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三国篇:乱世君王孙权

在乱世三国,作为江东之主的孙权,虽没有奸雄曹操、枭雄刘备的耀眼光环,却也演义了一段乱世君王的佳话。令南宋词人辛弃疾写下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字仲谋,吴国开国大帝。史书传记孙权生来异相,紫髯碧眼,在他尚少年时,便有懂相术者说孙权相貌奇伟,不但是大贵之表,而且有长寿之象。后来果然得到应验,孙权不但称帝登基,而且寿至七十,是三国时期最高寿的君主。

临危受命 仁贤用能

孙权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19岁的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建安五年(公元200)四月,孙策伤重,当时,江南局势很不稳定,孙策死前,深恐创下的基业付诸东流,急把张昭等叫到跟前嘱以后事。对张昭等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孙策盛年而逝,事来突然。孙权只有19岁,却能处事不惊,很快稳定局势。张昭、周瑜等认定孙权可以与之“共成大业”,因而“率群僚立而辅之”,有力地巩固了他的地位。

辅佐孙权的大臣们中,除了张昭和周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鲁肃。他对于孙权就好像诸葛亮对与刘备一样,他也曾经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那样为孙权分析过天下大势,名为榻上策:“现在的汉朝已经无法恢复元气了,但是曹操也很难短期内将他清除。现在将军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后方,以便对抗曹操。稳固自己的领地之后,再等待有利时机,四处征讨,最终将长江两岸广阔的领地据为己有。到那时便可以称帝号令天下了。这其实就是当年汉高祖曾经创立的功业。”

赤壁大战 三分天下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

在孙权踌躇满志地想继续进兵荆州时,曹操却领兵南下,在他之前进入荆州地界。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当时的荆州牧(即荆州的行政长官)刘表刚病死,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不合,鲁肃建议孙权派他去劝说他们与江东合作,同时尽力联合暂时寄居荆州的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然后再寻机夺取荆州,奠定帝王大业。以后孙权的行动基本上是按照鲁肃的计策施行的。

鲁肃在历尽艰辛见到刘备之后,提出了联合抗曹的主张,这和刘备、诸葛亮的设想不谋而合。后来曹操从江陵东进,形势危急,诸葛亮急忙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分析了曹操兵力与江东和刘备兵力的对比,以及曹操长途征战的不利因素,加上水上作战江东占据上风。孙权听了很兴奋,便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恰好这时曹操送来了书信,说自己领兵八十万,要与江东决一雌雄。曹操的恐吓使张昭等文臣提出暂时投降曹操。孙权很不高兴,后来借口去厕所暂时躲出来,鲁肃追上他又进行劝说,说别人投降都可以,惟独他孙权不能,否则性命难保。鲁肃又提议孙权将周瑜请来商议。周瑜回来之后力主抗曹,这坚定了孙权的信心。刘备和江东终于联合起来做抗曹的准备。

周瑜领兵出击,在赤壁和曹操的军队遭遇,周瑜采纳了大将黄盖的计策,用苦肉计取得曹操的信任,说要投降曹操。然后用十艘战船装满柴草、油脂,用火攻烧掉了曹操大营。曹操败走华容道,狼狈北撤,损兵折将,死伤过半。赤壁一战,曹操大伤元气,三国鼎立局面基本上形成。这一年,孙权仅仅二十七岁。《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作用有些夸大,对周瑜的描写也比较多,但忽视了孙权的作用。

三国权谋较量之荆州

关于荆州在三国战局中的重要性,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战略”还是鲁肃的“荆州战略”,都有重要论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陕西),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鲁肃则称,荆州“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

而在曹操看来,荆州是难得的宝地。且不说它是贯通南北东西的战略要地,其富庶更是一大诱惑。赤壁战前,孙刘两家,为了共同利益而各怀异志地结成了临时联盟。既至战争结束,矛盾立时显现出来。吴人认为曹操是他们打退的,荆州辖地理所当然地应该归吴所有。

孙刘联姻结好,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自谋新的进取。但他们始终都没有把对方看作是可靠的朋友。荆州的归属,始终是双方斗争的焦点。刘备在荆州的势力存在,制约着孙权的进一步发展。周瑜死后,孙权采用了鲁肃将荆州部分地区“借给”刘备的策略。所谓“借荆州”,其实质是在“借地”的名义下,试图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刘备的占领区内,从而达到制约对方和把荆州的辖属权划归到自己名下的目的。怎样把刘备赶出荆州?孙权曾想了一个一石二鸟的策略,联合刘备共同取蜀。刘备自然不答应。继而,他又利用刘备西入蜀而荆州兵力相对削弱的时机,夺荆州三郡地,自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建立自己的地方政权。遭到关羽的抵抗。最终,两家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

建安二十二年,孙权做出了一项重大的战略决定:联曹制刘,派出使者“诣曹公请降”。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关羽在刘备、诸葛亮的战略指导下,向曹操的军队发动了进攻。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孙权感到了关羽的威胁。

孙权既与曹操达成谅解,立即开始谋划攻取江陵的行动。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擒杀关羽。随后,遣抚远将军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至此,孙权便把荆州诸郡,除了曹操控制的南阳以及江夏、上庸等部分地区外,全都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夷陵之战,彻底把刘备势力赶出了荆州。

能屈能伸对曹魏

孙权的功业不及曹操,思想内涵也不如曹操那样丰富,但其权谋,以及御将、用人等诸多方面都不乏过操之处,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之一。曹操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属肺腑之言。

他执政50余年,如果从其战略重点观察,对于曹魏,可谓是善度大局,两手交用。当他需要自保和全力对付刘备的时候,不惜“屈身忍辱”,请降称臣;当他的战略目标不再是刘备而是保江南而谋帝王之业的时候,则虚为委蛇,或断然以兵相抗。孙权对于曹魏的战略明显地表现出几个重要的历史转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一生孤傲自大,几乎不把他人放于眼中,却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建安十八年正月(公元213年),号称四十万的曹军进攻濡须口,头阵先击破孙权江西阵营,生擒了都督公孙阳,孙权率七万军团抵抗,相拒月馀,曹操远远望见权军,见到武器、船舰,不禁赞叹其治军严明、军容整肃。也在其间一场战役中,见到孙权军威,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其后,孙权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又注:“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阅毕,告诉诸将:“孙权不欺孤也!”那一年曹操五十八岁,快要接近自己生命的终点;而他的对手,却只是个刚过而立的青年。《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我们不难看出,孙权是只有曹操和刘备才能匹敌的英雄。

晚年昏庸 滥杀无辜

到了晚年,孙权却像很多的皇帝一样昏庸起来,这也许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他为了监视文武大臣,专门设置了两个官职:校事和察战。这使很多的大臣无辜受到陷害,但孙权却还大加重用这些校事官。孙权晚年的这些错误也大大地伤了大臣们的心。

公元251年的冬天,阴历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十二月,孙权知道自己时间不长了,急忙将大将军诸葛恪召回来委托后事。第二年的四月,孙权病逝,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所以后来便称他为东吴大帝孙权。

回眸历史,在江东岸边,19岁的孙权勇当大任,统帅数量远远少于曹军的东吴将士,以弱击强,大战赤壁,一举击碎了老谋深算的曹孟德吞并东吴的美梦,其气势英姿,谁人可敌?今日孙仲谋虽故去千年,然英魂尽在。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