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34:相持阶段第一场大胜,随枣会战-上(1/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三十四(新抗战系列之五十五)

武汉会战末期,武汉地区强大的国军第一,第五,第九战区都进行了有计划的战略退却,所以没有一支部队遭受毁灭性打击。武汉会战结束以后,冈村宁次在武汉的日军第11军(实际是第11集团军)四面受敌,北面是卫立煌的第一战区,西面是李宗仁的第五战区,东面是薛岳的第九战区。

这三个战区的国军都拥有重兵,属于重兵集团。

其中以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的威胁最大,他们同日军武汉,九江基地近在咫尺,更威逼长江航运。

所以武汉会战结束以后,冈村宁次就制定了务必击溃国军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的作战计划。对于第九战区,冈村宁次精心准备了所谓的闪电战,以坦克为前锋,以强大炮兵和航空兵为掩护,最终占领了南昌,不过第九战区的主力因为主动放弃南昌退却,并没有遭受打击,所以第九战区的威胁仍然存在。

占领南昌以后,冈村宁次立即回头,准备一举击溃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彻底消灭11军在武汉地区的威胁。于是,规模宏大的随枣会战也就爆发了。

重要且残破的第五战区

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是悬在冈村宁次第11军头上的两把大刀,其中以第五战区威胁最大。

第五战区范围包括皖西、豫南和鄂北,东与第三战区毗连,北与第一战区相邻,西扼川陕,南临长江,与第九战区相望。其位置居各战区中央,控制着长江上游入川门户;战区内东有大别山,西有荆山,北有桐柏山,中有大洪山,并有汉水(襄河)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其间,进可威胁武汉,退可与日军周旋。

第五战区所辖部队也不少,有第11集团军、第21集团军、第22集团军、第29集团军、第33集团军、江防军等6个集团军,还有13个军、3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和2个游击纵队。理论上如果满员的话,第五战区应该有30万的兵力。

第五战区在武汉会战中颇有战功,他在长江以北的防御可圈可点,依靠复杂的地形,造成日军相当惨重的伤亡。以号称日军战斗力第一强大的第六师团为例,在和第五战区的鏖战中,伤亡极大,被迫每作战一周休整一个月。而试图绕路从北面合围武汉地区的日军,则被李宗仁的宋希濂部,张自忠部,孙连仲部等强悍部队死死拦阻,直到武汉会战结束,也没有能够包抄成功,全部被阻挡在大别山一线。

武汉会战结束以后,第五战区除留下廖磊集团军,徐源泉兵团在大别山以游击战骚扰日军以外,余部有计划的后撤到湖北省西北部,河南省南部等地区。

经过武汉会战的3个多月血战,第五战区作为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伤亡也很大。

当时李宗仁统计,随枣会战开始之前,超过二分之一的战区部队仅有一半兵员和装备,队伍残缺不全。本来满员应该有30万的第五战区,此时兵力仅有十多万人,需要长时间休整才可以作战。

遗憾的是,日军并没有给李宗仁这个机会。

第五战区的部队和薛岳第九战区不同,薛岳第九战区的作战骨干力量为中央军,包括大名鼎鼎的抗日铁军74军还有罗卓英的第19集团军。

而第五战区则是著名的杂牌军战区,战区里面有着五花八门各派系部队。

其中战斗力比较强的为李品仙的桂军,这是李宗仁的嫡系部队;还有能打硬仗的张自忠西北军;另外还有战斗力较弱的川军王缵绪集团军和孙震集团军;至于江防军郭忏部是中央军,战斗力较川军为强,但兵力不足,而且不能随意抽调。

原属第五战区的中央军胡宗南集团军和西北军孙连仲集团军两支劲旅,都因为其他战区的需要,先后调走,第五战区的实力在武汉会战后,有相当的减弱。

第五战区现有这么多部队里面,没有一支部队的装备是比较好的,也没有一支部队有重武器,都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轻武器。

