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春秋笔法背后的真相

读过初中,就都背过《正气歌》,知道有一种正气,乃“在齐太史简”。

如果有幸连高中都上过,就会学过“在齐太史简”的相关典故,即“崔杼弑其君”: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太史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把他杀了。太史的弟弟承兄职(那时史官都是家族世袭制),还是这么写,崔杼也把他杀了。又一弟弟顶上,依然是这五个字,崔杼再杀。没想到,太史的第三位弟弟,没有被三位哥哥之死吓倒,五字照写不误,而连杀三人的崔杼,终于被这种正气吓退,不再杀人了。更感人的是,这时候齐国南方另一负责记史的“南史氏”,听说太史全家被杀光,带着竹简就往齐都赶,走到半路听说“崔杼弑其君”已被写进历史,才放心回家。

崔杼固然残暴,史官固然正气,这事在今天看来,令人唏嘘的还是,崔杼再怎么大权在握,也还得尊重史官的专业性——只有被认证的、家族传承的史官刻录的史书,才是权威的。所以崔杼只能用杀人来逼史官按他的要求写史,没有换掉不听话者,再叫一个亲信当喉舌。

但是,仅有唏嘘是不够的。崔杼为什么弑君,才是问题的关键。

说起来还得感谢《左传》,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看完你就明白,无论古今,哪个男人站在崔杼的位置上,他都会起弑君之心。

事情还得从崔杼娶寡妇棠姜说起。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

崔武子即崔杼,他有一家臣叫东郭偃,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姜嫁给了齐国棠邑(今山东平度东南)大夫齐棠公,所以名棠姜。这一年(前548),齐棠公死了,东郭偃驾车带着崔杼去吊丧,崔杼一见棠姜,惊为天人,便对东郭偃说,帮我个忙,让你姐嫁给我吧。

人家刚死老公,你来吊丧,却说出这样的话,作为大夫,确实不妥,说白了,也是一种权力傲慢的表现。但身为家臣,东郭偃不敢直接顶撞,只是说,您姓姜,我们家也姓姜,同姓通婚,不行的。

崔氏是齐丁公的后代,东郭氏是齐桓公后代,都是姜姓,按当时的礼俗,同姓确实不能通婚。

但崔杼为了娶到心仪的美女,还是请负责占卜的官员为他起卦,得“困”卦之“大过”,占卜者说,这是大吉。崔杼又去问对易经非常熟悉的大夫陈文子,陈文子对他说,有变卦,大凶,这女子会克夫,不能娶。这时崔杼已那啥上脑,不信邪,对陈文子说,她是寡妇,再怎么凶,也由她前夫承担了,我不怕。

于是就娶了棠姜为妻。

没想到,刚娶过来没多久就出事了,“庄公通焉,骤如崔氏”。

齐后庄公(齐国先后有两位君主谥号为庄,这是后一位)是好色之君,估计是崔杼请他到府上吃饭什么的,总之是在某个场合见到棠姜,看上了,就跟她通奸,并“一发”不可收拾,“骤如崔氏”,骤是屡次,如是去,经常趁崔杼不在溜到崔府去共享婚房。

棠姜怎么这么容易得手,天生的水性杨花?

这倒不一定。有可能,一来是二婚,无所谓;二来,崔杼娶她,有点强迫性质,让她不爽;第三,人家毕竟是国君,国君对大臣之妻进行人文关怀,你敢拒绝吗?

那么,崔杼知道吗?

能不知道吗?

问题是,这位齐后庄公,正是崔杼“确立”的。

庄公名光,原是齐灵公太子,但齐灵公不喜欢他,改立宠姬所生的公子牙为太子,并把公子光派去守即墨。灵公病重时,崔杼和另一权臣庆封联手,杀了公子牙母子,把灵公气吐血而死,然后把公子光从即墨迎回来上位。

自己确立的君主,戴着绿帽也要侍奉他啊。

可是,齐后庄公连绿帽也不让崔杼戴,不断加大力度羞辱他:

以崔子之冠赐人,侍者曰:“不可。”公曰:“不为崔子,其无冠乎?”

到崔家共享婚房之后,还顺手拿了崔杼的帽子,赏赐给其他臣子。近侍劝他说,这样有点过分了吧。庄公不以为然:“我不拿崔氏的帽子,难道就没有别的帽子可赐人吗?”

言下之意,就是故意要羞辱他的。相当于公开把崔杼的脸摁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了。不过,这倒省去崔杼在家里安摄像头的麻烦。

开个玩笑。总之,换你是崔杼,你能不起杀心吗?

更何况,没有崔杼,就没有庄公的国君之位。

从心理上分析,喜欢奸淫臣下之妻,也是大权在握者的一种宣泄,是权力傲慢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不“临床”,还真表现不出来。

问题是,庄公真的是精虫上脑了,也不想想,人家既然有能力杀了前太子扶你上位,也就有能力把你弄下去换别人上来,这种事,终春秋之世比比皆是。不说其他诸侯,仅仅六十年前,庄公的祖上齐懿公,就是因为抢了臣下的妻子而被臣下所杀还抛尸野外的(见《左传·文公十八年》,不赘述),还不够引以为鉴吗?

