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没有公平的工厂”

公平对待劳工在中国怎么就那么难?

德国媒体注意到,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摆脱世界工厂形象,迈入科研创新型经济的领头羊。但由于缺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新苏黎世报》本周五(2月21日)在经济版发表了题为“用创新替代抄袭”的文章,关注中国电信企业华为。其中指出,虽然华为麻烦缠身,但它仍然是新一代中国企业的代表。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指出:“谁要是还认为中国企业是在人多狭窄的小铁皮屋里搞‘研究’,到当地看一看就知道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中国电信产品制造商华为不惜投入巨资,在上海修建了一座移动通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10年开始启用的这座占地27万7千平米的园区外边是一座巨大的玻璃幕墙,华为想通过这样的建筑设计来彰显企业的开放程度。”

“世界工厂”转变发展模式

随后作者描写了参观华为研发中心的见闻:“在这里工作的人不用担心没有活动身体的机会,整个建筑有1.2公里长。不同的人会告诉你这是世界,或者亚洲,或者中国最长的建筑。在这个宏伟建筑的背后,像华为这样的通讯设备制造商是新一代中国现代化经济的代表。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成功模式是凭借大量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完成其他成熟经济体不愿意以这种代价去完成的工作:中国创造了一大批廉价的就业岗位,而其他富有经济体则能够从中受益……”

文章随后分析称:“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也能发现华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逐渐向科研密集型经济转变的一个典范。华为上海研发中心的墙上四处写着‘坚持信息保密,别让你的辛勤劳动成果被盗。’等警告员工的语句,让他们提防其他企业的间谍行为。在所有的研发实验室中,摄像头监视着员工和到访者的一举一动。也就是说,中国也慢慢开始转变思路,提倡保护知识产权。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不能把自己的研发成果拱手让给竞争者。”

“公平手机”公平在何处?

德国最新一期的青年杂志《霓虹》(NEON)从另一个角度关注现代通讯设备企业的革新。该杂志采访了一家荷兰手机制造商的创始人范阿贝尔(BasvanAbel)。他参考欧洲日用品领域“公平交易”(Fairtrade)的概念,推出了全球首款“公平交易”型智能手机。

这篇题为“每家大公司都像精神变态者”(Jede große Firma handelt wie ein Psychopath)的文章在引言中写到:“一家荷兰公司向市场推出了一款与其他各大手机制造商相比,在更加公平的条件下生产的智能手机。但其创始人告诉我们,做到这点并不简单。”

“公平交易”概念下的产品包括咖啡或有机香蕉。这在欧洲的市场上并不少见。但为什么生产一部“公平交易”概念的手机需要很长时间呢?这位荷兰人告诉采访者:“首先,智能手机的供应链比咖啡豆和香蕉更长。制造一部智能手机通常需要几十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下面又有许多供应商。所以,这比我们说:‘嗨,我们现在不再使用化肥了,并且给农民公平的报酬’更加复杂。”

“中国没有公平的工厂”

但他的工厂比生产苹果手机的富士康要更“公平”在哪里呢?创始人范阿贝尔在采访中表示:“首先没有什么区别。在中国,没有公平的工厂。如果有,那所有的大公司都会蜂拥而至,因为这能提高企业形象。尽管如此,我们能够证明,向工人提供理想的工作环境是可能的。我们找到了一家名为A’Hong的中国公司,对我们比较少的25000部手机产量也感兴趣。他们明白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也明白公平手机是什么概念。”

但这意味着什么呢?公司创始人介绍说:“我们给予员工更好的工资待遇。一部分来自我们,一部分来自A’Hong公司。更高的工资能够减少员工不顾一切加班的压力。而这正是许多欧洲人不理解的事情。如果一家工厂减少看上去不人道的工作时间,许多工人就会离开。因为他们只用通过加班才能赚到足够多的钱。而我们的订单量又太少,无法单独支撑像A’Hong这类企业的运营。所以说,我们做的事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可以在向工人支付高额工资的同时,保证产品最终价格能够被市场接受。”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