张自忠西北军里面一个师用四五种步枪,包括苏制莫辛纳干,日本三八式,国产老套筒,国产中正式,捷克式毛瑟步枪,德国式毛瑟步枪,光是弹药就有好几种,连刺刀都是七八种。

三八式的三零长刺刀是倭刀式样,长度半米以上;莫辛纳干是苏制的四棱刺刀,只能刺不能砍;国产老套筒是仿制三零式的刺刀;中正式则是仿造欧洲式样的长刺刀;捷克式毛瑟和德国毛瑟都是原版欧洲刺刀,长剑式样。

换句话说,这么多刺刀,如果坏了一把就少一把,因为刺刀不能通用,也没法补充。

连刺刀都如此,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第五战区相比第九战区,在部队上来说,是明显差了一截的。

武汉会战结束以后,第五战区开始长时期的补充和休整。同第九战区一样,由于国民政府军工能力低下,运输能力也弱,最终仅仅补充了一批新兵而已,武器弹药只有部分补充。

更惨的是,原本第五战区就缺少重武器,经过武汉会战的激战,以及武汉会战后期的大撤退,原有少量重武器也损失殆尽,导致重装备上极弱。

整个战区的部队,几乎都是轻装步兵,主动进攻基本是不行的,防御的时候,也有很大困难。

武汉会战之前,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如桂军,西北军主力部队,步兵子弹大约达到50,60发,虽然远远不如日军每人120到200发,在国军里面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这还要感谢苏联卖给我们的20个师装备。

苏联在武汉会战之前开始将这20个精装师装备交给中国(精装师装备相当于正式师的三分之二),经过武汉会战的消耗,20个师剩余的5,6个师的装备也在稍后交给中国。

由于第五战区战略上的重要性,一部分苏制装备优先补充了第五战区。

只是这1,2个师的苏制装备对于第五战区这6个集团军来说,真的算是杯水车薪,可怜巴巴的。

但也只是相对而已,现在由于弹药总数少,补充困难,如川军之流,往往只有20发甚至10几发。

即使这样的弹药供应,也已经是国军兵工系统发挥最大努力的结果。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兵工厂在日军封锁,轰炸,袭击下,累计生产子弹约11亿发,平均每年1.375亿发。

而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军消耗子弹总数为17亿发,平均每年2.125亿发。

这样国军平均每年存在一个高达7500万发的子弹缺口。

武汉会战期间国军伤亡几十万人,武器装备也损失很大,当时光靠正在搬迁的国军兵工厂是无法弥补的,只能硬着头皮向老外购买。

当时中国已经穷到极点,能用的外汇储备早已经用光,只得通过卖物资来换军火。

在抗战最初的1937、1938、1939三年内,国民政府向德军购买了1.6亿发子弹。希特勒为了得到中国的钨矿砂等世界稀缺资源,通过第三国公司将订单全部交货。

为此日本对德国又是恐吓,又是威逼,用尽一切手段,最终德国宣布和中国彻底停止军火交易。

德国这边没戏了,国府无奈,再去转求英美法三个列强,结果英法两个家伙都装死,只有美国人出头。

美国人在1937年底利用军火公司,偷偷的卖给中国1200万发子弹,但这点弹药,远远赶不上战场的巨大消耗。

当时国民政府已经饥不择食,他们用了一切手段购买弹药,甚至通过行贿和走私,从欧洲军火贸易国捷克,比利时,瑞典,甚至还有匈牙利,一共进口子弹约2亿发。

其中从号称中立国的瑞典进口最多,大约1.1亿发,一般认为这是德国人在背后帮助中国,只是自己不出面而已。

子弹缺口尚且如此之大,其他武器就更别说了。

以步兵作战最基本的步枪为例,整个抗战八年期间国军步枪损失80万支,补充是100万支,似乎还多出20万支,很不错啊。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结论。因为抗战初期国军是170万人,中期后期已经高达400多万之众,换句话说,新增加的这200万到300万部队只能用20万支步枪,缺口之大触目惊心。

一支连步枪都装备不足的部队,如何能够有效作战呢?

