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古人修炼传说系列之十六:邵雍(上)

●自学云游四方高人施教

据传说,邵雍出生之前就有很多不寻常的异象。他的父母在山中行走之时,云雾之间赫然出现了大黑猿的影像,心有感应,其母就怀孕了。将近临盆之际,庭院中寒鸦遮天,众人都说这是祥瑞的征兆。邵雍刚刚出生出,就有头发遮着脸,而且有牙齿,还能呼唤母亲。

七岁的小邵雍在庭院里玩耍,发现蚁穴里面别有天空、太阳,云气往来。长大之后,四处周行游学。一日深夜,他行走在晋州的山路之上。突然马失前蹄,他掉下了幽深的山涧。随从人员攀岩而下,找到他时竟然毫发无伤,只不过坏了一顶帽子而已。

邵雍年少时期,也自认为才志出众,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邵雍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求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刻苦。为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力,他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扇扇子,夜里不睡觉的刻苦地学习了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过去的人学习古人经典,还与古人做朋友,不单读古人的书,而且要广泛游历古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而我现在只是读了古人的书,却还没有去四方游历过。)所以,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游历来增长见识,待到邵雍归来时,他感叹道:‌‌“道在是矣!‌‌”自此便再没有出去游历了。

当时李之才(字挺之)为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去见邵雍,并对邵雍说:‌‌“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你知道宇宙万物周期发展过程的‌‌“物理‌‌”之学和有关性命的学问吗?)邵雍回答道:‌‌“幸受教。‌‌”,这样邵雍就拜李之才为师,学习了《河图》、《洛书》,伏羲氏的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李之才所传授的这些东西都是久远年代流传下来的,而邵雍探索其中深奥的内涵时,往往如有神助一般的能妙悟、洞彻其内涵,最后获得的如同汪洋一般浩瀚博大的知识,多半是邵雍自行悟道所得。

邵雍研习这些经典的时间越久,其德行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称颂。同时,邵雍的智慧也在增长中,他明白了天地的运动变化规律、阴阳消长的规律、世道变迁的规律,甚至对微小的走、飞行类动和草本木本植物的特性也一样了然于胸。他高深的智慧,被当时世人认为已达到不惑的程度。邵雍的学说不是模仿前人、偶然应验的学说。邵雍悟到了伏羲八卦中自带的先天因素,并因此写下数十万言的著作流传于世,但由于他处于隐居状态,所以很少被世人所知。

邵雍白天时常焚香安坐,司马光以邵雍为兄,他二人高尚品德为周围乡邻所仰慕。当地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时往往说:‌‌“你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马先生、邵先生会知道的。‌‌”有官员、读书的士子到洛阳,即使不去拜访官府,必会去邵雍住处拜望。邵雍德行甚为纯正,来拜访的人一望就知邵先生之贤良,但邵雍自己却从来不表露自己,也不提防别人什么,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没有避讳的。与人交谈,喜欢说人家的长处而不喜欢说别人的缺点。有向他问教的他总尽力解答,从来不用强制的方式向别人说教。邵雍待人不分贵贱,都是一样的诚恳。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被他感化了。一时间洛阳人才辈出,忠厚之风闻天下。

某年春天,邵雍和朋友在洛阳的天津桥上散步,忽然听到了杜鹃的叫声:‌‌“布谷、布谷‌‌”。邵雍先生‌‌“惨然不乐‌‌”,这不是一般的不高兴。朋友看见他不高兴,就问,怎么了?

邵雍说:洛阳过去没有杜鹃,(北宋以前,杜鹃鸟在北方是没有的。)现在有了,有所预示。朋友就问,怎么了?

邵雍说:‌‌“用不了二年,皇上将会用南方人为丞相,南方的丞相会大批的重用南方的官员,南方人专门喜欢折腾,喜欢变更,天下自此多事矣!‌‌”

朋友想,完了,没有好日子过了。

果然,过了两年,宋神宗赵顼上任,任用王安石做丞相,王安石开始变法,史称熙宁变法,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折腾。

这件事情记载在《邵氏闻见前录.十九卷》里。邵雍诗曰:

流莺啼处春犹在,杜宇来时春已非,

又说:

几家大第横斜照,一片残春啼子规。

朋友使劲追问:你怎么听到杜鹃叫就能知道这么多呢?

邵雍说: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现在是地气从南往北来了,人还没感觉到,鸟先飞来了。从此,南方的草木都会北移,南方疾病瘴虐也会跟着到来,北方人的苦日子来了。

邵雍的观物思想,包含三种境界,最低的境界是以目观物,这时人沉浸在感官观感中。再上是以心观物,这点说的是人心。人是天地万物之灵,‌‌“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最上则是以理观物,就像镜子照物,月映万川一样。以理观物,完全超脱了个人的私见,一举一动都合乎天理,这只有大智慧大境界才能做得到。放眼古今,谁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唯圣人也。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