什么叫不作不死,这就是了。

崔杼起了杀心,但还得有个机会。也是天助崔杼,庄公有一近侍叫贾举,不知因为什么事惹怒了庄公,曾被庄公鞭打过,但打过之后,却没赶走他,还留在身边服务。贾举怀恨在心,作为近侍,他对庄公羞辱崔杼一事最清楚不过了,也看得出崔杼已对庄公起了杀心,便想帮崔杼找个机会杀庄公。

这年的五月份,齐国的附庸国莒国国君前来朝见庄公,庄公在城北设宴招待莒子,崔杼称病不出席。第二天,庄公借慰问崔杼的机会,又到崔府上想跟棠姜共建和谐。棠姜跟崔杼呆在内室,听说庄公来了,两人便从侧门离开。这时便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庄公“拊楹而歌”。《史记·齐世家》作“拥柱而歌”。楹即柱,拊楹,是用手轻拍柱子带节奏;拥柱,是抱着柱子。不管是拍还是抱,东汉经学家服虔在《春秋左氏传解》中注释:“公以为姜氏不知己在外,故歌以命之也。”庄公以为棠姜不知道他来了,所以唱歌引起她的注意让她出来见面。

脑补那场景,就差一把吉他了。不得不说,每个好色之君,内心都藏着一个多情的少年。

可是,庄公怎么知道,这时候棠姜应该是跟崔杼达成了谅解协议,崔杼已跟贾举串通,埋伏了甲士,要置他于死地了。《左传》写庄公之死这一幕,端的精彩非常:

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于庙,弗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坠),遂弑之。

跟往常来偷情一样,庄公进入崔家,贾举就让其他随从留在外面,然后也跟着进去,并反锁上门。庄公正痴情的唱“你知不知道,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结果棠姜没出来,埋伏的甲士冲出来了。庄公一看情势不妙,爬上崔家的高台求饶命,没人理他;他又请求跟众人结盟,许以高官厚禄,也不好使;最后哀求说让我回到祖庙里自杀吧,也不被允许。甲士的领头者说:“国君之臣崔杼在重病中,无法听从谁的命令。这里靠近国君宫室,我们巡夜搜捕偷入私宅淫乱者,也不听其他命令。”庄公急了也跳墙,被一箭射中大腿,从墙头掉下来,众人一拥而上,把他杀了。

崔杼当然不是什么好人,他被庄公戴绿帽又偷绿帽,也纯属咎由自取;杀庄公,确属以下乱上。但庄公因为这样而死,不也是活七八该吗?

虽是如此,也还是有忠于庄公的臣下殉死的。那些被贾举挡在门外,想冲进去救庄公的,被杀了十几个,其中有一个负责渔税的大臣叫申蒯,趁乱逃回家,对他的家臣说,我把家人托付给你,国君被杀了,我得去殉死。家臣说您死了,我苟活的话,会玷污您的名节。说完一起赴死。

这样的人,后人也没资格说他们是愚忠。但是,名臣晏子的言行,倒是更值得点赞: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晏子得知消息,来到崔家门外,随从问他:“要不要殉死?”晏子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干嘛要殉死?”随从又问:“那逃亡吗?”晏子说:“又不是我的罪过,干嘛要逃亡?”随从说那咱就回去吧,晏子说:“国君都死了,我能回哪儿去?一国之君,难道可以这样骑在百姓头上胡作非为吗?当臣子的,难道只是为了俸禄吗?君君臣臣,一切应该从国家利益出发。所以,国君如果是为国而死的,臣下就应该殉死;国君为国而逃亡的,臣下也应该陪他逃亡。反之,国君如果是为一己私欲而死、而逃亡的,不是他最私宠之人,有什么责任要陪他一起死?再说,确立他的人杀了他,我凭什么要死,凭什么要逃亡?可是,我又能回哪儿去呢?”

拧干水分,“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这句,真是掷地有声。

最后,晏子叩开崔府之门进去,头枕在庄公的大腿上号啕大哭,然后又按臣哭君之礼,三顿其足才离开。这时有人对崔杼说,晏子非杀不可,崔杼回答:“民之望也。舍之,得民。”他是百姓仰望的好人,放了他,可得民心。

杀了庄公后,崔杼又跟庆封联手重新确立了庄公异母弟为君,即齐景公。晏子还是不肯站他们,庆封又想杀晏子,崔杼还是说:“忠臣也,舍之。”(《史记·齐太公世家》)

所以,真正对历史负责的史官,应该写“君通崔杼妻,崔杼弑其君”,这才是客观、中立、写实的。不说庄公因何而死,只说崔杼弑君,那还是为君者讳,滑入另一种历史虚无。

当然,因为秦火烧尽六国之书,所以齐国史书上除了“崔杼弑其君”外还有没有别的,不得而知。但是,鲁国史官记录的《春秋》,也只有这一句:“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

也不知道《春秋》原文就这样,还是经过孔子定稿后才这样的。《孟子·滕文公下》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修订了《春秋》,天下的乱臣贼子都感到害怕。这话是说历史真相自有让奸人害怕的力量,但从只写“齐崔杼弑其君光”不提“齐君通崔杼妻”来看,为君者讳的“春秋笔法”,确实也只是让乱臣贼子害怕而已。

大胆猜测,能尊重史官专业性、权威性的崔杼,也许只是想让太史在“崔杼弑其君”之前加上“君通崔杼妻”而遭到拒绝,才恼羞成怒杀人。因为,从一再不杀晏子看,该乱臣贼子还是有一定理性的。

所以,“在齐太史简”这样的正气,今天得打个问号。可以这么说,凡是不以镇慑君主为目的的历史书写,都是耍流氓。

2023-01-13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