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崇拜”不是“爱”

“崇拜”与“爱”一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永恒的话题。赫鲁雪夫反对个人崇拜,邓小平也反对个人崇拜,在共产主义世界,当时都被认为是新鲜的事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谁都没有想到,21世纪的今天,对一个毛头小孩金正恩,整个朝鲜都在搞对他的个人崇拜。

全部人类史表明,个人崇拜从来是不能持久的。从古代埃及阿蒙荷特普四世、法国路易十四,到史达林、毛泽东、齐奥塞斯库、卡扎菲,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灾难,而且也可能给他们自己或继承者带来不幸。造成个人崇拜的前提之一是,要让崇拜物件远远离开普通民众,让崇拜物件看起来巍峨崇高。在政治学中,这称为“权力悬距”。如果一个政治体系,宪法或传统规定了国家首脑与其他人之间很大的“权力悬距”,即使没有个人崇拜,也可以有效地行使权力。19世纪后期的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不设副职,“只要属员,不要同僚”。俾斯麦与其他官员之间就有很大的“权力悬距”。对那些首脑职权和“权力悬距”未明确规定的政治体系来说,个人崇拜是强化首脑权力的重要手段。

埃及金字塔巍峨崇高,远距离看金字塔,就有崇高感,但每一个到埃及金字塔近处的人都知道,金字塔的巨大石块,是那么粗糙破残。所以,专制帝王身边的人,看到专制帝王的不堪毛病和缺陷,不会在内心中产生崇拜。欧洲历史上,提倡崇拜和反对崇拜多次发生,中世纪拜占庭基督教会禁止偶像崇拜,禁止在宗教艺术中把基督描绘成人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偶像崇拜是对基督的贬低。

更重要的是,“崇拜”不是“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至关重要。在文化大革命疯狂的个人崇拜热潮中,红卫兵、红小兵根本分不清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爱”有什么不同。文革后十年,我写《首脑论》一书时,研究了历史上个20世纪的首脑崇拜现象,才知道了这一点。多年前,为了看望一位画家,我从纽约驾车一百多公里,到新泽西看望他。他画了一幅巨大的油画,他没有在相貌上、姿态上贬低毛泽东,仍然是“巍峨崇高”。我与他就讨论起“个人崇拜”问题,这时我才知道“崇拜”不是“爱”。这位画家告诉我,他的女儿因崇拜一位有数学天才的青年而结婚,当与天才生活在一起时,两人之间的“悬距”消失了,“天才”的毛病不断暴露,而且超过常人、无法相处,终于了解到“崇拜”不是“爱”,两人离婚了。这位画家也因为知道“崇拜”不是“爱”,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描绘毛泽东崇高形象的巨幅油画《地狱河》。这幅画,概括了20世纪毛泽东革命到文革时期中国的全部历史,毛泽东的非凡气势、战争与革命的连天风火、牛头人身的健壮船夫、奄奄一息的蒙娜丽莎,交错地呈现在我面前,我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佛罗伦斯学院的画廊中。从画家的巨幅油画中,我看到了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曙光。

人际关系有多种多样,权力关系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可以形成崇拜,也可以形成爱。权力关系中少有爱,爱是人际关系最简单的模型。大爱造就大政治家。中国人民与胡耀邦、赵紫阳的关系,没有崇拜只有爱。爱是对“善”的热爱和追求,是一种向善的推动力,使人从事某种有益于他人的事。宽容是爱的必要条件,有爱才能包容。爱没有条件,爱出于感觉,爱就是爱“爱的对象”的一切。爱,不会难为、不会挑剔、不会埋怨、不会指责。《圣经》哥林多前书说:“爱是恒久忍耐,和蔼仁慈;爱不嫉妒、不吹嘘、不张狂、不罔顾规矩、不求自己的好处、不轻易发怒、不计较别人所加的伤害、不因不义而喜欢、只因真理而高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希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基督教所说“天国”,在人间也存在。一位研究基督教的专家说,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爱”的时候,这就是“天国”。

一个人心目中的崇高,才能产生崇拜。“崇拜”是一种“不对称现象”,“被崇拜者”与“崇拜者”之间距离愈大,“崇拜”的“效应”就愈显著。“爱”需要亲近,距离愈大,爱就愈难实现。“敬爱”不同于“崇拜”,“敬爱”也是“爱”,是保持有限距离的爱,但这种距离不能愈来愈大。当距离变得很大时,“敬爱”就变成了“崇拜”。

崇高不代表善,崇高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和丑陋。而崇拜出于理性,很多人不知道,人类的“恐惧”,不是出于感觉,而是对未来不祥的“理性预期”。

在八十年代,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共同主持改革开放时期没有不祥的“理性预期”,就是在1989年天安门学生运动时期,没有人想到、预测到会动用坦克和机枪。八十年代没有个人崇拜,在六四大屠杀前,八十年代是20世纪中国最好的时期。现在的中国,出现了许多不祥的“理性预期”,有人在预测中国的军事政变、经济崩溃、社会动乱、四分五裂,还有人在预测武统台湾后可能的灾难,这些不祥的“理性预期”,从社会学上说,正是个人崇拜产生的一种条件。

从事金融和人工智慧研究的人都知道“理性预期”的重要。“崇拜”不是“爱”,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在21世纪的今天,对研究经济发展、人工智慧也有重要关系。这是另外的问题了。

袁耀锷《地狱河》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