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搜寻马航客机MH370凸显中国的技术差距

(博谈网记者赵亮编译报道)据《洛杉矶时报》4月17日报道,2012年6月,中国为一个重大科研成就而陶醉:全国第一个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在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潜入了超过4.3英里深。国营媒体说,这一壮举让中国成为如美国、法国和日本那样的深潜发达国家。

“蛟龙”配备有声纳设备和两个机械臂,可以举起多达220磅重。搜寻马航失踪的MH370航班或许正是验证蛟龙的时候。现在,调查人员们相信MH370就歇息在印度洋水下2.8英里深的地方。在这架共载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客机上,有153名是中国公民。

不过,虽然中国满怀热情地展开了自己的搜索行动——集中在用卫星来搜索碎片,派出船舶和飞机,但这些努力也尴尬地显示出中国的高科技愿望与其实际局限性之间的差距。

中国没有派出“蛟龙”,在澳大利亚的搜索队也没有要求用“蛟龙”,让美国制造的机器人潜水器“蓝鳍-21”起主导作用。

“我们感到沮丧,我们有这个伟大的海底行进器,却不能在这一重要使命中被派上用场”,帮助设计蛟龙的崔伟成(音)说。他乘坐蛟龙执行过几次任务。

话又说回来,崔承认,中国的官员们可能是担心如何将蛟龙送到搜索区域。它的母船“向阳红9号”建于1978年,已有发动机问题,不能可靠工作。

“它上一次的任务是在2013年6月到9月,母船抛锚了很多次”,崔说。“需要很多的维修……我想这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可能会犹豫派出蛟龙的原因。”

搜寻这架波音777飞机已进入了40天,调查人员们称,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设备和船只提供的线索被发现最有可能帮助找到MH370。同时,其他国家的官员们对中国抢着发布其技术性发现,后被证明是错误的线索感到不耐烦。

“我们不能否认美国在这方面有更先进的技术”,在北京的一名退休军官徐光宇(音)说。“美国的卫星系统要好得多,因为它们具备分析非常复杂数据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向美国学习的。”

上周,国营的《中国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相当坦率的文章,标题为“搜寻任务中暴露出技术差距;专家称需更多地发展国家的先进海事装备”。

几天前,中国抢了头条新闻,国营中央电视台CCTV宣布:中国的“海巡01船”侦听到疑似MH370黑匣子的脉冲信号。这是第一份有关黑匣子脉冲信号的报告。

但当照片显示中国的海测人员使用的是由美国制造、商业出售的16000美元手持设备,在船的一侧伸入水中探测时,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同时,一艘澳大利亚海军舰艇拖曳着一个由美国军方借出的深水信号定位器在运作。

直到这周才有关于据称是黑匣子信号的进一步消息。来自柏斯一直在协调搜索工作的澳大利亚退休空军元帅Angus Houston说,“已经分析了”中国的数据,“它的可靠度被打了折扣”。他说,调查人员依靠的是另外四个由美国水下定位器探测到的结果。

虽然Houston在尽量减少中国暴露出的尴尬,但其他国家的政府直接了当地告诫北京。

马来西亚代理运输部长Hishammuddin Hussein斥责北京贴出南中国海上的碎片卫星图片是浪费时间。他说,公布的这些照片是被“错误”发布的。

中国应该熟悉这样的“非传统安全”任务。在过去十年里,在与外国军队及政府的演习中,中国军方已有过类似的操练,前美国陆军武官、《当今中国军队》的作者Dennis Blasko说。“这给了他们一次将这种训练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机会。”

但本次搜寻暴露出了对北京缺乏信任,不仅在于它的信息,也在于其意图。

例如,印度上个月拒绝北京派出四艘战舰加入安达曼群岛周围搜索的请求。一名广泛书写有关中印海上对抗的印度学者C.Raja Mohan表示,“中国在印度水域周围嗅探了很长一段时间。德里自然会对其请求产生怀疑。”

在中国,马航搜索受到媒体的全面关注,公众迫切地希望看到中国做出了突破性贡献。周一当被问及此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中国“正全速在搜寻”。

上周人们纷纷揣测中国可能会派出蛟龙,当局在其发布搜索消息的新浪微博帐号上发表声明,为没有更新信息表示道歉,并解释说团队缺乏人手来分享新的资讯。

网民们对此消息表示失望并发出嘲笑。一名评论者说,“说实话,我们真的不关心你是否在微博上发布帖子”,“我们关心的是你能否在澳大利亚的西南海面上出现”。

另一个说,“我们需要的是一条能潜入大海的龙,而不是只会虚张声势的虫。”

原文:Malaysia airliner search points up China's technology gap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