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的老人全世界最辛苦?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疲于谋生,不得不把孩子的抚养重任托付给自己的父母,而父母老来无事,便心甘情愿地承担下来,甚至乐此不疲。这种隔代教育如此风行,在北上广地区已占到半数以上,催生出一代又一代‌‌“幼啃族‌‌”。

1

中国的老人或许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老人了。

周日下午,达婶抱着外孙泡泡站在北京开往兰州的T75次列车边,不远处,硬座车厢门口拥挤着着长长的队伍。达叔早早地上了车,他要趁人还不多的时候提前安放好行李;车上空气不好,达婶只好抱着泡泡在站台上来回溜达。

他们要乘坐这趟两点半开动的列车去往石家庄。如果乘坐高铁,每张票的价格要高出85块钱。两年前,女儿和女婿在那里安了家;现在,为了照顾7个月大的外孙,他们离开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开始了在一个陌生城市的生活。

2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们因为工作繁忙、经济压力大和其他原因不得不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等责任托付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力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现象被称为隔代教育。

2013年初,一份与隔代教育相关的调查在北京公布,‌‌“北京地区有70%左右的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上海这一群体则有50%~60%,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调查还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而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

3

达叔和达婶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要起床,泡泡醒来后的哭声是他们的闹钟,从那一刻直到晚上泡泡入睡之前,他们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白天,子女上班后,两人要轮换着照看孩子,一个围着孩子转,另一个忙着买菜、做饭,操持家务。达婶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是在泡泡睡着后,去QQ游戏上打一会儿麻将,或者拿手机看女儿帮她下载好的电视剧。每周,她会出去买两三次菜,在石家庄生活了近一个月后,她终于找到了离家最近的早市。

在接受采访的家庭中,所有老人都对这种在陌生城市的生活感到不适应。从重庆到北京照看孙子的熊大爷指着楼道里一户户紧闭的门说:‌‌“这里太大了,到哪都不熟悉。在老家,出门会有邻居和我打招呼;在这里,家家都关着门,你不去喊别人,没有人会理你。‌‌”他向儿子抱怨,说自己像在坐牢。而子女们尽管买了车买了房,却仍然缺乏安全感。首都没有给他们家的感觉,时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从农村出来一步步拼搏到现在,他们也已经无法回到老家继续生活了。

瞿阿姨是个乐观的退休教师,老公还在老家上班,她一个人来北京帮儿子和儿媳妇带小孩。她对北京的印象是:空气质量差,老不下雨,房价太高,东西不好吃。

她说1岁~3岁是小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期,再辛苦,她也不愿意把孩子交给月嫂或者保姆。虽然累,但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充实愉快。唯一让她感到踌躇的是老家还有90岁的母亲,她想把小孙子带回老家去,这样老小都能照顾到,但儿媳坚决不同意孩子离开父母生活,她宁可请月嫂或辞职在家照顾孩子。

子女们为了每月5000元的高额房租和各式各样的生活开销而终日在外奔忙,瞿阿姨在陌生的城市里陪伴着小孙子成长。孩子睡着的时候,她会写写日记,只是孩子总是睡不了多一会儿就醒了,于是,她的日记写了很久也还是那么几行……

所以说,中国的老人或许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老人,你赞同吗?

一位带娃老人最普通的一天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疲于谋生,不得不把孩子的抚养重任托付给自己的父母,而父母老来无事,便心甘情愿地承担下来,甚至乐此不疲。这种隔代教育如此风行,在北上广地区已占到半数以上,催生出一代又一代‌‌“幼啃族‌‌”。中国的老人或许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老人了。

天,让我们一起走入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

7个月前,达婶喜得外孙泡泡,从此将自己生活的重心全部转移到泡泡身上。孩子带来的天伦之乐,是许多老人在晚年唯一的精神寄托。孩子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达婶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要起床,泡泡醒来后的哭声是她的闹钟,从那一刻直到晚上泡泡入睡之前,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为了给泡泡买到新鲜水果,达婶要赶早市。

从早市回来,达婶给泡泡洗干净小手。

为了给小外孙补充维生素,达婶每天都会把苹果、猕猴桃、草莓、西红柿等新鲜果蔬打成果泥喂泡泡吃。他们根据自己的育儿经验来带孩子,女儿则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了解更科学的育儿知识,当经验和科学发生冲突时,达叔和达婶大部分情况下会听取女儿的意见。

女儿趁泡泡睡着的时候给他剪指甲,达婶抱着小外孙忍不住打起哈欠。

每天早上10点左右,泡泡还要再睡一觉,这个时候达叔开始忙着准备午饭,达婶一边看着小外孙,一边在网上玩会小游戏,这是她每天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

女儿和女婿在石家庄定居,为了外孙,达叔和达婶不得不离开住了大半辈子的北京,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周日下午,达婶抱着泡泡站在北京开往石家庄的T75次列车边准备上车。不远处,硬座车厢门口拥挤着长长的队伍。

在石家庄的家中,祖孙俩保持和北京一样的作息规律。每天上午和下午,达婶两次带泡泡下楼溜达。达婶喜欢和小区里其他的妈妈们交流育儿经验。

每天上午十点,泡泡要再睡一觉。这天他还没有完全睡醒,抱着姥姥的胳膊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达婶不忍心挪动。

过了中午下班时间,达叔已经准备好饭菜,但女儿女婿又因为工作忙没能按时回家。达婶站在窗边念叨:‌‌“估计今天又开会呢。‌‌”

午饭后,女儿和女婿又赶回单位上班去了,达叔和达婶守护着睡着的泡泡。

晚饭后,达婶带着泡泡在卧室的地上玩耍。孙辈带给老人的快乐无可替代,甚至会超过老人在年轻时自己生育子女的感受。

达婶给泡泡洗完澡,把他从盆里提起来控控身上的水。时间已经过了晚上8点,这个时候,达婶才算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女儿去哄泡泡睡觉了,达婶则坐在沙发上缝购物袋。女儿和女婿买的房子还没有盖好,他们一家暂时租房住。由于房子小,达婶和达叔目前还只能睡在客厅的沙发床上。

一老一小形影不离,这样的画面在中国家庭中越来越普遍。不少人诟病隔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却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建议。年轻父母们背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自身难保‌‌”,如何承担起下一代的养育责任?注:图片来自《活着》专题。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老人带娃陋习多,甚至还因为一些习惯方面的问题弄的家庭矛盾重重,我们在埋怨吐槽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他们的不容易呢?本是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年纪,却不得不牺牲自己全部的时间一心帮我们带孩子。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