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学冰岛不如学美国

上周六世界杯D组赛事,上演了令人掉眼镜的一幕,第一次杀进决赛周、人口只有30多万的冰岛,迎战由“球王”美斯带领的传统劲旅阿根廷,没有被“血洗”之余还能战个平手,并且取得该国历史性的决赛周首个进球。对比起02年日韩世界杯中国三战全败、颗粒无收下被淘汰,这个人口跟油尖旺区相若的岛国的处子战成绩更令不少中国球迷汗颜,亦纷纷借机揶揄长久以来成绩欠佳的国足。而在香港,甚至在足球运动根本不流行、只有在世杯期间才凑凑热闹的台湾,网民亦纷纷提出疑问:“为何冰岛可以,香港/台湾不可以?”一时间,冰岛的足运奇迹成了两岸三地网民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当大家在质问“为何中港台不可以”时,似乎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政府发展体育,所求应该为何?

着眼“争光”本末倒置

没错,人是有虚荣心的,看到自家运动员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确是令人兴奋的事,对群体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这亦是中港台三地球迷对冰岛奇迹讨论的主要着眼点。港、台的身份认同近年一直受到中共打压,因此每当有港、台人士扬威海外时,两地网络乃至传媒都会充斥“香港劲揪”、“台湾之光”一类的讨论,以强调其身份认同的特殊性。而中共一直将体育成就与民族自豪感和党国政绩挂钩就更不在话下。因此,三地对体育的讨论很自然地就走上了如何“争光”这一话题上。当然,民间藉运动员的成绩沾点光实在无伤大雅,但假若要一个政府发展体育的着眼点只有奖项和荣誉,那无疑是本末倒置了。

政府大洒公帑培训某几个项目的运动员“争光”,除了能让人民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之外,生活上有什么实质得益吗?以“争光”为前提的体育发展,很多时候只是政客们花巧的政绩工程,在专制国家更只是用来麻痹人民的工具,苏联、中国的举国体制,便是以难以计算的代价,换来奥运会上的党国光环。因此,假若大家讨论冰岛奇迹的关注点只有“争光”,那其实是捉错用神。事实上,冰岛政府在足球投资上所费不菲,一个30多万人口的国家拥有十多个标准室内足球场(试想像油尖旺区如此),又在全国学校大事兴建装备融雪设施的户外足球场以培养青少年踢球,无疑就有点举国体制、全民大踢球的大跃进味道,分别只是冰岛是民主国家而已。这样的巨额投资目前取得了些许成功,但是否能长远持续,又是否能供港、台借镜,实在是一大疑问。

以鼓励全民运动为目标的体育政策,或许更值得我们参考;政府着眼的应是体育发展如何带动人民运动的风气,以改善其健康水平,降低医疗开支,令人民直接受益,而政府应该做的是着眼改善平民百姓皆可以用到的体育设施,并鼓励他们使用。当一地体育之风盛行时,人才辈出是迟早的事,而培养精英运动员此等花大钱之事,自有商业赞助等市场力量参与,政府不必大洒金钱。只要该项目有商业价值,市场自然会争相培养出更多人才,真正可以持久的体育强国,莫不以此为模式,既可令人民直接受益,亦可确保其发展不受政府财力所限。美国多个职业体育联赛盛行,我们又何时听闻过美国政府需要出手洒钱推动体育成绩呢?但美国在多项运动项目称霸世界,唯一不济的足球,只是美国人不爱踢而已。

当然,要发展精英体育,民间对以运动员作为职业的质疑亦需要改变。中港台华人社会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不少孩子上了中学便要放弃体艺技能,这一风气不变,不论是政府、市场做多少也无济于事。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