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这样都能保持情绪稳定,那还是人吗

好的故事,总是值得一读再读,而且每次品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比如,唐代牛僧孺《玄怪录》中的这一篇《杜子春》。

故事发生在北周到隋朝年间,长安有一花花公子杜子春,“不爱劳动不学习”,人生主打一个吃喝嫖赌,家产被败光后,投靠亲友,没人愿意收留。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流浪在街头”,衣衫褴褛腹中空,无奈仰天长叹。此时,忽有一拄拐老者上前问,你年轻轻的,叹什么气。

难得有人关心,杜子春狂吐苦水,包括亲友凉薄之事,满脸愤激。老者打断他说,那你得多少缗才够用(一缗[mín]为一千文铜钱,等于一两银子)。杜以为老者寻他开心,故意说,三五万才够我活下去了。

老者笑了,说这点钱怎么够,再说说。

那十万。

格局还是小了,再说。

杜子春越发觉得老头在逗他玩儿,反正过个嘴瘾呗,就说,其实得百万。

老者说,我觉得还是不够。

那三百万吧。

老者点点头,嗯,这还差不多。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两银子,这个你先对付一晚,明日午时,我在西市波斯邸等你,注意,过期不候(波斯邸:隋唐时期波斯等地商人开设于长安西市,供外来进贡的人进行珠宝交易的处所)。

杜子春以为在做梦,咬了一下,老头给的可是真金白银。心想反正我不可能有什么损失,姑且信他。

翌日午时按约前往,老者果然扔下三百万银票掉头就走。

有了钱,杜子春又恢复了吃喝嫖赌的奢华生活。过程毋庸赘述,没想到,钱来的容易,去的也容易,不到两年,三百万将尽,消费一再降级,最后依然空空如也,又沦落到街头流浪,长吁短叹的地步。

于是奇迹再次发生,一叹气,那老者又应声出现,握住他的手,感慨道,三百万两年又搞成这样,你可以的,放心,我还会再帮你的,这次你得多少才够?

杜子春愧不敢言。老者非要逼他说出来,他还是一声不吭。老者说那这样吧,还是明日午时,老地方见。

第二天,杜子春含愧前往。结果,老者这次给了他一千万。

去之前,杜子春发誓,再有了钱,一定要痛改前非,投资经商,成为当世大富豪。可钱一到手,他又旧态复萌,三四年时间,成功地让自己的财富再次格式化。

情节重复,旧地再遇故人,杜子春掩面而走,老者拉住他,甩给三千万,说这一次要是再不好好做人,你就彻底没救了。杜子春心想,老者一再对我这么好,我拿什么去报答他?便说,我有了这三千万,可以去救济孤儿寡母,替您广施恩惠,等到任务完成,您需要我做什么,万死不辞。

老者说,我也这么想的,你做完善事,明年七月半,到华山老君犁沟那两棵桧树下来见我。

这一次,杜子春真的洗心革面,他觉得淮南一带受战乱所苦,贫困线上挣扎的孤儿寡母最多,便带着钱到扬州去,买田买地,大建公租房,免费提供给无家可归的贫苦百姓居住;又拨出专款,收葬路上遗骨……总之就是扶危济困,最后把钱都用光了,七月半也快到了,便到华山赴老者之约。

到了华山双桧树下,老者果然在那儿等着,一见杜子春,拉着他便登上云台峰。走了四五十里,便见一道观,彩云披覆,大鸟绕飞,仙气腾腾。正堂中间有一大丹炉,三米多高,紫光闪闪,九位玉女围炉,青龙白虎卫护。此时已日暮,老者手一挥,身上俗衣变成道袍,拿出三颗白石丸,一壶酒,让杜子春用酒把丸送服;又把一张虎皮铺在堂内西壁,盘膝面向东方坐下,对杜子春说,真正考验你的时候到了,接下来你将会看到各种凶神恶煞,毒虫猛兽,还会看到你亲人在地狱受苦,但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记住我这句话,坚决不信、不说、不动。说完瞬时消失,杜子春看到庭院里只剩一巨缸,里面装满了水。

道士刚离开,杜子春便发现自己已身处战场之中,千军万马,杀声震天。突然,一队人马冲到他跟前,领头大将身高丈余,人马皆穿金甲,用剑指着杜子春大喝:“你是什么人,居然敢不回避,找死!”

杜子春不响。将军更怒,大喊:“把他头砍了!”士兵们弯弓搭箭,射向杜子春,杜岿然不动。奇怪的是,见他不为所动,将军和士兵就都自动消失了。人一走,毒蛇猛兽轮番上阵,围着杜子春咆哮嘶叫,猛扑猛咬,杜子春稳如华山,一动不动。

接着又电闪雷鸣,大雨瓢泼,眼睛根本睁不开,但听见霹雳在身边频频炸响,刹那间,院子里水深几尺,快淹没杜子春了,他淡定依然。

很快这一切都消失了,刚才那将军又回来,带着牛头马面,凶神恶煞,抬着一大锅油汤,放在杜子春面前。将军大喊:“报上姓名就放了你,不然就把你的心挖出来油炸了!”

