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宁海号平海号轻型巡洋舰的一生(3/6)

平海号建造和下水时期的照片

由于中国方面的要求,这艘军舰除了继承夕张号的航程短,居住性差和有可能翻船以外,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它采用的是落后的复式动力系统,四部油炭混烧式锅炉,三部往复式主机三轴推进。

简单来说,就是它同时用煤和重油。

那时候主要的军舰都采用了重油作为燃料,这样不但航速快很多,而且航程更长,无须装载体积巨大的煤炭,也无需大量的水手负责加煤,省出了大量的空间和人力可以使用。夕张号是完全使用重油锅炉,但平海号不是。

宁海号只能平时使用煤,作战时候使用重油,显然是不伦不类的。

不过,这也不是日本人阴中国人,而是中国方面自己的要求。

因为海军军舰需要的油料数量巨大,中国又不能产油,所有石油需要进口,只能采用这种混合模式。超级战列舰大和号因为缺油,只带着单程的油料到冲绳做自杀式攻击,一出港就不可能回去,因为没有油料。

宁海号不能和大和号一样寻死,所以它平时用煤以省点钱,又不至于战时因为油料缺乏导致军舰不能使用,大不了直接用煤就是了,毕竟中国是不缺煤的。

对于这艘军舰,中国上上下下都是很重视的。谈判期间,因为涉及付款方式和国际贸易问题无法解决,由财政部部长宋子文亲自出面协调,解决了问题。

军舰建造细节的谈判于1929年大体结束,但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海军的计划全部暂时搁置。这时蒋介石亲自出面,督促宁海号的建造计划,双方于1930年12月正式签订合同,保证了建造的顺利进行。

海军部对于这艘军舰也极端重视,由于之前没有和播磨船厂合作过,对它的生产水平不了解。陈绍宽派海军部军械处长李世甲少将带着一个几十人的团队赶到日本,负责监督建造。

日本人有个特点值得学习,就是他很认真。播磨船厂因为是二流造船企业,之前只造过一些炮舰,水雷舰,甚至帆船之类,没有制造大型军舰的经验。但播磨船厂预先向日本海军部提交申请,去其他船厂,尤其是佐世保海军工厂学习了制造经验和武器安装的细节,详细的研究了夕张号的每个细节,大体完美的完成了建造工作。

军舰于1931年10月完成建造,但之前日本发动了918事变,所以中日双方严重对立。中国方面参加下水仪式的仅有负责监督建造的军械处长李世甲,驻日本大使蒋作宾,驻神户总领事周钰等二十几个中国人。

相反日本方面很热情,光是参加仪式的名人就有500多人,连同相生市观礼的市民高达3000多人。要知道,相生市是兵库县内一个很小的城市,到今天只有3万多人,当年也不过1万人而已。也就是说,几乎整个城市的市民都跑来看了。

驻日本大使蒋作宾亲自举行了下水仪式。

下水后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测试工作,连深水炸弹都测试了,结论是宁海号性能非常优秀。

1932年8月宁海号驶回上海的时候,大量上海民众赶赴码头观看这艘军舰。由于围观人数过多,还出现一名日本水手被挤掉入黄浦江的意外。这种明星效应,还仅仅是是开始。

随后只要宁海号所到之处,总是有很多群众围观。比如1933年6月在武汉停靠期间,2天就有3000多群众登舰参观。11月在镇江停靠期间,也接待了群众上万人,有的一天就有3400多人登舰,人多到把镇江码头的木栅门都挤坏了。次年去青岛期间,宁海号的舰载水上飞机从青岛飞了几圈,就引起了市民极大兴趣,当日就有上千人登舰。

为什么如此热情?因为这艘军舰是民国以来中国最大的军舰,也是最先进的。

宁海号长106.7米,宽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吨,全舰编制为361人,在中国是首屈一指了。

而在上海码头欢迎宁海号的人群中,有海军部长陈绍宽本人,他特地从南京坐火车赶到上海。在高宪申的陪同下,陈绍宽登上宁海号。

已有30多年海军经验的高宪申,被任命为宁海号的舰长。这个福建长乐人早在1926年7月13日就出任永绩炮舰舰长。1927年,他率永绩舰易帜,参加国民革命军,成为中央海军的名将之一。

宁海号并不是单纯的购买这么简单,它为随后平海号的自产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

早在宁海号建造的时候,除了李世甲少将去日本监督建造以外,他还带去了一个海军军官和江南造船厂技术专家在内的50多人的代表团。在宁海号建造的20个月期间,这个代表团学习了大量军舰建造,使用,维护,操作,甚至海军指挥的知识。这是平时没有的绝好机会。

宁海号还没有下水之前,陈绍宽他们经过考察,认为宁海号的性能很不错,随即开始建造计划中的第二艘军舰,也就是平海号。

根据中日的协议,日本方面提供零件和设计图,并且提供部分技术人员来中国的江南造船厂指导,由中国方面制造出来。由于之前已经学习了20个月,所以江南造船厂对于建造平海号还是很有把握的。

造价预算还是450多万元,日本人能赚不少。

该舰1931年6月开始建造,海军部长陈绍宽亲自出席该舰的开工典礼,敲下了第一颗铆钉,预计2年时间建造完毕。此时的江南造船厂已经有大量制造中小型军舰的经验,5月他们刚刚完成民生号浅水炮舰的建造工作。

没想到,3个月后918事变爆发,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情绪高涨,所以播磨船厂对于是否继续把军舰卖给中国有着很大的犹豫。

好在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财阀为了赚钱也是不择手段,连三八式步枪都大量走私到中国,最终日本人还是提供了全部的船体零件。

不过,平海号的建造终究受到了中日两国实际处于战争状态的影响。由于日本方面的拖延,原本应该1933年10月下水的平海号,一直拖到1935年9月才下水,迟了整整2年时间。

