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极端行为的背后,是缺乏边界感的亲子关系

8月12号,吴谢宇案已由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报送至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北大学子吴谢宇涉及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三项罪名。

虽然吴谢宇本人已认罪,并交代了作案过程,但是他的很多同学和亲友都表示不能相信这是事实。一向听话、孝顺、自律、成绩好的‌‌“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会摇身一变,突然成了弑母凶手、诈骗犯、性变态了呢?恐怕最无厘头的影视剧也不敢这么演吧!

回顾吴谢宇的成长经历,吴谢宇从小就是大家公认的聪明听话的完美小孩,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吴妈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不但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儿子期望值也很大,事事要求吴谢宇做到最好。特别是吴爸爸去世后,妈妈更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我是妈妈,当然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必须听我的‌‌”,母子捆绑销售,共荣辱同进退,吴妈妈正是掉进了‌‌“缺乏边界感的亲子关系‌‌”的坑,这也是当前中国亲子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在这种畸形母爱的长期控制下,吴谢宇的心理其实早就出现了问题。吴谢宇的问题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心理极度压抑,不良情绪蓄势待发;第二,亲子边界感丧失,以至后来产生了替妈妈摆脱痛苦的想法。

而吴妈妈一直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当吴谢宇跟妈妈表达想自杀的企图之后,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如果你有事,我也不想活了‌‌”。

什么是心理边界?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也就是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相对于有形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每个人都被这样一道无形的心理边界环绕着,借此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外人侵犯。

这个看不见的边界是怎么形成的呢?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用一则寓言,做出了很好的阐释:寒冷的冬天,一群刺猬挤到一起取暖。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马上分开,御寒的本能使它们又聚到一起,疼痛让它们再次分开。经过反复磨合,刺猬们终于找到了间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边界,就像刺猬身上的刺,既保护了自己不被外界伤害,又避免自己的刺伤到别人。所以,有边界感,给彼此留下空间,就等于抓住了所有人际关系的本质。

这就像黎巴嫩著名作家纪伯伦说的那句话一样:在一起的时候要给彼此保留空间——橡树和雪松并不能在彼此的影子中成长。

亲子关系缺乏边界感的表现

保护型父母,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度保护。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应该保护孩子免受任何挫折和失败,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过度保护。

演员朱雨辰谈到妈妈令人窒息的爱:每天给他榨果汁,晚上要把空瓶带回家证明喝完了;不允许在外面吃饭,拍戏时跟着跑剧组亲自下厨做饭;不让拍武打戏,怕被打伤;每一段恋爱都干涉……而朱妈妈不知道儿子有多痛苦,她只知道自己太爱儿子了,她的解释是:‌‌“我完全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控制型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过度控制。这些父母很专治,严格要求儿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不是劈头盖脸的批评,就是含沙射影的威胁,甚至是气急败坏的殴打和谩骂。

想起2018年年底网上疯传的一个视频,视频中的女孩正在吃饭,父母突然冲上来揪住女孩的头发,把她推倒在地,连踢带打。这类父母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你是我生的,凭什么不听我的。‌‌”意思是,我生养了你,你就是我的附属品,我可以随意处置打骂。

拯救型父母: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需要拯救。这样的家长,觉得孩子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关键时候会站出来‌‌“为你好‌‌”。‌‌“我是家长,我怎么能看着不管,我必须拉你一把,让你避免摔跤掉坑‌‌”‌‌“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做这些都为你好‌‌”,这种家长甚至觉得孩子离了他不行。

比如,父母喜欢插手儿女的婚姻,以过来人的姿态指手画脚,找什么样的对象,要么提前为孩子‌‌“画像‌‌”,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要么怀着忐忑防范的心理,迎接未来的儿媳或女婿。这些父母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还理直气壮,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父母没有边界的爱,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第一,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最容易缺乏安全感。

心理学家林文采在《心理营养》一书中写道:‌‌“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在一个缺乏边界感的家庭里,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之下,会慢慢感觉到外部世界是不安全的,对人际交往心生恐惧,导致孩子内向,不能很快适应环境,缺乏安全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可能会攻击他。

此外,过度保护的家长不仅会造成孩子行为能力的丧失,还会造成孩子学习能力的缺失。很多孩子在家长的保护下,缺乏实践能力,很多知识都是父母传授来的,缺乏在体验中获取的经验,这就是缺乏动手能力的原因所在。