自然大家都知道,中国没有生产军舰,飞机,重炮和坦克的能力,这些都是0。

相比起来,空军方面,日军在二战中光是主力作战飞机就生产了7万多架。

海军方面,1941年到1945年日本更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

陆军方面,1941年到1945年,日军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到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另外还有5000多辆坦克。

一正一反,中日一对比,相当的可怕。

如此巨大的差距,中国最后能够打赢,本身就是奇迹了。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为武器弹药不足抱怨不已,但国家现状如此,他又能如何呢?

正是由于兵力不足,装备低劣,加上日军在南昌会战之前,蒋介石命令第五战区发动4月攻势,要主动攻击汉水一线。

感觉力不从心的李宗仁直接向蒋介石求援,蒋左思右想,将自己的绝对精锐部队,目前在薛岳麾下的汤恩伯第31集团军交给了李宗仁。

汤恩伯第31集团军是当时装备最好,兵力最充足,作战经验最丰富的中央军部队。

31集团军在1938年6月8日奉令组建,下辖张轸的第13军、张刚的第98军、关麟徵的第52军及李仙洲的第92军。

可以看到,这4个军没有一个是弱旅。

当然,31集团军的主干是第13军。对于第13军无需多言,它是抗战中战果最辉煌的部队,也是汤恩伯起家的部队。

第13军在抗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在南口以绝对劣势重创日军,歼灭日军5000、6000人,并且死守20多日,导致日军在华北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南口激战中,13军利用山地地形死守阵地,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第89师罗芳的第529团几乎全部殉国,第4师第12旅副旅长张本禹也在战斗中殉国。伤亡如此之大,却没有一兵一卒后撤。

由于13军表现出色,在1938年1月18日被扩编为20军团,下辖第13军、第98军和第85军。

另外两个军中,52军和他们的军长关麟征也是赫赫有名。他们早在1933年长城会战时候就和日军血战数月,关自己亲自前往一线指挥,结果身负重伤,被同僚们称为猛张飞。

98军稍差一些,他在1933年由湖北警备旅同湖北的中央军何成浚第3军团合并而成,之前战斗经验不多,但抗战以后也参加了多次血战。军长张刚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在孙中山麾下作战了20年之久,也是一员悍将。

20军团随后紧急赶往山东,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一般认为,汤恩伯的20军团是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决定力量,正是他从侧翼包抄和正面猛攻,导致日军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全线崩溃。

台儿庄战役结束以后,日军通过实战的经验,将汤恩伯的这个军团称作:精锐的中核兵团。

此战结束以后,第20军团再次扩编为第31集团军,参加了武汉会战。

主要是增加了李仙洲的第92军。

李仙洲这个将军也有传奇经历,他在太原会战时候亲赴第一线指挥,被狙击的三八式步枪子弹击穿肺部,当场昏死过去。

后来抢救他的医生说,这颗子弹就擦着心脏边缘飞出去,当时李仙洲正在呼气,所以心脏和肺收缩,子弹就穿了过去。如果当时李仙洲是吸气,心脏就必然中弹,人也就必死无疑了。

医生说,李仙洲的命就在呼吸之间。

由于31集团军战斗力强悍,装备精良,成为武汉会战的救火队,辗转增援于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之间,歼敌颇多。

此次为了发动4月攻势,在汤恩伯31集团军进入第五战区以后,日军较为突前的部队得知中央军精锐兵团到来,纷纷后撤,全线退却。

进入第五战区的汤恩伯第31集团军,编制暂时缩减,仅剩2个军编制,下辖13军和85军。

但13军下辖3个师又2个独立旅,85军下辖3个师又2个游击部队。总兵力为6个师又2个旅又2个游击部队,兵员高达6,7万之众。

31集团军装备也是比较好的,部队中有一定数量的轻重机枪,迫击炮,37毫米反坦克炮,还有20毫米苏罗通等小口径火炮,师一级还装备少量山炮野炮。

尤其31集团军的大部分军官士兵基本都是身经百战的,颇有战斗经验,也能打硬仗,非常不容易对付。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