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猫一直都在学习被爱。
前年不是救助了一只小猫回家吗,结果一回家就发现它有严重的讨好型猫格。
平常安安静静不吵不闹,非常亲人,手只要在它面前摊开,就会非常乖巧的躺手手。平时作息也很规律,完全不给别人添麻烦。
但它的表现有时又有点奇怪。
比如虽然很喜欢被摸,但一被摸就非常激动,屁股会高高翘起,然后整只猫扭来扭曲,似乎恨不得从头到脚都被立马摸一遍,害怕你下一秒就松开手。
又比如不太会喝水,每次喝水总要用手去舀,最后弄得全身湿漉漉,换了很多碗都无济于事。
并且对玩具无动于衷,整天只想挨着人。
甚至刚回来的时候,总舔颈下的毛,最后秃了一大片,去医院检查说是焦虑导致的神经性皮炎。
我一开始以为是每只猫性格不同,所以有些奇奇怪怪也很正常。
但伴随着两年时间的相处,我忽然发现它的那些怪习惯都消失了。
比如它现在可以很泰然自若的被摸,不会再激动的无所适从。也能安安静静的等你从头到脚摸一遍,很舒服的轻轻打呼噜。
终于学会了喝水,不再把身上弄的到处都是。(后来我们推测,它可能从前喝到过比较烫的水,所以习惯了用手试试水温,只是推测,也可能只是习惯问题哈)
并且开始玩玩具了,喜欢滚动的小球,会非常激动的满屋子追。有时候甚至踩着你的脚追过去,一整个忘乎所以尽情玩乐。
除此之外,秃掉的毛毛恢复了,变得非常蓬松。以前轻的不可思议的它,也终于长胖了一点点,虽然不多,但很让人欣慰。
那天晚上它跳到床上来,很自然的等我摸摸时,我脑子里忽然蹦出了这么一句话——
原来小猫也是一直都在学习被爱的。
以前的它在面对爱时,好像非常的不知所措。
但当它终于意识到自己成为了家庭的一员,好像也终于能够变得坦然、从容、有安全感。
我想起之前在《身体从未忘记》里看到的一个关于大脑激活模式的表述:
“如果你觉得安全、感到被爱,你的大脑就会特别擅长探索、游戏和合作。”
“如果你总是受到惊吓、感到不被需要,你的大脑就会特别擅长感知恐惧和抛弃。”
这个表述是运用在小孩身上的,但我觉得似乎在小猫身上也很合理。
以前我的小猫会被大声一点的动静吓到,非常粘人以至于我们出门后它会感到焦虑,很努力的争取我们的喜欢,乖巧懂事又听话。
但现在的它,比起以前好了不少。玩耍时不会被环境音打扰,我去工作它就会泰然自若的躺沙发,被摸摸的时候也变得很心安理得。
而这也恰恰印证了我的那个想法——
当我们去爱小猫之时,它也在同样认真的学习被爱。
而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非常感动。
一来我的小猫是一只非常努力的小猫。
二来我对它的感情并不只是单方面的自我感动,而是一场柔软执着的双向奔赴。
当我发自内心的希望它成为一只快乐的小猫时——
它越过千难万阻,忘掉不愉快的回忆,努力的成为着一只快乐的小猫。
它可真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