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陈欣怡妈,孩子是您亲生的吗?

彷佛就像是8年前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的重演,在刚刚结束的1500米自由泳小组赛中,孙杨也以一个“刘翔式的理由”——感冒,告别了赛场。作为此番里约奥运会最大的争议人物,孙杨童鞋从头到尾都处于国际反华势力的口水包围圈中。尽管嘘声不断,但这个深得G20安防大法真传的杭州人,始终没有让外界抓住尾巴。然有道是:“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咱们孙杨童鞋苦苦支撑的兴奋剂防线,最终却在后辈队友陈欣怡处被人冲了个粉碎,沮丧之余耳畔又传来长者的天籁之音:“图样图森破”。于是,我默默地在心中为长者又续了一秒。

就像不吃咖喱饭的不是印度人一样,如今不吃兴奋剂的运动员,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队的。据中国国家队医务监督组前组长薛荫娴透露,早在1979年,在时任体委训练局副局长陈先的授意下,中国队就开始普遍推广被称为“特殊营养药”的兴奋剂。至于东德兴奋剂大师克劳斯帮助中国游泳队横扫1990年北京亚运会、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94年世锦赛的“光辉历史”,如今更是家喻户晓。所以作为群众,对于中国队再爆兴奋剂事件,我的情绪很稳定。只是,你吃了兴奋剂,总该兴奋兴奋,也夺个奥运冠军,破个世界记录吧。弄个第四名,连块牌都没的,这算什么事嘛,您确定吃的不是假药吗?

当然,如果假兴奋剂能够像其他假药一样,尽管没有功效,但吃不死人,吃不坏人,女人吃了不会变成男人,那倒也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了。然并卵。因为药检呈阳性的结果铁板钉钉地摆在那里,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成绩被取消,禁赛受处罚……对此,陈欣怡可能会感到委屈,会抱怨教练和她们的团队太狗屎,国内外反华势力更是会不依不饶,上纲上线,对着中国国家队和举国体制一顿乱喷。与他们不同,这次我选择把脸侧过去,朝向陈欣怡她妈,问一句:孩子真是您亲生的吗?

作为一名资浅的体育观察家,这些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外的运动员普遍出身条件较好,所以才能够在没有举国体制优越性的情况下,独自承担起高昂的训练费用,特别是中东地区的有些运动员,妈呀都是王子公主出身,真是亮瞎人眼。相比这些国外同行,我们的运动员就要屌丝得多,像体操队长商春松、举重冠军陈燮霞、射击队员易思玲等,都是苦出身,练体育很多时候是为了养家糊口,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所以哪怕知道可能被喂药,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反正总比挖煤得尘肺病强吧。

而陈欣怡呢,人家可是地地道道的上海浦东新区人,没错,就是那个平均房价如今已经超过6万元每平米的“天下第一区”。这种地方的人家,再穷能穷到什么地方去,怎么舍得把亲生的小孩送去练习体育,这不是羊入虎口、人浸药缸吗?因此不能不让人怀疑……王宝强的儿子是不是他亲生的?

开个玩笑,言归正传。即便陈欣怡一家就喜欢拿毒药当补药吃,你以为这药是谁想吃就能吃的吗?首先你得进入体校接受专门训练,然后再一步步从区队到市队,最终被选入国家队,成为重点培养的种子选手,否则就只有诗和远方陪你:“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而进入国家队的人数比例和难度系数,绝对、远远超过被称为“独木桥”的高考。事实上,经过多年高校扩招,特别是在像上海这种“高考特权城市”,上个大学还不跟中国乒乓球队得冠军一样,so easy吗?虽说现在本科文凭含金量低,大学生就业难,但毕业以后随便找份糊口的工作总归不难吧。

走体育这条路,想靠拿金牌得冠军来一朝登顶,成为人生赢家,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还真扛不住,因为那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豪赌。万一你选错了专业,踢起了足球,那么恭喜你,这辈子估计是没有出头的希望了。而即便进入了跳水、乒乓等“梦之队”,并且成功摘得金牌,登顶冠军宝座,你以为都能够像田亮、刘璇那样星光闪耀,像郭晶晶般嫁入豪门,像蔡振华“体而优则仕”吗?naïve!有个叫张尚武的“体操冠军乞丐”,还记得吗?“国际马拉松冠军艾冬梅因生活窘迫卖奖牌”“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打杂度日搓澡为生”等新闻,好像也没少报道吧。

这还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长期服药对身体所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损伤。像女子体操队长商春松这样,20岁的成年人,长得比我上小学二年级的外甥女还小,或者如女子泳队“五朵金花”那般,比我这个男人胡须还浓喉结还粗,你觉得她们嫁得出去吗?甚至还需要不断吃药治病。先前是吃兴奋药,退役了再吃治病的药,您就那么喜欢吃药吗?后妈都没有这么诅咒人的吧?

记得上个月,也就是高考填报志愿那阵子,朋友圈里都在转一个段子——问:该不该让自己的孩子报考新闻系?答:先去做亲子鉴定,看是不是亲生的。这当然是个玩笑话,我们这个时代也离不开记者,但别让亲生子女在举国体制下去当体育运动员,却是我的肺腑之言。说得文艺一点,那就是:好铁不打钉,好儿女不当体育标兵。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