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人民日报载文称党报写稿要当奏折来写

人民网6月25日刊出人民日报江西分社社长郑少忠文章,称党报写稿子“要当奏折写”。一些网友评论,感觉党报记者以臣子自况,把总书记当皇上了。

郑少忠侃侃而谈“党报新闻写作的三重境界”,“当‘奏折’写,当论文写,当‘情书’写”。

文章开头引用习近平有关“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的讲话,要“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

而作为人民日报记者,最关心的是,“如何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为党报新闻写作的强劲功能。”

郑少忠的心得是,党报记者要有把党报新闻当奏折写、当论文写、当情书写的境界和情怀。

为何把新闻当作“奏折”写?这位党报官员称,当奏折写,就是要牢记党性原则,站稳人民立场,这是由党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人民日报是党报,但其喉舌跳出来公开称,写新闻要当作奏折写,等于把总书记习近平当作了皇上,自比臣子,如此坦露直白,似乎少见。

有网友质疑,“这不是把人民日报直接当成袁克定伪造的专供父亲袁世凯一人阅读的特供版『顺天时报』吗?”

郑少忠写奏折的说法引起不少议论,有网友认为,郑少忠这样做,如同以前的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一样在挖空心思表忠,李鸿忠说,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靠这句逻辑不通的“名言”,终于晋升政治局委员。

也有网友认为,中国古代谏官写奏折,冒死进谏,批评皇帝,为的是纠正国家的弊政,现在所谓的“奏折”不过是迎合上意,歌功颂德。不信试试,谁真敢上书批评总书记,就会背上“妄议中央”的罪名,不会有好下场。

还有网友说,很正常,从修宪那时起,已经在持续不断造神了,现在就差加冕登基了。

该文目前除了网友转发的截图,已经找不到全文,应该是被删除了。

为什么要删除呢?也引起质疑。难道对党中央而言,郑少忠说的不是肺腑之言?或者,在上认为郑少忠还不够做大臣的资格?自比臣子,有点妄自尊大?

有网友分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下忠心耿耿,不小心走得太远了,让在上也觉得难堪了吧”?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