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六四35周年北京最严一日 防民间纪念遇难者

6月4日,北京“天安门母亲”群体到万安公墓祭奠亲人。志愿者提供。

六四35周年日当天,北京遭遇六四后监控最为严厉的一天。异议人士、维权人士以及网络活跃人士的电话均无法接通。上午,“天安门母亲”群体在公安全程监视下,在万安公墓纪念“六四”期间遇难的亲人。

“六四”35周年日,北京的“天安门母亲”群体、异议人士遇到“六四”以来最严厉的管控。早上,北京地铁一号线天安门东站D出口实施临时封闭措施,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停止对外开放。

北京一位因个人安全而不愿公开姓名的人士说:“举行悼念仪式现场手机信号被屏蔽,‘六四’难属微信及朋友圈被封。‘天安门母亲’尤维洁、张先玲等人的电话都不能接听境外来电,他们的微信部分功能被禁。今天早上八点多,警察派车接‘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张先玲到万安公墓祭她的儿子王楠。他们在万安公墓祭拜时,现场有很多便衣对着他们摄像,整个过程和往年没什么两样,就是多了便衣。尤维洁5月31日被带到河南洛阳,昨晚才回到北京。往年8位难属有6家去祭奠,今年去了5家,今年特别严厉。”

警方全程监控六四难属祭奠

上午,在多辆警车的护送下,“六四”难属到万安公墓进行集体祭奠。“天安门母亲”发起人张先玲和发言人尤维洁等在现场发表祭文。遇难者家属表示,今天是六四35周年:“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怀着沉痛的心情相聚在万安公墓,寄托我们的哀思,祭奠我们的亲人,这里长眠着我们的8位遇难亲人。35年前,他们被政府的军队残忍的枪杀,罪恶的子弹剥夺了他们鲜活的生命,历史不能忘却。”

难属们表示,35年来从最初为失去亲人感到悲愤、痛苦与绝望中擦干泪水,为亲人讨回公道,形容这条路是一场持续艰难的历程。当局对他们采取监听、监视、警告、威胁和跟踪等手段,尤其是在“清明节”“六四”以及其他敏感时期。难属们强调,他们将继续向政府秉持“真相、赔偿、问责”的三项诉求,以告慰所有“六四”遇难的亡灵和35年来已经逝去的父母。

上周,中国异议人士查建国、人权律师浦志强、维权人士张宝成、教会长老徐永海、独立媒体人高瑜在北京郊区或外省被迫接受官方指定的活动。江苏异议人士丁先生对本台说,今年的“六四”当局高度敏感:“六四,这边高度敏感,我发了一个朋友圈,跟其他网友一样转发一首歌,就是我最爱的人像昙花一样绽放,表达纪念之意。”

湖南、江苏、山东、湖北、四川等地的异议人士和基督徒告诉本台,他们正受到地方当局控制,不得接受采访和“乱说话”。正在北京的四川网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天安门广场周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所,不准行人停留。她说:“我看到微信里面有人放蜡烛,背景是黑的,什么话也不说,但是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北京如临大敌  35年前一幕就像昨天

记者致电湖南的任铭、袁小华、程晓峰等多位异议人士,但电话均无法接通。郭先生对本台说:“任铭几天前告诉我,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管控人员和他们个别见面打招呼,叫他们不要乱说乱动。”

曾在中国体制内任职的退休人员杨先生对本台说,当局对“六四”言论严厉控制,因为这是中共历史上的污点:“六四是大事,现在已经如临大敌,因为这个事情毕竟在任何一个政党的历史上,都是不光彩的一页。‘六四’无非就是学生请愿,他们没有武器,就是游行示威静坐,你开枪镇压学生运动,当年如果向右转的话,中国就往民主方向迈了一大步,没想到‘六四’变成一场灾难,中国就万劫不复了。这段历史经历了35年,实际上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