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珍稀树木】神秘珍宝阴沉木

乌木镶金丝楠皇宫圈椅

金丝楠阴沉木画案

“阴沉木”在四川俗称乌木,与作为红木之一的“乌木”不是同一种木材。

前者是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由于地震、山崩、洪灾等自然变易使许多古树被冲倒后,沉埋于古河床被泥沙所掩,历经岁月沧桑,经大自然再造,碳化形成的木头,所以它又叫“碳化木”。

后者是指产自于非洲、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黑色木材,也叫“角乌”,曾产于中国云南和东南亚一带,其外形与紫檀极为接近,心材乌黑,浅色条纹稀见,生长轮不明显。是一种活的树种,归为红木类。

阴沉木质地坚硬细密,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色泽古朴凝重,或乌黑透亮,或灰褐如云,或红似花岗,或灿若黄金,具有天然的陈旧感、沧桑感,被人们称之为树之精,木之魂。其断面手感柔滑,木纹清新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阴沉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雕塑、艺术品、仿古家具的宝贵材料,也是制作古典极品的上选之材。

阴沉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阴沉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

阴沉木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合称为巴蜀三大奇迹。

在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之中,阴沉木是神秘珍贵的“宝物”、“神器”。被达官显贵视为传家之宝、避邪之物,为历代雅士所珍爱,民间素有“纵有财宝一箱,不如乌木半方”,“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说法。据《逸周书.王会篇》记载,早在公元前1027年西周成王时期,阴沉木已成贡品。主要用作贵棺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黎平府志·卷十二·食货志》载:“杉,其木因山崩或淹于土中,或藏之水底,经千百年之久色变为黑,通体皆油,作棺皆入土不腐,旬为贵重之物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本部三十五卷记载,乌木——甘、咸、平、解毒,主治霍乱吐痢、风湿、感冒等疾病。港台及海外更是视其为稀有之物,被誉为“东方神木”。

阴沉木具有色泽天然,不需上漆,材质紧密的优点。用阴沉木制成的各种器具,乌黑发亮,古朴深沉,其木质不再生虫,发霉,腐烂。阴沉木的这些特点,是优于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等其它珍贵木材的特殊之处。因阴沉木制品以黑色为基调,神秘质朴而蕴含高雅之气。

阴沉木的种类繁多,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 彬、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阴沉木。在德阳市绵远河一带还发现3米直径的大阴沉木。

由於阴沉木的形成树种不同以及形成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其色泽外黑内黄(如古金丝楠木)或外黑内微绿,也有色彩渐变的。

深埋于四川河谷、河床的金丝楠阴沉木,因稀少,更加价值连城。近黑的水渍纹十分明显,闪光的金丝十分漂亮。阴沉木金丝楠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阴沉木本就数量稀少而十分珍贵,古往今来以阴沉木制成的木艺品常常是皇室宫廷和达官显贵的赏玩之宝,而经过几千年沉淀的古金丝楠木,形成了外黑内黄的颜色,更是散尽千金也难寻其一的宝中之宝了。

因阴沉木量少,发现极其不易,在古代只有达官显贵才能拥有。苏东坡从小也喜欢阴沉木,他把收集的阴沉木做成假山,在到京城长安做官时还叫马夫随身带走,可惜因战乱和迁徙流失。在慈喜太后的陵墓中也出土有阴沉木梳子,而在成都武候词的大殿长梁也是阴沉木,由此可见古人对阴沉木的钟爱。而现在,阴沉木又成了和平的象征,现联合国总部就藏有“太阳神”、“和平之光”两件阴沉木艺术品。

历经数千年沉睡于地底的木头,没有成为煤炭,而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木料。“死树”比“活树”强,不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真是“造化钟神秀”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