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踩草坪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

关于‌‌“随意踩踏公共草坪‌‌”,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禁止踩踏‌‌”,或者更温柔版本的‌‌“绿草茵茵、脚下留情‌‌”。但是后来就会质疑说,这个草坪好麻烦,铺在那里挡路,有病啊?!

其实这个想法也是有道理的。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看,人们踩草坪,大部分时间是为了抄近路。正的、对称的、规则的草坪,满足的是规划人士的‌‌“上帝视角‌‌”审美。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我又不天天坐直升机欣赏,我管它美不美啊,先走了再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近路摆在那儿呢?很多时候,规划的人不知道人们平日里是怎么走路的。如果教学楼对面有个食堂,中间摆个草坪,那么一定会被踩得很惨。虽然规划师可能会说,你看这个草坪多棒多美,但从利用的角度来讲,他/她就是瞎,你特么没上过大学啊,下了课就要去吃饭对不对,你在中间修个人行道会死啊。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规划的时候对周边人群对于空间的利用没有预判。而人们踩草坪的行为,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修正,被踩得最多的路径,一定是利用最多的、人流最密集的,而这个路径应该一开始就被纳入考虑,而不是我来规划你来走。

所以现在一些建筑/规划的设计,也从反方向在思考。比如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校园,先铺了一大块草坪在那儿,让学生们先自行走一阵,然后观察哪些草被踩得比较凸,再在上面铺路。

从这个里面也可以看出各个方向的人流强度,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数据。

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芝加哥校园的一个新建筑,则把这个原则发挥到了更高一层次。设计师是荷兰人Rem Koolhaas,在设计这个处于校园核心地带的学生中心的时候,他分析了地面上的路径使用情况,然后把整个设计图画成了可供通行的样子。斜方向的是几条利用率非常高的通路,中间穿插各种功能性的空间,从使用的角度真的非常合理,再也不用绕着一个大楼跑到腿酸了。

有意思的是,这个建筑的顶上居然是芝加哥城铁,

当然,到了现在,不能踩的绿地已经不算是合格的绿地了,从不能踩到能踩,也是公共空间规划思路的改变吧。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耐踩踏的园艺草种的普及这个我不懂,还请园艺工程师们前来补充普及……)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