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最近有个13岁小女孩失踪,遍寻无获,最终是噩耗传来,是所有人无法接受的结果。新闻说:天人相隔,父母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

父母看摄像头,发现孩子在家门附近,兜了几圈还是走了,不敢进家门。

父亲因此困惑:我一直想我们家有什么可怕的东西,让你不敢进家门。为什么?是你精神压力过大吗?我作为父亲好像没有给你太大压力。

再往下推究,事情已经令人发指了。小女孩在学校里,送同学一些东西,香水、发夹、头箍之类的。于是老师电话家长:你们小孩没有告诉你们发生什么事吗?

于是父亲着手处理——这种事有什么好处理的呢?

新闻说,父亲批评了女儿,感觉自己不算严厉。父女一起逛街购物,吃晚餐,当时并无异常。

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事后父亲的反思,有两条:

第一条,新闻引父亲的话称:我一直灌输给她:我要你干什么你就去做,我认为哪个对的,你就去做。可能她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我的高压力下,她也知道她的想法跟我说是没用的。我现在找不到答案,我认为可能有这一点原因。

第二条,仍然是新闻引父亲的话:我记得我加了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可能这句话让她心里有点压力:我问你的东西是不是老师找到的那些缺点?就是小物件那些东西,还有没有瞒我的事情,请你马上告诉我,我可以原谅你。因为我每次都非常生气,老师打电话问我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像个传话筒一样。

够了。

这个可怜孩子,就算是她顶住了现在的压力,但以后,仍面临着残酷的未来。

——她被控制的太紧了。

这是一个自我尊严和人格,完全没有成长空间的孩子。

02)

最初看到新闻引父亲对女儿的第一条话语,我还以为自己读错了。

原文是——我一直灌输给她:我要你干什么你就去做,我认为哪个对的,你就去做。可能她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我的高压力下,她也知道她的想法跟我说是没用的。我现在找不到答案,我认为可能有这一点原因。

我以为,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应该是这样:你想做什么,并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你就去做——应该是引导孩子,做她认为正确的事情吧?

而不是强制要求孩子,做父母认为正确的事情。

这毕竟是孩子的人生。

让孩子去做,和孩子自己想做,是完全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父母是不会坑害孩子的——但,父母更应该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她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想法的人。孩子的想法非常蠢萌,但在孩子心里,也会度才量力,会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事情来做。

而父母要求于孩子的,未必是孩子的心愿。理论上来说,按父母的要求,只会对孩子有利——说过了,这不是孩子的目标,她不愿意,不喜欢,又没有能力对抗父母,这时候孩子的心里,就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孩子看问题,是典型的只看鼻子尖前的一点。他们会为了逃避小小的压力,而选择短时间内看起来舒适的选择。但放长远,往往会贻误孩子一生。

应该是出于这种顾虑,为父母者,会采用强制性的法子。就如这位父亲所说:我要你干什么你就去做,我认为哪个对的,你就去做。

但这不是孩子喜欢的。

也未必是孩子就一定能够做到的。

大多数孩子,没有勇气对抗父母,只能是无言的屈顺。然后等到他们成年,再花费一生的时间,矫正这种强制教育所损毁的人格。在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之前,这些人永远不会快乐。

03

我们曾讲过阳明先生的故事。

阳明先生12岁时,也是蠢不可及的。

可是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个算命术士,术士对他说:孩子,你是未来成就大事业的人,当你的胡子长到衣领,你就会体悟到智慧的价值。当你的胡子长过胸口,你就会在智慧领域登堂入室。当你的胡子长过肚脐,你就会成为继孔子、孟子以来的伟大智者。

从此阳明先生开始发愤——而这个算命术士,不过是阳明先生的父亲,花钱雇来引导儿子的。

假如阳明先生的父亲,不是采用这种奇怪的法子,而是采用强制性的,直接了当的对小阳明说:儿子,我要你干什么你就去做,我认为哪个对的,你就去做……小阳明先生,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摆在小阳明先生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招猫逗狗泡吧疯嗨,另一条是玩什么正常人类从未听闻过的智慧,你说小阳明会走哪条路?

只要小阳明生出一丝对抗之心,就会这样想:少来了,凭什么你们全都疯玩疯嗨,快意人生?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去追求智慧?你喜欢智慧你去追求啊,你胖你先吃,你蠢你去追。凭什么把这烂事派给我?

