊来打胡适。我并不怕打,但不愿政府供给他们子弹,也不愿我自己供给他们子弹。”尽管如此,因为郭沫若在考古学上的成绩,胡适还是推荐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大陆政权易手后,胡适在1950年1月2日的日记中有如下记载:“曾琦、刘东岩两先生来谈。曾君见郭沫若的《斯大林万岁》诗”,所以说“郭沫若是无行文人,……是惯做阿谀文字的”人。

不仅如此,郭沫若还擅长于深文周纳,所以没过几年,他成为批胡运动的急先锋。

2021-08-31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