杜子春牙关紧咬,眼观鼻鼻观心。牛头马面又把一个女人叉来,扔在杜子春面前,“说出你名字就放了她”。杜子春张眼一看,竟是他妻子,一狠心,还是紧闭着嘴。牛头马面对杜妻捆绑、鞭打、滴蜡、肢解,油烹……他妻子哭着说:“我虽不配当你妻,但侍奉你十几年,现在因为你,被恶鬼如此折磨,我不敢奢望你跪下去哀求他们,但只要你开口说句话,他们就会放过我。你怎么就如此无情,一声不吭。”一边咒骂,一边泪如雨下。

杜子春索性把眼睛闭上。

将军说,看来这小子妖术已成,不能让他再待在人间,砍了吧。一声令下,牛头马面咔嚓一下,就把杜子春给砍了。

杜子春一死,魂魄又被牛头马面又带着去见阎王。阎王说,这就是云台峰那个妖民吧,带到炼狱里受刑。于是上刀山下火海,油锅,刀锯,斧凿……十八层地狱一条龙服务,杜子春默记老道士的话,竟也没那么难忍,一声呻吟都没有。阎王说,这人太狠了,不能继续让他当男人……镜头一切,杜子春投胎到宋州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县丞王勤家,出世成一个浑身是病的女婴,天天药不能停,曾经从床上掉下来,还掉进灶火里,她愣是一声都不喊。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家人嫌弃她是个哑巴,亲邻也总是欺辱她,她都默默忍受。同乡有姓卢的进士,听说王家姑娘漂亮,不介意她是个哑巴,托媒人来求亲,于是王家千金——即杜子春就嫁给了卢进士为妻。

前几年,两人感情很好,生一男,两岁就智商很高。某日,卢进士抱着儿子逗妻子说话,怎么哄,她都一声不吭。卢怒,说:“《左传》里面说,贾大夫长得丑,妻子鄙视他,三年不言不笑,但后来看到贾大夫射中了野鸡,她终于笑逐言开。我长的也不丑,钻研六艺,射术也不错,你还是不肯开口。男子汉大丈夫被妻子如此鄙视,还要她生的儿子做什么!”说着抓住儿子两条腿,将他的头朝石上一摔,当场开瓢,血溅数步,死于非命……杜子春爱子心切,忘了道士的话,惨叫一声:啊!

声一出,场景瞬移,杜子春发现自己还是坐在道观里,已是五更时分,炼丹炉的紫焰烧穿屋顶,火光四合,很快整间丹房就全着火了。道士叹了口气说,你小子误我大事了。说着抓住杜子春的发髻,扔到院子里的大水缸中。

没多久,火灭了,道士走到水缸前说,出来吧,你的心,已修炼到断了喜、怒、哀、惧、恶、欲,只有爱无法抛弃。最后你孩子被摔死,你要是情绪稳定不吭声,丹药就炼成,你也可以成仙了,可惜啊。修仙的材料太难得了,我可以再去找来炼,但你已废了,还是回到俗世里当个俗人,自求多福吧。

道士说着,指了一条明路让杜子春下山。杜子春登上高处,再看道士的丹房一眼,但见那丹炉已被烧坏,中间有一手臂粗的铁柱,几尺长,道士脱了道袍,拿把刀正在削那铁柱。

回到家,过了一段时间,越想越惭愧,就想沿原路回去找道士,看能否弥补自己的过失。上了云台峰,上面渺无人烟,什么道观、丹炉,就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只好抱憾而归。

修仙的过程,就是断舍离的过程。杜子春看到儿子被活活摔死,就算知道身处幻境,也终于破防,发出一声惊呼。这声惊呼,让杜子春成不了仙,却让人原谅了他现实中的种种荒唐。

因为,这才是人性。

故事因为太精彩,得到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青睐,把它改写成同名小说《杜子春》。

看过芥川改写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芥川首先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挪到“唐朝京城洛阳”,大概是因为,对于日本读者来说,大唐更有流量。而内容上,最大的情节改编有三点:

杜子春并没有转世为女身嫁人生子,他是在地狱里看到父母受刑,才无法保持情绪稳定的;

道士的目的并不是要炼丹,也不是想帮杜子春成仙,而是在资助他之前考验他一下,看他还有没有人性。

最后杜子春忍不住的出声,反而是通过了道士的考验,得到了道士赠送的位于“泰山南麓”的房屋和田地。

最后反转那一刻,杜子春对道士说,我再怎么想成仙,但看着父母受刑,也无法保持情绪稳定。道士则说,如果你这样都能保持情绪稳定,我立马就会杀了你。

可以看得出,主题虽然也是人性,重点却落在“孝心”上。

一个人,不管怎么乱来,只要他还有孝心,就值得奖励。

可能有人会更喜欢芥川的改写,但个人认为,这么写,虽然更能打动人心,却比原作俗了。

本来,为了孩子还是为了父母而破防,其实都一样,基于人性之本。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不是什么特殊材料构成的。

原著中,道士想从杜子春身上得到的,是一颗冷酷无情的心。七情六欲,都是心的杂质,有了这些杂质,这颗心就炼不了丹。

想成仙,或者成为别的人上人,首先就得丧失人性。

所以原著还衍生出一个警世主题: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莫名其妙对你好的,不是把你当韭菜,就是拿你当耗材。

换言之,凡是要你在父母儿女受害时保持情绪稳定的,甚至鼓励你大义灭亲的,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到了芥川笔下,原故事被熬成一锅鸡汤,主题是“有孝心,就会有好报”。相比之下,牛僧孺的原著,更像是一碗毒鸡汤,主打一个“人性尚存,就不可能当人上人”。

正是这一点,才让这个故事在一千多年后仍熠熠生辉。

2024-05-21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