实际上,这种从不被教育者提起的隐密对抗,几乎天天都在发生。

我有个朋友曾给我讲了个他亲见的事儿。他去另一个朋友家,走到门前,恰见那户人家的上小学的孩子,正从门里走出来,出门就见小孩把书包一摔,破口大骂起来:他妈的,你们一家人全都在玩,凭什么让老子去上学?说罢,就见那小东西雄纠纠,气昂昂,奔公园方向去了。

我们的教育,是以分数为导向的。这决定了绝大多孩子,不会有什么快乐。有一道题做错,有一次没考好,就会承受巨大的挫折与压力。

现实是,当孩子的成绩没有排在前几名,没有得到更多的照顾,就会产生逃避心理,转而和父母的强制产生隐密对抗。

——所以古人易子而教。就是因为所有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人。当孩子因为挫折而寻求对抗,就会轻易的发现父母的缺陷,接下来就是以愤愤不平为理由的自暴自弃。

——美剧《天蝎》中,据称智商高达197的主人公,对一位母亲说:抚育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智慧和勇气。

这就是这个时代,对父母们的要求。

04

再来看小女孩身亡事件中,父亲反思的第二段话:

我记得我加了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可能这句话让她心里有点压力:我问你的东西是不是老师找到的那些缺点?就是小物件那些东西,还有没有瞒我的事情,请你马上告诉我,我可以原谅你。因为我每次都非常生气,老师打电话问我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像个传话筒一样。

——注意那句话:还有没有瞒我的事情?请你马上告诉我,我可以原谅你。

我猜想,正是这句话,摧毁了孩子最后的希望。

——尽管她是个孩子,但她仍是个独立的人,每个人都有自我安全空间,内中藏着专属于她的世界。她敞开心灵,欢迎你进入,那意味着她接纳你。而以强硬的语气要求敞开自己,这实质上是一种暴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私,隐私构成一个人安全的全部。隐私未必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但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哪怕是父母,也不应该强迫孩子坦承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至于‌‌“我可以原谅你‌‌”这话更是毫无道理。

教育孩子,一定要守护住孩子的心灵底线。

如果执意的向孩子隐私地带推进,就如同残忍的敲碎一只蚌的外壳。风吹日晒的软弱内在,意味着一个灵魂的毁灭。

——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懂点人性。

看破而不说破,才是比较妥当的教育法子。

05)

我有位朋友,曾给我讲过她小时候的一件事。

小时候,她家里比较的穷,父母全都是小学文化水平。上小学时,她喜欢同班同学的一块香橡皮,就偷偷的拿了过来。

她原话是这么说的,初次做贼,经验不足,结果被查出来了。

事发后老师叫家长,父亲来到学校后,跟老师校长都谈过,一声不吭带她回家。走到路上,父亲带她去家小饭馆吃饭。她很忐忑,害怕父亲训斥。

但万万没想到,父亲根本没说她的事儿,竟然大肆讲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偷人家东西,被全村人追赶的狗血经历。整个故事还一波三折,父亲说他从墙根下的狗洞钻出,混进抓贼的队伍中,跟大家一起呐喊,贼喊捉贼。

最后父亲告诉她,许多小孩子都偷过东西的,因为孩子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偷盗,或者是说谎,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品德之污,但却是孩子成长的试错。连许多伟大的人物,小时候都偷过别人东西。所以说小时候犯错没关系,只要知耻近乎勇,就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一样成就事业……

她说,这辈子,他对父亲的教育,感怀不尽。

——真正让她感怀的,不是父亲给她讲的道理。而是事隔多年,她意外的在家里翻出本老版的海外儿童心理书,父亲对她讲的故事和道理,白纸黑字,赫赫然就写在书上。

——这位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为了教育孩子,不惜拿书上的故事抹黑自己,只担心女儿产生暴弃心理。

这就是教育的智慧。

这也是智慧的教育。

06)

教育孩子,需要智慧和勇气。

天底下最难的事儿,莫过于孩子的人格成长。父母不管有多少优点,未必就一定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但父母的缺点,尤其是性格上的缺陷,几乎都会折射到孩子的人格里。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坏容易学好难,这是因为学坏或不成材,只要顺应人的懒惰天性就可以了。而学好,却需要极深的智慧,与极大的勇气。

智慧,一是体现在教育孩子的技巧上,二是体现在改善家庭关系的努力上。

勇气,意味着敢于在孩子面前袒裎自我天性缺陷,一边努力改善自我,一边和孩子共同努力。

所以现在为父母者,第一要学习,要读书,哪怕功利点,教育心理学之类的书籍,家里一定要有几本。我家孩子小学二年级时,孩子曾带我去书店,指着本《如何做父亲》,要求我阅读学习——父母总想着让孩子优秀,可在孩子心里,优秀的父母才是她最安全的环境。

第二个,教育孩子需要技巧,最忌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要多跟优秀的父母交流,生活圈子别那么狭窄,整天生意客户忙,你忙个屁啊忙——记住吧,你在教育孩子上省出来的心思,都意味着后来更大的弥补成本。

第三个,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万不可刺探孩子的隐私。说过了,孩子就如同海滩上的蚌,外壳坚硬,但内里脆弱无比。父母在与孩子的争执中,千万别蠢到非要赢。孩子闹情绪,一定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好父母要学会给孩子减压,而不是添堵。

第四个,孩子需要榜样,这世上多有优秀非凡的人,多与优秀者接触,远比一万句苦口婆心。要带孩子多出门走走,多见识,多阅历——哪怕你没钱,爬不起阿尔卑斯山,就在最近的距离找个山包带孩子爬爬,这不是什么难事吧?

最后说的带孩子爬山,就是所谓的亲子。

但亲子,有个短线功利取向——通过建立家庭共同人格,让孩子潜移默化的,接受父母身上的最优品质。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信奉终生教育的父母,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完美的教育。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