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从微博转战微信

最近数月来,微博有点被微信抢了风头。在微信上网民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网友圈子中发送即时消息。

(博谈网记者欧阳剑编译报导)在过去几年中,新浪微博一直称霸中国的社交媒体,在微博上网民们公开辩论,推动社会变化,有时甚至可以在一个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制约的国家追究官员们的责任。

但是在最近数月来,微博有点被微信抢了风头。在微信上网民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网友圈子中发送即时消息。

这种从公开到半私人通信的转变,由于政府对微博的打压而加快,已经让中国6亿网民的社交媒体领域产生了跟本变化,抑制了曾经是现代中国最开放的公共论坛。

北京大学新闻学教授胡永(音)表示:“这是中国社交媒体的新阶段。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信息论坛的衰落,是小范围(通信平台)的兴起。”

微信有其优点,也有不足。它不像微博审查那么严,有网友说微信可以更自由的发言,因为他们的谈话是私下的。很有用户喜欢它有更多功能,包括语音消息。

不过,今年五月份,政府宣布将更严格的监控微信。并说即时通信服务被用来传播“暴力,恐怖和色情”,根据一份政府声明,负责维持网络治安的机构表示它将“坚决打击国内和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

在微博的鼎盛时期,它起了很大作用。在2011年,高铁撞车事故造成40人丧生,微博开始崭露头角。微博用户披露了事故详情以及政府的失误造成了灾难。这是中国互联网时代标志性的时刻,它提醒人们媒体如何挑战一个即便是强大的独裁政府。

微博仍然很重要。在那里仍然可以比管控更严的官方报纸和杂志更容易发现挑战性的新闻和评论。据报在三月份微博的每日用户数量为6600万,比一年前增加了37%。

但是政府公布的数据表示,微博用户的总数,包括使用新浪微博和其他服务商微博平台的用户,在去年减少了9%,很多转移到了微信。

著名律师贺卫方表示:“微博远不如昔了。你仍然可以在微博上找到事实,或新闻报道,但是评论不像以前那么有趣或深刻了”。贺卫方曾经是微博常客,有粉丝一百多万人。

一个原因是政府对(微博)大V帐号的打压,大V就是著名的验证用户,粉丝通常成百上千万。数百人被抓后,大多数人都停用微博了。

有些人退出是因为微博评论太过尖锐,有时会演变为讨厌的人身攻击。也有些人厌倦了令人头晕目眩的被封关键字列表和逃避审查的猫鼠游戏。例如,“六月四日”这个1989年天安门广场镇压的日期被封了,有创意的网友发明了“5月35日”(用来表示6月4日),后来这个也被封了。这样的文字游戏可以让铁杆用户会心一笑,但是对普通读者来说则是一头雾水。

微信乘虚而入了。其母公司腾讯,宣布每月活跃用户为3.55亿。腾讯没有公布每日用户数量,与微博直接对比有些困难。不过,大多数人认为微信现在更加流行。

“6月4日”在微信也是被封的,但是其他在微博上常规被封的关键字,例如前安全头子周永康的名字是允许的。大多数观察家把这归于微信上信息只发给有限读者群这一原因。

活动人士认为,更重要的是,微信可以让他们与志同道合的人更深入的探讨问题。资深环保人士李波(音)已经使用微信两年多了,用来呼吁反对有破坏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在怒江建坝这样有争议的计划。

这些微信社群如果不太涉及政治是可以很给力的。例如,四月底,工厂工人使用微信组织了对拖欠退休金的台湾公司的罢工。然而,大约在同一时间,教会信徒试图使用微信阻止教堂被强拆,却发现他们的微信社群被用来追查政府行为的反对者。

微信也内设了一个限制功能,因此它达不到像微博那样的公开发帖能力。微信允许创建任何人都可以关注的公共帐号,但是限制每天只能发帖一次。此外,手机版不能登录公共账号,这让在博客圈发布官员罪证照片这样的任务很难达成。

(微信)评论也几天后就被删除,这让长期讨论很困难,也删除了历史记录。此外,政府也监视帐号,并在最近删除了一些涉及社会新闻和政治的话题。

腾讯就如何决定向用户提供哪些功能的问题拒绝置评。

尽管如此,微信对活动人士来说仍然是强大的工具。

在环保和公共健康领域努力了15年的胡佳表示,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尽管有其局限性,还是带来了一个信息更畅通的社会。

他说:“微博和微信是上帝的礼物。尽管政府的诸多监控,对于试图组织社会的人们来说,我们得到的益处更大。”

(本文译自张彦(IAN JOHNSON)于7月4日发表在《纽约时报》的文章。略有删节)

原文An Online Shift in China Muffles an Open Forum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