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气候暖化狼来了?

联合国在马德里举行第25届全球气候峰会,再次要求各国依《巴黎协议》减低碳排放,务求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不超过摄氏1.5度。不达标有何后果?气候会异变、天灾频繁,威胁生态环境、打击经济;此外,北极融冰,海水上升,南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东加等岛国人民将流离失所;整体而言,人类将亡无日矣。全球科学家对此虽有共识,特朗普一上任即二话不说退出协议,科学家、有识之士视之世界公敌,自不待言。科学家们的共识信得过吗?

此番危言似曾相识。话说上个世纪70年代,企业家、公共知识分子、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找来麻省理工科学家米杜斯(Dennis Meadows),用上达20万方程式的电脑模式,为世界打脉,而有此判断:人口迅速膨胀、污染环境、尽耗地球资源,经济发展面临极限,报告以《The Limits to Growth》为名而轰动一时。

人口炸弹预言未现

差不多同一时候,史丹福生物学家埃利希(Paul Ehrlich)发表更为骇人的畅销书《人口炸弹》(The Population Bomb),称人口膨胀的威胁甚于核子弹:“生产足够粮食养活人类之战已告失败。办法尽出亦无以阻止数以亿计的人在70年代饿死……,当务之急,是马上降低人口增长至零以至负数。”办法之一包括强制绝育。

转眼半个世纪,人口炸弹没有毁掉地球。反之,日本及欧州国家的经济均受人口下跌威胁,面临衰退。为了鼓励生育,税务优惠之外匈牙利更干脆派钱给多仔公家庭。何事导致人口出现此番逆转?避孕丸面世加上妇女教育普及,提高就业机会,是生育率大幅下降的主因。

在1960年代,全球妇女平均有5个小孩;到2017年生育率剧跌超过一半至2.43个;现今全球过半国家的生育率尤低于此水平;中国且只是平均水平的一半——1.7个。香港妇女的教育及就职水平皆高,生育率只是1.24个;新加坡是0.85居全球榜末。要维持人口稳定,生育率起码要达到2.1。

联合国敲响气候暖化警钟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则发出警告,痴肥及伴随的糖尿病已像流感般成为威胁全人类的疫症。常识告诉大家,痴肥引发糖尿病主因是食量增加而运动减少。全人类的食量何以齐齐增加?简单不过的原因是粮食产量的升幅超乎人口增长。供应充裕,食物价格较房地产、首饰珠宝等商品相对便宜;而快餐业兴起则进一步推低食物的相对价格,刺激食量。

70年代另一耸听危言是能源危机触发的“石油产量到顶论”(Peak Oil),科学家们指石油产量已到顶下跌,没有柴油发电、汽油开车、天然气生产塑料……世界将陷入如同人口炸弹爆发带来的悲惨世界。然而年来美国的页岩油革命令石油产量不跌反升,随着电动、混能车的兴起,内燃机效能的提升,加上太阳能、风力发电成本急跌,燃油需求迟滞不前,大量新增供应可不断涌现,石油价格由是滑落矣。

半个世纪来科学家预言的大饥荒没有兑现,粮食丰富可成为疫症的病源;能源没有耗尽,反而有供应过剩之虞。科学家们的水晶球有多可靠,无需多说。那么又该如何看待科学家们的气候警号?到头来会否暖化因而带来威胁人类存亡,端视乎科学家们模拟气候变化的模式所作假设是否符合现实而输入的数据有多准绳。

假设若是偏离现实而数据欠准,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要模式精准模拟全球气候,要涉及一系列的程式;应用的程式越多,失准的机会越高。“罗马俱乐部”用上20万条程式模拟世界经济,确切模拟全球气候所需的程式理应不止此数。模式所需输入的数据来自全球,碍于人为因素或仪器设施的局限,量度数据的准绳度难免有所参差,那么重蹈“罗马俱乐部”的覆辙有何稀奇?

这不是说气候暖化是另一个狼来了。只是要像科学家们说得那般实牙实齿,他们所需掌握的模式与数据恐怕尚未成熟就绪。特朗普不肯依《巴黎协议》禁止这限制那,看来并非蓄意跟科学家们抬杠;只是推断世界大势尚非一门精准科学,其效验不难与风水之说相若,以之为经济决策,岂不儿戏?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