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慈禧的遗言

据说慈禧太后临终的最后一句话是:“以后勿再使妇人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有趣吧,这句话如果换一个人来说,谁都不奇怪,而出自一个当政近半个世纪,又极为宠信太监的慈禧之口,太荒唐了。这几乎是所有人看到这句话的反应。

不过且慢。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在临死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有深刻的含义,或者是发自肺腑的叹悔。想来,这个不是从乾清门抬进来的女子,由于聪明和美丽,同样也由于知情知性,在众多嫔妃中,独占鳌头,为咸丰皇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二十七岁,青春正好时,她没有选择地晋升成了太后。孤儿寡母的日子本来就艰难,外面还有虎视眈眈的顾命八大臣。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祺祥政变,或者慈禧和奕的政变失败,历史会怎样记录这一段?还有慈禧吗?

纵然后世用超强的权力欲来评价慈禧,我还是认为,她迈出的第一步,只能是无可奈何。就像陀螺转起来无法骤停一样,进入了权力的中心,出来就难了。君不见如今多少人,布衣之时评时论世侃侃而谈,似乎有满肚子的雄才大略,一旦进入官场,也就是人云亦云而已。当大权在握的奕,居功自傲不可一世的时候,那种无依无靠的安危意识一定再一次在慈禧的心头浮现。

作为一个智慧超群的女子,她脑海里冒出“求人不如求己”的念头,再正常不过了。只有拥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力,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想通了这一条,只要去做就够了。是的,慈禧就是这么做的。她步步为营,才华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名留青史的女人。在读汉史时,对吕后大肆加封吕姓后人为王的行为,慈禧感到好笑。在一个为刘家人拼命打江山的人为官做宰的朝廷中,将没有功劳的娘家人封官,无疑是送他们去死。这是慈禧的认知,是一个高人一等的观点。好像在历史上,确实也找不到慈禧娘家人的身影。

走不出宫殿的女子,能够依靠的只有太监。所以,慈禧一生至少重用了三个太监:安德海、崔玉贵和李莲英。安德海自恃有慈禧宠幸,居然大张旗鼓地出宫,还不把沿路的官员放在眼里。一路招摇的他,在山东境内被丁宝桢所杀,应该是咎由自取。但是,将老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杀死,冒的风险不可谓不大。从事后来看,慈禧对丁宝桢并没有怀记恨之心,丁宝桢的仕途一帆风顺。在大和小的问题上,慈禧的肚量超过了很多的男子。

假如没有六十大寿的穷奢极欲,没有戊戌政变,慈禧的一生,可能还比较正面。六十岁正逢甲午海战,慈禧却不管不顾地投入到庆生活动之中。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光绪大婚了,也亲政了。自己辛辛苦苦多少年,借此机会享乐享乐,不为过分。至少她对自己的功劳苦劳和辛劳都有一个认定。后宫的女人多了去了,只有她是为江山社稷劳动啊。

戊戌年的康梁变法,慈禧从开始时的接受到冷眼旁观,再到下狠手一举铲除,其时机拿捏之准,不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是难以想象的。现有的史料证明,康有为上书的内容中,有包围颐和园,诛杀太后的内容。这样的消息被慈禧知道,只能是绝地反击,同时,还有极度的失望。从小带大的光绪,竟然有杀她的心思,站在为人母的角度想一想,岂不痛煞!所以,软禁瀛台、企图立储换帝的安排,一点不奇怪。

光绪的突然死亡,自己又身体羸弱。在病榻上的慈禧,回首自己的一生,从进宫时的争宠,到后来与大臣们的斗智斗勇,内外交困如履刨冰,她哪一天不是过得谨小慎微?外人看到的光鲜,又怎能比得了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所以,她的遗嘱最后的强调,并不可笑,更不荒唐。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