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指导”台湾政论节目 是利用民主攻击民主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来到澳洲,与澳洲主要媒体签订六项协定,按照协定,这些媒体将刊登《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所提供的中国政治宣传,以换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金钱。访问由澳洲的外交贸易署负责,据信投入的预算高达100亿澳币(2100亿台币)。特别的是,此事在澳洲几乎水波不兴,毕竟澳洲各大媒体都拿到了钱,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却大肆鼓吹这项交易,认为是改变全球舆论的海外宣传获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

《无声的入侵-中国因素在澳洲》一书的作者Clive Hamilton说道:“列宁式宣传体制的作法,不是用他们自己讲的话去说服大家,而是恐吓或刁难别人,让他们不去报导重要的事。”这笔交易就是个清楚的例子,中国利用西方制度的开放性,以及主流媒体摇摇欲坠的财务状况,让新闻自由指数在全世界180个地区排名第176的强国,得到操作澳洲媒体的杠杆。

话说回来,如果中国对于一个距离它数千公里的南半球国家澳洲都愿意花2100亿台币的代价来操作当地的媒体舆论,那面对一个距离它只有100多公里远,且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军事战略意义,又被声称是它“核心利益”的台湾,中国愿意花多少钱来操作收买台湾的媒体与媒体人?

媒体报导,国内某电视台所制播的政论节目主题与脚本均有中国新华社驻台记者高度参与,甚至直接在录影棚“盯梢”,确认节目有达到国台办的要求。尽管遭指控的电视台否认,但如果真有此事,其实也不太令人意外。毕竟,过去这些年来,中共透过台商收买媒体已早有所闻,中国官媒向台湾媒体租用摄影棚设“演播间”制播节目也已经是常态,更不用说那些邀访记者、名嘴、主持人“赴中参访”,以及直接抖内支持特定的网红意见领袖的作法。在收买台湾的媒体舆论这件事里,共产党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只愁台湾的法令限制以及管道不够多。

但的确,类似这种直接由中国方面派人盯场,跟制作人讨论脚本对话,甚至指点来宾谈话角度,其手法之大胆露骨可谓相当罕见。关于此事,或可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第一、此事已经明显违法,不仅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33条之一,台湾人民团体不得“与大陆地区人民、法人、团体或其他机构,为涉及政治性内容之合作行为”。而NCC也应该即刻依《卫星广播电视法》第22及27条,就该政论节目制播的内容进行调查。事实上,如果这种制播的模式还横跨到今年初的总统立委选举、政策的法令游说,以及即将上场的罢免案,此行为还可能涉及违反《反渗透法》,不只陆委会、文化部及NCC应该进行行政调查,连国安检调都应该出手了解事件始末。

第二、此事会很难查吗?一点也不。只要调出该节目在特定时间的视讯,了解该节目讨论的主题、准备的标题与CG与中共官宣系统是否一致?辅以约询上过该节目的名嘴,大致都可以勾勒出是否触法的图像。至于是否进一步查察负责人的金流,那也是检调查察犯罪的一念之间而已。

第三、新闻台制播政论节目的主管机关是NCC,特别的是,从4年前中天换照没过关以来,NCC就成为蓝白两党共同锁定追击的目标。如今,4席新任NCC委员的提名名单被立法院从年初搁置迄今,在野党还打算修法以早已被宣告违宪的政党比例制产生NCC委员,甚至还要修法删除旧委员可续任至新委员产生的过渡条款,打算瘫痪NCC运作的意图非常明显。对照共产党一连串往电子媒体的宣传进攻,这能说是一种巧合吗?

总部位于巴黎“无国界记者组织”每年发布全球新闻自由指数,台湾的新闻自由最新全球排名第27,近几年来始终是亚洲第一名。英国《经济学人》所公布的世界民主指数,台湾世界排名第10,已经连续4年高居亚洲第一。台湾的问题从来不是不够民主、不够自由,台湾的问题是在于有个巨大的恶邻(灵)就在身旁,而它始终无所不用其极地想渗透台湾,用“民主”来攻击你的民主。台湾人若不搞清楚问题的本质,放任别人利用民主攻击我们的民主,那我们所保有的生活方式随时都可能会沦丧。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