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威胁感递增 更多台湾民众加入反送中五周年游行

左图:反送中运动的5周年,香港边城青年等多个团体和在台港人在6月9日反送中运动开始日在台举办游行纪念。右图:有参与游行者自制标语代表挺港抗共的意思。(陈子非摄)

在台港人及香港边城青年等团体6月9日举行纪念反送中运动五周年游行。由于双重《国安法》出台,参与活动的港人明显比去年少,但仍有港人无惧风险,以行动对抗极权。此外,也有不少台湾人加入游行队伍。

今年是香港反送中运动的5周年,在台港人及香港边城青年等多个团体,在6月9日、也就是5年前超过百万港人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日子举办游行,有数百人参加。

香港已进入双《国安法》的时代,今年参与游行的港人明显比去年少,但在台湾读书的港人阿强和梅西依然手持已被港府禁用的标语和旗帜参与。阿强表示,过去5年,港府用不同的法律扩大长臂管辖,理解有包袱的港人不便参与游行,他已决定不会回香港,想站出来显示不怕强权压迫。

阿强说: “儘管好像今天这样可能人不多,其实很多没有走出来的人,但他们心里面还是有热度存在。我的包袱没那么大,当然可以尽一分力站出来,让大家不要忘记,告诉他们(外界)我们没有放弃,而且没有对强权有害怕的感觉。”

梅西在5年前的6月9日,是在香港街头抗议的百万分之一港人,他表示,看到现在香港已变得面目全非,百般滋味在心头,5年后再参与游行是要勉励自已和港人。

梅西说: “感觉很唏嘘,就是曾经拥有过美好,从原本很繁荣到名存实亡的状态。我5年前曾经有参与过,5年后再出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要记住这么多年的信念没有动摇过,我的初衷还在,希望可以继续在自由民主的路上,为香港做出更多的支持。”

台年轻一代挺反送中为港人发声 台家长借游行教子女捍衞民主的重要

今年的游行队伍当有不少台湾人参与。读国中的刘同学与同学一齐出席。他表示,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港人的反送中游行,要为民主发声。

刘同学说: “《国安法》嘛!在香港犯罪要送回中国审判。在香港没有办法说,如果中国入侵占领台湾,我们台湾也可能会变成这样,就希望不要这样,也希望我们不要被中国影响,台湾人支持民主,应该就要站出来。”

一名自称为“皓”的台湾年轻人戴安全帽、眼罩和面罩来游行。他表示,有很多香港的朋友,所以很理解香港的状况。前阵子台湾的青鸟行动,他的香港朋友有为台湾加油,这次要为在香港不能发声的朋友游行。

皓说: “虽然我是台湾人,我用这些装扮和符号,是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是由香港人创造出来的民主符号,在民主路上这些精神应该被大家记得。我替我的香港朋友站出来,因为他们现在已不能说了,我用台湾人的身份帮我的香港朋友把话说出来,然后帮他们把这段路走完。”

游行期间天气闷热,时雨时晴,但也有不少台湾家长带同年幼子女参与。台湾政治团体“小民参政欧巴桑联盟”代表赖宣任表示,带孩子一同参与民主运动,是最好的公民教育课。

赖宣任说: “在骑车的路上跟孩子说香港遇到的,刚好现场有一个是戴安全帽和面罩的,她说为什么需要戴安全帽?我说因为香港警察会用警棍打他的头,会有催泪瓦斯使他的眼睛跟鼻子都非常难受。这个民主教育真的是需要被实行以及被这一代的孩子看见。”

台湾人权工作者施逸祥也带着年幼的儿子到场。他表示,希望身体力行,与下一代用行动关注中国威胁,守护民主价值。

施逸祥说: “台湾、中国西藏、新疆维吾尔族都同样面对中国的极权扩张跟压迫。台湾现在立法院也受到很大的威胁,它背后也有很强烈中国因素的渗透。所以我觉得带小朋友来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的未来。如果我们这一代没有把自由民主人权守护起来,他们下一代就会承担更多的风险。”

流亡港人称反送中让世界觉醒中国不可靠 台港应串连成反共共同体

香港艺术家黄国才以 “自由男神”的造型、手持五大诉求的标语现身。他表示,反送中、《国安法》和23条均是威权政府对追求自由民主人士的打压方法。不仅是香港自己的事,透过游行可以联合不同的力量反抗中国威胁。

黄国才说: “中共不断往外扩张和往外侵略,在香港倒下来之前,还有西藏和东突厥斯坦,现在就过来台湾这边。我们都是受中共打压的共同体,必须要串联成为反抗的共同体。这是《巨人(歌利亚)与大卫》对抗的故事,不过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的大衞,最后巨人会被打败的。”

流亡台湾的香港前区议员李文浩也表示,香港的反送中运动没有成功地换来民主。过去5年港人被打压很厉害并付出很多,但因为5年前港人的反抗,让世界看清楚中共的真面目,港人的付出和努力肯定并没有白白浪费和犠牲。

游行主办方 “香港边城青年”表示,台湾和香港过去在民主路相互支持和启发,在台湾的太阳花运动后,香港有雨伞运动、鱼蛋革命和反送中运动。今年以“台港同行”作为主题,想提醒台湾社会要重视中国威胁,也希望各界继续关注民主派47人案、黎智英和邹幸彤等政治犯的情况。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