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赖清德:靠实力达成和平

台湾总统赖清德在星期三 (6月19日) 召开的就职满月记者会上强调,台湾会充实国防,“靠实力”达到真正的和平。

“台湾人民热爱和平,与人为善,但和平必需要靠实力,也就是透过备战来达到避战,而达到和平。空口白话,不是真和平,靠实力达到了,和平才有保障,才是真正的和平,”他说。

两岸互不隶属是台湾社会共识

赖清德表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是台湾社会共识,而他身为总统的职责,就是要守护国家主权,维护民主宪政体制。

他也重申自5月20日就职以来就一再强调的台湾人会展现保卫国家的决心,“绝不接受首战即终战的投降主义”。

“首战即终战”的论述是国民党籍的前台湾总统马英九于2020年提出,意指一旦中共武力犯台,战事恐速战速决,台湾根本来不及撑到美军驰援。

在这场仅30分钟的国际记者会中,国际媒体也高度关切,台湾将如何应对中国的灰色地带袭扰及海空封锁。

对此,赖清德表示,并吞台湾是中国的国家政策,除武统外,也会运用非传统胁迫方式逼台湾就范,但台湾人民一定会捍卫国家主权,不会屈服。

赖清德也感谢七国集团(G7)峰会6月14日发布联合公报,重申台海和平稳定是全球安全与繁荣的必要元素,G7还要求中国放弃以胁迫方式改变台海现状的单边行为,重回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赖清德尤其感谢美国,他说,除了对台军售,美国政府跟国会对台湾展现的跨党派支持都有助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例如,国防授权法案或其他攸关台海方案的通过,都对区域和平稳定有很大的助益。

台湾需建构自主国防产业和国防供应链

赖清德在记者会上承诺,台湾未来会持续透过军购与国防自主强化国防力量,也将持续强化经济韧性,跟民主阵营站在一起,确保台海和平稳定。

台湾副总统萧美琴也在记者会上表示,台湾国防自主不能完全依赖外购,需建构自主国防产业和国防供应链,并试图与国际供应链接轨。

“不管是跟国际在技术上的合作,或者是台湾以庞大的生产能量,来贡献我们自身国防自主的力量,这都是我们要继续努力的目标跟方向,”她说。

美国核准对台军售自杀无人机

美国政府星期二(6月18日)公告,将对台军售总额约3.6亿美元的两款攻击型无人机,分别是720架的Switchblade 300自杀式无人机和291套Altius 600M反装甲无人机系统,供售内容包含装备、备料及训练等项目,这是拜登政府自2021年就职以来,第15度对台军售。

针对美国最新核准的无人机军售,位于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智翔指出,俄乌战争经验显示,这类自杀式无人机于实战中的消耗量惊人,光乌军每个月就耗损超过9,000架。

因此,他认为,此次台湾仅买到约数百架,未来交付后,应尽速配发部队,让台湾军方据以研拟出适用的准则,且台湾未来势必还会扩大采购。

许智翔告诉美国之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至少这批无人机可以拨发到部队,让官兵熟悉操作,让指挥官慢慢把这样的装备使用方式、作战概念去融入自己的体系里面。”

组建三大委员会 应对气候变迁、社会韧性、医疗健康

赖清德也在记者会上宣布,将成立三个跨部会的委员会,应对气候变迁、全社会防卫和医疗健康等重要议题。这些委员会未来将跨部会整合并采公私协力,找出解方。

其中,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将由副总统萧美琴领军,主要透过扩大民力的训练和运用、加强物资整备、能源及基础设施安全等作为,确保台湾在面临紧急状况或天然灾害时,能正常运作。

赖清德强调,台湾须进行全方位盘整,强化国防、民生、防灾和民主“四大韧性”,打造强而有力的民主社会。

对此,位于台北的淡江大学战略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杨太源认为,建构军民一体、强化民防将是赖清德政府的首要任务,除了关键基础设施外,能源和民防维生体系都应整备。

杨太源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的作用),第一个可能包括防空的部分要去加强,在战争发生时,我们韧性够不够?(台湾)今天面对的是中共对我的远程火力打击、对我的空袭,那我有没有足够的防空设备,包含了军战医学,交战的时候产生大量的伤病或者伤患,相关的医疗机构、医院有没有足够的人力来支应、抢救这些伤患。”

杨太源认为,赖清德积极推动“打仗不单是军队的事,而是全民一体”的观念,未来如何维持人民“不畏战”也是关键。

学者:台湾人追求自主性成为赖清德强硬表态的底气

对于赖清德多次强调两岸互不隶属,展现强硬的主权立场,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邱师仪认为,赖清德主要在回应民进党传统支持者的立场和基本政党定位,因为台湾社会对追求自主性的支持度较高,成为赖清德强硬表态的底气。

邱师仪也认为,赖清德政府的国安单位也在管控风险,测试中共的底线,并通过两岸多年交手的经验,观察中共对台湾主权表态的反应,以拿捏两岸的红线尺度。

至于中共的对台策略,邱师仪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现“软的越软、硬的越硬”趋势,一方面透过军演不断扰台,一方面却也碍于内部维稳需求和中国经济下行困境,不时释出两岸交流的讯息,底气略显不足。

邱师仪告诉美国之音:“(赖政府处理两岸关系)整体的盘还是稳的,往这个高张力的稳定状况在维持住。我们(台湾)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中国)可能发生(动)战争,但是看起来没有那个成本,你的军演或者是一些局部的冲突,它是泄压的动作。”

对于赖清德的两岸论述,前台湾总统马英九曾多次驳斥为恐引发台海战事的“新两国论”。

台湾民众:支持台湾强化国防

对于赖清德的两岸论述和实力和平说,台湾民众反应不一。

台北市民游小姐说,她赞成台湾强化国防,因为国防不应只是政府跟国军的事,另外,台湾人平时也要防范中国对台发动的网络资讯战。

游小姐告诉美国之音:“一般民众也要意识到,使用的社群媒体、个资是不是有外泄,搞不好被中共收集,我觉得大家都要学习怎么去试读这些东西”。

游小姐说,她认同赖清德所说的“两岸互不隶属”,且两岸交流的前提,应建立在台湾对民主自由价值的坚持上。

另一位台北市民李先生则认为,台湾增加国防投资的前提是要先顾好经济。李先生告诉美国之音:“加强国防本身没有问题,你预算多一点也没差,但重点是要先赚钱。”

对于两岸关系,李先生认为,台湾和中国文化跟民俗风格皆不同,本来就是一边一国,但不需刻意强调。

对于赖清德最新的实力和平说,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6月19日发布书面声明称,赖清德说和平需要靠实力“只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还要靠诚信,他说,赖清德唯有忠于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中原则”,并接受“九二共识”,才能为台湾谋求真正的和平与繁荣。

(美国之音特约记者李昕儒对本文亦有贡献)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