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央行偷偷大放水

看完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再次被震惊了,居然所有的市场传言都是真的,为什么灵通人士总是能先知道消息呢,连细节都一点不差?9月份就赤裸裸的投放了5000亿啊,直接相当于一次降准了!完全不差钱的情况下10月份又扔出来2695亿,而且都用的是MLF新式武器,意思就是慢慢用不着急还,难怪债券利率降得连他妈都不认识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米央妈那么着急,三番五次偷偷放大水呢?

答案非常简单:因为贷款利率还在上升,降低融资成本的任务要打板子了。

有人会说,货币政策报告不是说降了吗,你仔细读读:“在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9月末,银行间市场3年期、7年期AA 级企业债的到期收益率分别为5.78%和6.62%,较上年末下降1.57个和0.84个百分点。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7%,比上月下降0.12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下降0.2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3%,比上月下降0.11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5.22%,与上月基本持平。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6%,比上月下降0.05个百分点。”

大家读报告一定要仔细,不要被字面上的东西给忽悠了。这次货币政策报告对利率的描述极其诡异。首先写的是债券利率大幅下降,这虽然也算是融资成本的一部分,但和贷款比份额实在太小了,以前从来不提,这次居然被放在了首位,原因是后面的东西根本不好意思写。

大家注意所有描述贷款利率的部分都是和上月相比,问题是货币政策报告是每季度出一次,所以理所应当应该和上个季度末相比。所以我们仔细对比了历史数据以后,发现贷款利率的真实情况如下:3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为6.97%,比2季度的6.96%略有上升。其中一般贷款利率上升7bp至7.33%。房贷利率6.96%比2季末上升3bp。此外,3季度贷款利率上浮比例从69.11%上升至71.26%,反映企业融资条件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还在恶化。

贷款利率上升有啥影响呢?只能说从历史经验看,对经济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3季度房贷利率不降反升,导致居民房贷增速从18.4%降至17.5%。而由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升,也使得融资总量增速持续回落。地产销量增速以及融资总量增速是决定经济走势的两个最重要的领先指标,因而其下行意味着未来半年内经济难以见底。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啥从9月份起央妈开始偷偷放大水,原因就在于贷款利率不降反升。怎么办呢?我们发现除了传统的降息降准之外,央妈绞尽脑汁,几乎把能想到的招都用上了。

从数量政策看,9月创设MLF(中期借贷便利)向银行提供5000亿元流动性,10月通过MLF向银行提供2695亿元流动性。得益于巨量MLF投放货币,9月超储率已经升至2.3%的8个月高点,考虑到11、12月超万亿财政放款在即,预计12月超储率或升至2.7%,年底前流动性宽松无虞。

此外由于数量宽松政策对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央行分别于7月、9月和10月三次下调14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并且首次承认9月份起已适度下调PSL资金利率。

降低融资成本是央行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央行各类创新工具对降低贷款利率收效甚微,下调回购招标利率大幅降低了货币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利率,但对信贷市场贷款利率下降的引导相对缓慢,企业融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我们判断15年央行或正式下调存款利率,次数或在两次以上,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我们预测15年GDP增速降至7%,CPI降至1.5%,泰勒规则下对应的R007均衡值应在2.5%以下,这意味着目前3%左右的R007仍有50bp以上的下降空间,恰好对应两次以上降息。判断未来正回购利率仍将继续下调。预计央行未来仍会继续创新工具,比如更长期限的LLF(长期借贷便利)等。

总而言之,感觉只要贷款利率不降,央妈放水就是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啊!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贷款利率仍高,上浮比例增加。3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为6.97%,比2季度的6.96%略有上升。其中一般贷款利率上升7bp至7.33%,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仍未缓解。票据利率下降29bp至5.22%有所回落。而房贷利率6.96%比2季末上升3bp。从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看,3季度利率下浮贷款比例从9.32%降至8.31%,基准利率比例从21.57%降至20.43%,而利率上浮比例从69.11%上升至71.26%,反映企业融资条件仍在恶化。

第二,融资增速下行,经济下行风险未消。由于3季度房贷利率不降反升,导致居民房贷增速从18.4%降至17.5%。而由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升,也使得融资总量增速持续回落,进而影响了货币创造能力,M2增速也明显回落。从历史经验看,地产销量增速以及融资总量增速是决定经济走势的两个最重要的领先指标,因而其下行意味着短期内经济下行风险未消,在未来半年内经济难以见底。

第三,央行承认偷偷大幅放水,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社融成本。在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正式承认9月创设MLF(中期借贷便利)向银行提供5000亿元流动性,10月通过MLF向银行提供2695亿元流动性,印证了此前市场关于央行在9、10两月大幅提供流动性的传言。中期借贷便利期限3个月,利率为3.5%。

央行强调这两次使用的是新创设的MLF而非SLF,前者比后者期限更长,例如这次9月施行的MLF期限为三个月,利率是央行规定的利率3.5%。而且MLF需要商业银行提供国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或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抵押。其目的是在外汇占款趋势性放缓的背景下,为金融机构提供补充中期适度流动性,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第四,9月末超储率大幅上升至2.3%,流动性显著改善,年底前宽松无虞。此前央行公布9月其他存款性银行新增储备资产约6700亿,由此我们曾大胆推算9月金融机构超储率上升0.4%至2.3%,创下今年2月以来新高,而央行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9月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500亿,外汇占款减少133亿,财政放款2300亿,准备金缴款2200亿,以上操作净回笼约500亿,意味着9月5000亿MLF的投放应为超储率上升主因。而10月虽有5、6000亿财政缴款,但2695亿MLF的投放意味着10月超储率仅小幅下降。而11、12月财政放款总额超万亿,我们预测年底超储率有望升至2.7%,年底前流动性宽松无虞。

第五,利率下调动作不断。由于数量宽松政策对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央行分别于7月、9月和10月三次下调14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并且首次承认9月份起适度下调PSL资金利率。

第六,降低融资成本仍是央行未来首要任务,降息概率显著上升。14年央行降息以下调正回购招标利率为主,大幅降低了货币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利率,但对信贷市场贷款利率下降的引导相对缓慢,企业融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经济下行风险未消。

我们预测15年GDP增速降至7%,CPI降至1.5%,而根据泰勒规则,与之对应的R007均衡值应在2.5%以下,这意味着目前3%左右的R007仍有50bp以上的下降空间,因而我们预测未来正回购利率仍将继续下调。而且预计央行未来仍会继续创新工具,比如更长期限的LLF(长期借贷便利)等。

降低融资成本是央行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央行各类创新工具对降低贷款利率收效甚微,我们判断15年央行或正式下调存款利率,次数或在两次以上,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从二季度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对比来看,三季度报告更强调经济对债务和投资的依赖过高等矛盾突出,同时将经济“转型升级”纳入未来总体方针。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上,突出方法上要更加灵活,删去了过去的“预见性”,此外还将未来的货币金融环境描述为“中性适度”,而非之前的“稳定”,这样的表述也为后期政策执行留下更多空间。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