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柳光源:一个完美开场悲剧落幕的皇太子

爱新觉罗•胤礽,幼名保成,他就是让康熙大帝最疼爱也最失望的太子,历史上罕见地二立二废的太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胤礽之后夺嫡的雍正帝鉴于父皇康熙晚年诸皇子争立,兄弟相残的教训,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在胤礽之前,太子作为皇储被视为国家之根本。在胤礽之后,谁是中国的新皇帝一直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揭晓。

万事开头难,万事收尾难。因为收尾直接关系到下一个周期的开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胤礽二立二废的结果显然是不圆满的,这种缺憾为此后中国形形色色的“接班人”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从胡汉民、汪精卫到刘少奇、林彪,再到胡耀邦、赵紫阳,“接班人”中途出现变故而接不上班成了中国近现代政治的常态。有能力有作为的接不上班,庸才却凭借碌碌无为而顺利接班,凭着击鼓传花而尸位素餐,直到以“高风亮节”光荣退休,这已成为了中国现代的政治“常规”,而这种“常规”正是一种遗祸深远的政治痼疾。这一现象若不能扭转过来,恐怕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要治愈这一政治痼疾,我们就要先穿越历史,回到胤礽太子的那个时代,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这位皇后性情温柔贤淑,帝后二人伉俪情深。他们的第一个皇子夭折,胤礽是他们的第二个皇子。可是在胤礽出生的当天皇后就死于产后并发症。作为皇后留下的唯一一个儿子,而且又是嫡长子,胤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两岁时就受封为皇太子,成为大清帝国的法定继承人。当时的大清版图比现在可要大得多啊!

纵观康熙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对于两个人倾注了最深厚的感情。一位是抚养他长大成人并将他培养成一代明君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另一位就是这个皇太子胤礽。康熙幼年时得不到父爱——那时候顺治帝正忙着宠爱董鄂妃(董小宛),所以他深切体会到父爱对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重要。作为康熙最疼爱的皇太子,幼年即表现出过人天赋的胤礽自然得到了最多来自父皇的宠爱,四五岁就由父皇亲自为他启蒙。

胤礽六岁之前是康熙亲自教育的。在日理万机之余,每天康熙都要抽时间教幼小的太子识字读书。而胤礽的聪明好学又成了这位父亲最大的乐趣。此后康熙亲自为太子选择了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著名的理学名臣担任太子的老师。康熙出巡时也不忘将太子带在身边,时常亲自传授修身治国之道。为了将胤礽培养成为日后尧舜般的明君,康熙倾注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心血,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也对这个爱子寄予了莫大的希望。

胤礽早年的表现让他的父皇喜出望外,因为康熙发现这位太子不仅聪颖过人,好学不倦,而且才华横溢,仪表出众。经过康熙精心培养的胤礽长大后不仅通晓满汉蒙三种语言,博学广识,而且精通骑射,文武双全。康熙曾三次亲征噶尔丹,先后有十多个月的时间不在京城,他任命22岁的皇太子胤礽监国,代为处理朝政。胤礽在监国期间表现出色,举朝皆称太子之善。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太子,胤礽有一个非常光明,灿烂得令人目眩的美好开局,当时无论是他的仪表、才华、表现,还是他与康熙之间的父子关系都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完美。如此完美的一个太子曾经让康熙为之欣喜万分。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完美的开始,才让最后的结局更具悲剧性。

在胤礽第二次被废太子之位的时候,他或许不会想到这并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失败,也是为自己付出了巨大心血的父皇的失败。作为一个皇帝和父亲,康熙曾经给了胤礽一个太子所能得到的一切,甚至远远超出了过去历史上的太子们所能得到的信任、宠爱、权力、待遇和声望。胤礽最大的失败是不懂感恩的他当时认识不到父皇为他所做的这一切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当他认识到的时候为时已晚,这一切都已经失去了。

自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胤礽养成了过于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与性格。对于这位太子来说,别人对他再好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从来不需要去感受,去同情他人的喜怒哀乐。即使是面对父亲和兄弟的病,他都表现得无动于衷,这是让重视亲情伦理的康熙最伤心的。康熙第一次废掉这个太子的时候痛心疾首,伤心流泪,一病就是好几天,那是因为他对这个儿子爱之深切。然而儿子却很难体会到父亲的这种心情。

从历史上看,胤礽确实资质过人,才华横溢,非常能干。如果他继位早,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然而作为一个太子,胤礽缺乏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康熙废他的最大理由——不仁不孝。

从胤礽这一生的表现看,并不是他的天性坏,而是他那一生都没有学会去体谅别人,去感受别人的心。对于这位太子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重要,然而这却正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也是他的父亲康熙最看重的。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胤礽有才干,有权威,可是却过于自我,缺少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这是他最大的缺点,也是他粗暴、冷漠、我行我素等一切不好表现的根源。

康熙对胤礽要求的并不多,说来说去也无非就是“仁孝”二字,别的胤礽都不缺。可是缺了仁孝,到底还是不够一个太子的标准。康熙在第一次废黜胤礽太子之位的时候说,自己对这个儿子已经包容了二十年了。也就是说二十年来康熙一直在等着,在盼着这个儿子能够自己改正缺点,可是最终他也没等到这一天。

二十年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如果二十年都改不了,那就没什么希望了,也不能再等下去了吧。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的箴言。看似简单,却包涵着很深的道理,因为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尤其是认识自己的缺点。如果当初胤礽能够做到认识自己,就不会有令康熙晚年心力交瘁的立储之争,也不会有阴险的雍正夺位,乃至改变康熙对西洋文明包容开放的政策转而闭关锁国,中国这近两百年来不堪回首的近现代史也会因此而完全改变。

一个人的内心能否改变,居然会牵扯到那么庞大的格局,那么深远的历史。看来真正的蝴蝶效应,是从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开始的。谁说简单就不是真理了呢?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