实际上,直到1936年6月18日,平海号才到日本装配仪器和武器,这才形成战斗力。

1935年9月平海号下水时,场面更为宏大。

由于是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大型巡洋舰,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亲自主持下水仪式,参加仪式的社会各界人士有1000多人。陈季良对这艘平海号也是爱不释手,作为第一舰队司令,这将是他的旗舰。陈季良登上平海号仔细视察,发现军舰制造的非常好,甚至连甲板和船舱的木头,都用从缅甸进口的高等柚木。军官的餐具甚至厕所都是从德国进口的瓷器,水兵的水杯和水壶则是捷克货。

此时已经是宁海号建造的5年后,各国空军又有很大发展,平海号的防空能力明显偏弱,必须增加。

于是,中国方面又提出希望日本方面在6门76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增加57毫米高射炮4门,高速机枪4挺的订单。

不过,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此时国军已经开始大量扩军准备和日军作战,中日两国非常敌对。

日本军方下令停止所有对华武器出口,能够把原来的武器给你装上已经算是给面子,追加的武器订单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实际上,平海号的武器并不如宁海号。以防空火炮为例,平海号只有3门76毫米高炮,比宁海号少了3门,高射机枪也减少到4挺。

中国方面无奈,从德国和瑞典定制了相应的高炮和高射机枪。但高炮最终没有能够安装上去(一说安装成功但无法有效使用),只得将高射机枪增加到8挺。

另外,原本同时配属的舰载机,日本方面也拒绝提供。而中国方面认为宁海号的舰载机也就是训练而已,没有实战意义,平海号根本无需再配备,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日本方面的要求,并减少一笔费用支出。

同时中国人也将基本使用不到的深水炸弹等设备,全部取消。显然日本人不需要使用潜艇对付中国海军,水面舰队已经绰绰有余。

所以平海号是没有舰载飞机的,原本机库位置改为无线电通讯室,还另外放置了2艘救援汽艇。

宁海平海性能基本一致,除了防空弱一些以外,其他区别不大。

宁海号和平海号其实是在长江上对付日本扬子江舰队

平海号1937年编入第1舰队,首任舰长为原宁海舰长高宪申。

而宁海号舰长则由海筹号舰长陈宏泰接替。

陈宏泰也有30年的海军从军经历。这个福建闽侯人于1924年担任海容号巡洋舰副舰长,有10年以上的巡洋舰指挥经验,是当时中国海军的名将之一。

总体来说,这两艘军舰的性能在中国属于顶尖,但在世界上来说真的是非常平庸。

与其说它们是轻型巡洋舰,不如说是大型驱逐舰。日本同时代的吹雪级驱逐舰的排水量也有2000吨,略小一点而已。

比较性能,宁海号平海号也只有主炮口径和数量比吹雪级驱逐舰略胜一筹,其他性能还不如吹雪级。

如此小的排水量,却有140毫米炮多门,又有大量高炮,鱼雷发射器,深水炸弹,水雷等等,显然是过了。因为排水量小,装甲薄弱,如此强大的火力其实意义也不大。军舰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必须平均才行。二战前期的经验告诉我们,防御力薄弱的军舰,有再强大的攻击力也没有太大意义。

后来所谓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被俾斯麦号在10分钟内打爆,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显然,宁海号和平海号其实仍然侧重训练为主,主要用于培养海军人才,同时也完全是在长江使用,其实就是作为长江的护航炮舰了。

因为炮舰无需较远的航程,也不需要抵抗可怕的风浪,所以只需要突出火力和防御即可,其中火力尤其重要,因为很多时候要用于地面炮火支援。

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宁海号和平海号确实有一定作用。因为日本著名的扬子江舰队的大部分浅水炮舰只拥有2到3门120毫米高炮,装甲也比较薄弱,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以日本于1939年建造的最新式的炮舰桥立号来说,他的排水量不过1000吨,主炮为3门120毫米高平两用火炮,比宁海号平海号差了一大截。

桥立号装甲最厚的弹药仓不过25毫米钢板,燃油舱为20毫米,其他均为10毫米左右,甚至几毫米,仅能对付大口径机枪,显然也比宁海号平海号弱了很多。

而且桥立号还是1940年6月才服役的,之前的炮舰性能还大大不如桥立号。有意思的是,桥立号的造价为350万日元,仅仅比宁海号便宜100万日元而已。

就这一点来说,只要宁海号平海号两舰存在,扬子江舰队大部分军舰就难以对抗中国长江舰队。

只是,事无绝对。日本扬子江舰队绝大部分浅水炮舰虽然不怎么样,毕竟还有排水量1万吨的重型巡洋舰出云号,以及轻型巡洋舰天龙号,龙田号,甚至宁海号的原型夕张号等等可以协同作战。

这些军舰的性能都不亚于宁海号平海号,尤其出云号4门203毫米巨炮,14门152毫米大炮,攻击力远远高出一筹,它的装甲厚度为舷侧175毫米,舰桥381毫米,也不是轻型巡洋舰可以相比的。

所以,如果日军有心,尤其是两军在海上交战,宁海号和平海号终究不是对手。

只是这些日本军舰的吃水相对比较深,出云号高达7米多,在长江中航行有一定的危险。尤其是长江中上游,一到枯水期就算鱼雷艇通过都有危险,扬子江舰队在长江上触礁搁浅不计其数。最惨的是二见号炮舰1933年6月在三峡浅滩搁浅,直到7月水位升高才勉强开走。如果此时是两军作战,国军调动一个连陆军就把这艘军舰干掉了。

所以非到万不得已,日军不会让重型舰只进入长江。

只要宁海号平海号坚持在长江作战,它们是无需惧怕扬子江舰队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