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过个有年味儿的年

齐如山在《华北的农村》一书中记载了一则与过年有关的旧事——齐如山少小时在乡中过年,拜年时,拜到一王姓老者家。见老者脸上有泪痕,就问他为何落泪。老者说是自家吃不起饺子,大年夜只熬了一锅稠粥,家中孩子吃了,高兴得很,说是又稠又好吃。他听孩子们说,想起今天家家吃饺子,自己家吃一顿稠粥,孩子就这样高兴,觉得对不住孩子们。齐如山的母亲听完也掉了泪,回家取了白面猪肉等物,给王老者家送去了。王老者一见,眼泪就又落了下来。而此时间,已又有六七家亲戚邻人来给送面送肉了。

这段故事我很喜欢,觉得越读越有滋味,尽管也说不清为什么。齐如山用这故事说明中国人对于过年、吃饺子的看重。我更看重这故事里暖意十足的年味儿。而细一琢磨,所谓年味儿,不外乎是人味儿。

每逢过年都有人在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是挺淡,淡到要等瞧见电视上的快餐店广告里天天有一个说狮子不像狮子说老虎不像老虎说恐龙不像恐龙的东西傻萌傻萌地自称“我是年啊”了,才会忽然发觉原来已是年底。

小时候的年是新衣服鞭炮大鱼大肉压岁钱,现在的年是年会春运年终奖促销减价假期寒暄饭局和“又他妈老了一岁”的感慨。年年难过年年过,确实,这一年年的,喜气洋洋之余,总是有点叫人难过。在哪过年,就是个问题——有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得罪了丈母娘,也有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遍遍疯狂刷新12306网站。

不久前,与一群同事朋友喝酒,大家玩“我从没”的游戏:一人列举一个自己从没做过的事情,其他人中凡曾做过此事的人喝酒。一个刚从国外念书回来的北京小伙儿说了句“我从没买过房”,立时通杀全桌来宾。另一位在上海工作生活十多年的台湾老哥也想通杀一下,志在必得地望着满桌平时活在北京的家伙抛出来一句“我从没在北京过过年”。两个北京土著青年乖乖地喝了杯里的啤酒,其他人的答案却全都是“我也没有”。

我其实也挺惊讶的。这些人大多在北京生活10多年了,怎么会从没在北京过过春节?都跟我一样?

看来大家还是更喜欢过年回家。这个习俗,不知道是怎么起源的。只是为了团圆欢聚?还是为了悲伤感慨时有几个亲人互相扶持安慰?真想把那个“我是年啊”逮起来,绑椅子上好好审审丫:说,起初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是2000年来到北京的,到现在也有10多年了。但每逢春节,就跟所有进城务工人员一样,逃离京城远奔家乡而走了。没办法,要照古人说的,父母在,根本就不该远游。平时已然不尊古训了,逢年过节还是努力找补一下才好。于是,一到年底,把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干净,贴好对联福字……就该锁好房门,提起行李,赶紧离开了。

于是,每年过年时,都见有北京朋友在网上感叹:外地人都走了,走到哪儿听到的都是北京话,北京的路也不堵了, 种种脏乱差的景象也消失了,北京好像顿时安静体面了许多,这才是北京本来该有的样子。

每次看到这样的言语都觉得很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外地人当中的一个。记得我的朋友石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某年春节时,他在网上说过:对不住了各位北京的朋友,我们本来没资格生活在这里的,但我们太爱北京了,所以才不请自来,还买了房买了车赖着不走了。抱歉啊,北京,给您添麻烦了。

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意如此——反正是既觉得这也正是我要说的话,又觉得哪里有点怪怪的:我们只是换了个城市生活而已,又不是霸占了谁的媳妇儿,是吧?

没事儿,一年到头了,抱怨几句,还是能理解的。要是换我发现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突然涌进大批外来客,就算知道都是合理合法的,估计也且得不适应一段时间呢。再者说,在北京住了这么多年,抱怨虽有,温暖还是主流——“包容厚德”已经贴得满大街都是了,还要怎么着啊?

其实,齐如山那个关于饺子的故事,侯耀文的相声里也有过一个类似的。那段相声叫《火红的心》,说的是除夕当天侯耀文家不慎失火,左邻右舍也纷纷送来饺子、年夜饭、各种年货⋯⋯是啊,年味儿不独乡下有,处处都是大气象的大北京,才不缺端到邻人家的那一盘满怀善意的饺子。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