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答《纽约时报》问

以种种声调,预设出舆论体制内的周旋空间,是该放下幻想,接受真相了。

记得在一年前,在关于如何解读中国梦的文宣策略时,曾有师长提醒,大意是:习近平的媒体方针还不甚清晰,他与中宣部之间的关系尚需确认,总之是在下结论之前,还得等等看。从习回答纽约时报的问题看,这个时间点已经到来,现在是可以下判断了。

纽约时报的提问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在美国放宽对中国人签证后,中国政府是否也会宽待纽约时报记者的工作签证?习近平用了一个比喻、一个俗语以及一番外交套话给予了否定回答。纽约时报写了篇劝喻风格的社论,说他“应该具备应对真实的审视和批判的能力”。

暂且不管那个比喻和“解铃还须系铃人”的俗语,习氏的外交套话中依旧是媒体要在法律框架内运行,要遵守中国法律云云。这番话常见于外交部发言人抵挡外媒追问的时候,属于政治正确、没有实质含义的敷衍话,既保险又保守,很能反映他的媒体观。

从中国梦的文宣开始,中间经历了南周事件、反宪政讨论、周小平现象等意识形态的话语争论,当然也包括维权律师被捕、四中全会期待以及依法治国梦等等所形成的舆论交锋。当时出现一个有意思的逻辑是,最高层不知情,是被文宣部门“绑架”的。

很长时间以来,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网信办与习之间,都被改良派与泛自由派认为切割出“不信前者”与“寄望后者”的界限。他们很不愿意承认,三者对舆论治理的思路是一体的。针对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很有一些争论,但无改泛自由派的“明君”盼望。

北京文艺座谈会之后,最高领导人与意识形态部门的关系若何,习本人的媒体观和舆论观是什么,一下子清晰起来。将其切割出去,以确保他在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中成为“不粘锅”与“白手套”,被事实击碎。对泛自由派而言,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将媒体管理置于所谓法治的框架下解释,自然会获得冠冕堂皇的理由,可这些仅仅是没有现实感、或者说取消现实问题的一套陈词滥调。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被期待了大半年,体制内外改良派拥抱这次会议以重新定位改革话语,可其矫饰的一面相当刺目。

至此而言,最高领导人的本相与幻象已然重叠到一起,露出他真实的媒体思路——对国人而言,这些原来是很熟悉的,并无意外。这也表明,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在媒体乃至于舆论圈发生的一系列所谓“倒退”现象,其来有自,不存在所谓的“分裂”,其实始终如一。

习近平在回答外媒提问时的媒体素养,肯定也是对内媒管理的最高等级的思路。对泛自由派、改良派、以及各种“伺机活动派”来说,接受这样的真相是残酷的。如果继续选择无视,继续用自我蒙骗面对实际,声名一再狼借已是必然,智商也会被取笑。

来自党魁的回答,反映到政治心态上,最终对大陆媒体评论的话语转变将起到一个分水岭的作用。体制内外改良派重镇《炎黄春秋》杂志,近期遭受压力更换负责人,也更早地佐证这个问题。以种种声调,预设出舆论体制内的周旋空间,是该放下幻想,接受真相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