第二,被父母过度控制的孩子,心理容易出问题。

前不久,董卿在某公开场合谈起自己的原生家庭。她说,父亲对我的严厉和严苛,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从小不让我照镜子,不让妈妈给我买新衣服,天不亮就要到操场跑步,还要背诗背古文等。高中时,假期必须去打工,每天挣一块钱。

为此,她常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甚至偷偷在阳台上写‌‌“为什么要活着‌‌”。至今这些阴影还笼罩着她,让她很自卑,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只有比别人做得好很多,心里才会觉得踏实。所以,她做任何事都是用命去搏。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使命,就是寻找自我,并最终找到自我。而那些被过度控制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极低,即使光鲜如董卿,也穷其一生陷在自卑的泥沼中难以自拔。

第三,默默忍受,失去自我,成为毫无主见的巨婴。

父母挥舞着‌‌“经验之谈‌‌”的大棒,为孩子铺好一条通往指定方向的道路。让他们避开‌‌“歧途的同时,也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教育专家朱莉·汉斯在《怎样养育一个成人》中提到,她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时,发现有越来越多成绩和理论学习无可挑剔的新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在生活上包揽一切。孩子们一旦脱离父母的庇护和指引走进社会,就变成一个没有思想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巨婴,甚至步入‌‌”啃老‌‌“大军。就算朱雨辰,至今39岁了,还摆脱不了妈妈奇葩的择偶标准,仍然过着孑然一身的单身生活。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第四,叛逆反抗,极力逃离父母的控制,变成白眼狼

蒂姆·墨菲在心理学著作《隐形攻击》中指出:

家庭关系中,父母是强势的一面,他们对孩子进行谩骂、责备、管教,而孩子作为弱势的一方长期无法充分表达自己,只好通过拖延、懈怠、抵抗等手段予以‌‌”回击‌‌“父母。

吴谢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吴谢宇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事事追求完美。在长期听话和自律的外表下,内心的负面情绪也在慢慢积累,最终选择以弑母、诈骗、性瘾为突破口疯狂爆发。

还有北大毕业12年没回家过年,写万字长信痛诉父母的王猛,‌‌”肆意操控‌‌“‌‌”冲突‌‌“是他谈起父母时用的最多的词。王猛内心的压抑无法宣泄,在有了自主能力后,毅然决然地逃离了父母的控制,成了世俗意义上的白眼狼。

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父母需要这样做

第一,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孩子有了隐私,当父母的千万不要好奇,如翻抽屉看日记、偷看手机,理智的做法是替孩子保护好秘密,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谈父母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

过一段时间,孩子会放下戒备心,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教育。

■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三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教育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孩子都有可能自我解决。

第二,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父母在做决定之前,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选择。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如果想给孩子报兴趣班,必须是孩子自己喜欢的才行,如果不尊重本人意愿,让孩子一次性学的太多,不但学而无成,反而会破坏他的学习积极性。

■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去压制他的想法,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展示自己。当孩子有想法和意愿向你倾诉时,你要认真的倾听,不能敷衍了事。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才会愿意敞开心扉,采纳你的意见。

第三,尊重孩子的话语权

做家长的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喜欢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说的话,把不符合自己标准的看作是孩子话,当成无稽之谈,不愿意了解孩子的看法、想法,甚至直接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

尊重孩子话语权,要做到:蹲下来仔细听孩子说话,让孩子从自己的视角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让他完整表达个人想法和看法;鼓励孩子自由发问,并给以正确的回答和引导;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意愿和想法,给孩子一个自主决定的机会。

第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亲子之间最大的误区,是‌‌”我就是你‌‌“;亲子之间最完美的关系是‌‌”我是我,你是你,我们是独立的自己,我对自己负责,你对自己负责‌‌“

■鼓励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整理图书等。要求孩子玩完玩具自己负责收拾,放在固定的地方。孩子没有管理好自己的玩具,想玩某种玩具找不到时,家长不要轻易替他寻找。

在上学路上发现忘了带校徽或作业本,不要替他回去拿或找理由搪塞老师,鼓励孩子跟老师实话实说,是他自己忘了,并向老师保证,以后少犯这样的错误。

■孩子做事坚持性差,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面需要家长经常提醒,适时鼓励,增强孩子学习做事的兴趣,使孩子初步养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

最后,用奇葩说辩手陈铭的话做文章结尾:

‌‌”父母能给予孩子的事情,就是给他一方花园,给他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不管你开出是红的花还是绿的花,不管你开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我都为你开心。‌”

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父母,请你想起这段话,千万记得不要把孩子扼杀在自己手里。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