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庐山会议实录(14)

有次主公同民主人士谈话中,举了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田家英不同意鸣放的例子。田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自己从未反对过鸣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谈到江青的生活作风及毛泽东周围服务人员的某些情况,他很看不惯,很是厌恶。他说,他离开中南海的时候,准备向主公提三条意见:一是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二是不要百年之后有人来议论(这是我们不止一次谈论过的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之事);三是听不得批评,别人很难进言,第三条他感触最深,谈过反右派前夕的一些情况。神仙会阶段时,我们的心情是比较愉快的,以为这次可以真正认真、彻底纠正一下“左”的东西了。

我们都感觉毛泽东对经济建设太外行,去年不到前台来指挥就好了。当时,关于1958年的种种问题,我同田家英谈得最多。他还讲过这样一副有针对性的对联:隐身免留千载笑,成书还待十年闲。我们都认为,毛泽东不如总结中国革命经验,专门从事理论著述为好。

刚上山的7月3日晚饭后,我散步路过胡乔木住处,他让我进去闲谈,实际上是火车上漫谈的继续。随后陶铸也来了,三人一起谈。

陶铸愿意参加这种漫谈,当然同他当时的思想状态有关,因为广东去年的教训太大。他在广东省委的理论刊物《上游》1958年第11期发表了《总路线与工作方法》一文(文章的摘要于7月4日作为“会议文件”印发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速度和比例有所论述。他认为广东经济建设受反冒进影响,1957年慢了一些,而1958年下半年又过了一些。原因是没有很好掌握速度的客观法则,跃进速度是在条件允许之下一定的速度,去年将钢铁生产强调到无限制的程度。广东近两年仍要贯彻执行农业为主的方针,从去年实践来看,重工业和基建搞得过多是有问题的;今后两者发展速度,必须在确保人民的生活资料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进行。

以下这些我们三人的谈话内容,我都记在记录本上,大体上以胡乔木的意见为多:

共产风是北戴河刮起来的,也是公社化后刮起来的。会后,张春桥大肆迎合,写了《论资产阶级法权》一文,很受毛泽东的欣赏,亲自写了按语,在《人民日报》转载。因此郑州会议时,柯庆施将张带了去。但当时对共产风刹得较快,这个问题就没再谈了。毛泽东对徐水等地农民那种“铺天盖地”的劳动生活(集体劳动,安营扎寨,挑灯夜战等),极为赞赏,希望推而广之。

关于钢翻一番,并非从农业生产而来(当时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这个意图,是1958年6月间,毛泽东在游泳池同我的一次谈话中,听到他说的,这时冶金部还毫无精神准备。我认为此事同1958年各大区安排1959年指标时,华东区首先刮起钢的上涨风,有最密切的关系。我参加了华东区的这次计划会议。华东区1959年的钢指标,要达到600-700万吨,冶金部曾据此计算过,1959年全国可达到3000万吨。因此,促动毛泽东下决心:何不1958年就翻一番呢。但胡乔木说,这也同他对国务院的领导不满有关,想以抓纲张目的方法,用此口号来带动其他工作,带动各方面的大跃进。从这里又谈到在去年大风大浪中顶不顶得住的问题,都认为计委有责任;陶铸还从王明路线的历史情况,谈到富春是顶不住的。冶金部的负责人,当然更有责任。在成都会议时,冶金部写的报告,强调小高炉、小转炉作用,大大受到表扬,因此就更加迎合,后来就更加无法抵挡高指标之风了。

三人都谈到必须遵守客观经济规律,不论如何政治挂帅,也不能违反规律。还认为应当尊重苏联在这方面的经验,而去年刮风以来,就都避免再提苏联经验了。对毛泽东所讲经济发展的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永久的、绝对的说法,我们表示很大怀疑。乔木除开再一次引证了天体运行的规律等外,还举了遵守战争规律的程序:先遵守战争规律,次遵守革命战争规律,再遵守中国革命战争规律。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名言,他本人似乎忘记了。计划工作必须以综合平衡为主,必须经常保持平衡,不能以此来套矛盾规律。平衡内部即包括矛盾的两个方面,无矛盾即无所谓平衡。然后又谈到上海会议。上海会议上,毛泽东大讲海瑞精神。胡乔木说,毛泽东引起海瑞说法的意图有多次,但是目的在不出海瑞;因为让海瑞出现,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我们正在谈着,富春进来了。这种谈话也就中断了。大概是由于在火车上我转述了乔木的意见,富春特来找他漫谈的。

7月6日夜,我到田家英和吴冷西住处(他们住在一起)闲谈,胡乔木和陈伯达也在座,几个人谈得很晚。以下所记也是胡乔木谈得较多:

综合平衡的问题进一步肯定,多少米煮多少饭,人走路也是要保持平衡的。平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规律;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规律,因此才经常出现危机。(其实当年我们对二次大战后西方经济情况所知甚少)这个问题当时谈得最久,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我引经据典,举了不少例子,以说明我的观点:经济工作必须保持经常的平衡,尤其不能人为地破坏平衡。我们还从理论上搬出,平衡是否即列宁所讲的“均势”,还把书找出来了,又认为并非如此。随后谈到,社会主义经济现象总是平衡的,而政治现象才是不平衡的。

富春提出“运动中求平衡”也是一种遁词;认为毛泽东提出这个说法,是为自己1958年的错误辩护,不肯服输。接着说到比例问题,不按比例,即无真正的速度。“为元帅让路”,去年做到极点,因而失去其他比例,结果钢铁本身也终于上不去。“以钢为纲”、“三大元帅”等提法,统统违背了按比例的规律。胡乔木又谈到,对元帅的命令是要绝对服从的,去年陈云被迫说过这样的话:“乱七八糟,总要过河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