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反送中5周年 留在香港的港人还好吗?

香港反送中运动5年前随著6月9日一百万人上街正式开始,随后街头成为民众对抗政权机器的战场,翌年《国安法》实施、数以万计港人移居海外,以至民主派初选被裁定颠覆国家政权等一幕又一幕,已一一写入史册。但这5年来,已移居海外的港人仍能抓住5年前的记忆,留在香港的香港人又如何呢?

今日距离2019年6月9日,香港反送中运动首个一百万人上街参与的游行,已经超过1800日。这5年来,到底香港经历了甚么?香港又变成了一个甚么模样?

化名阿Y的港人形容现时香港市面“非常静”,甚至比疫情时更差,而大家在日常生活之中,亦不会再公开谈及5年前影响著每个香港人的那场社会运动。

阿Y形容:“大家都少了谈论,可能因为是社会气氛的问题,其次是刚刚过去的六四,很明显大家都不会再提,甚至连社交媒体上,大家就算想提,也会说得比较隐晦,以免在社交媒体上会被其他人见到…也许可能无力感太重,其实讲或不讲,又代表些甚么呢?”

他又指自己有同事见证在大球场港队对伊朗的世界杯外围赛上,连一场足球比赛都有大量警力在场内,当然在“特别日子”,在街头就更易感受到警方的“提醒”。阿Y说:“每逢一些‘特别’的日子,警方总会提醒大家。因为总见到街上警方人手明显增加,市场(面)上都不难见到有便衣和军装警察在街上走来走去”。

近年港人饯别亲友、或者到机场送机,可能已成为生活一部份,但阿Y身边仍然有人暂时坚持不移民。

“有时不是因为觉得想留守些甚么,或者经济上不许可,而是好像是想看看过多几年后,这个地方会变成怎样?或者过多几年真的捱不下去,都是会选择离开,但始终香港也是我们的家,可能仍然有一丝希望,所以仍未离开。”阿Y说。

刚到埗英国港人:香港比大陆更不讲道理  没有了人性

梁女士两姊妹移居英国分别几星期及8个月,周日出席英国曼彻斯特纪念6月9日反送中运动展开的游行,这是她们眼中,现在的香港。

两位梁女士形容:“已经是不堪入目,不堪入目的地步是完全比大陆还差,我觉得是差过大陆,所以才跟她(香港)说再见。看到港府官员、那些人,全部都是比大陆还差。反而大陆的有时还更合情理,起码会跟你说少少道理、有少许人性,但现在香港的是没有了人性。”

反送中被捕者三成被控  英国政府批出16.5万宗境外BN(O)签证申请

反送中运动期间,曾经多次有市民在闹市,被防暴警察无缘无故包抄、围捕;“大围捕”的过程又不时向包括记者在内的人群施放胡椒喷剂。对于“滥捕”、“滥用武力”这些指控,港警一直有一套为自己开脱的说法。

据《明报》报道,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警方在反送中运动中拘捕10,279人,当中近3000人已完成、或者正在经司法程序处理。而被起诉的香港市民当中,近79%需要承担法律后果。数字亦反映,在反送中期间被拘捕的香港人当中,只有不足三成最后被起诉。

随著《港区国安法》2020年中在反送中运动后颁布实施,英国政府向港人提供英国国民(海外)签证作为“逃生”途径,2021年1月31日起容许合资格港人移居英国,并多度放宽申请资格。

根据英国内政部最新数据,英国政府接获17.3万宗境外BN(O)签证申请,当中近16.5万宗申请获批;其中14.4万人已经抵达英国。随著港府今年3月根据《基本法》23条订立《维护国家安全条例》,2024年首季,英国政府已收到超过一万宗BN(O)签证境外申请,比去年第四季多一倍。

港人移英转行谋生有港人实践关心世界不公赴乌克兰参战

以BN(O)签证移居英国的港人当中,不少都舍弃了香港的高薪厚职、在英国转行谋生。例如有香港记者变成了英国教车师父、也有IT专才在英国开餐厅等等……移居英国3年的港人肥达(化名)开始安定后选择到乌克兰参战,成为相信是首位加入乌克兰国际军团的BN(O)港人。

他形容5年前的一场抗争,最大的改变就是令他离开香港。

肥达说:“2019年改变最大就是决定离开香港这个地方,离开我的出生地。个人感觉上其实很心灰意冷……一个议会在一个民主社会是很重要,它代表了很多不同的意义,但这个意义如果没有了的时候,这个政府亦不同了,所以我就决定离开香港。”

对于刚逃离香港的两位梁女士,能够在异地高叫一些在香港已被禁的口号,别有一番感受。

梁女士说:“很有感觉,终于有得再叫口号了,这几年来都被噤声,几年来都不能游行,不能叫口号,(再参加游行)很有感觉。”

但已在英国生活3年的肥达认为,在异地安顿好之后,应该关心世界其他地方。

他说:“这个世界的另一边,很多人、很多事情,亦在剥夺不同人的利益,或者在剥夺不同人的自由,所以来到英国安顿是需要时间,我明白大家。但安顿完之后,要继续关心其他事情。”

但他同时表示,他仍不时透过新闻了解香港的情况,无论是经济或民生上的事情,因为香港始终是他的出生地,难以完全切割。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