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五代:忧惧而死的投机者石敬瑭

石敬瑭(892——942)又名石绍雍,太原沙陀族人,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 936年至942年在位。

石敬瑭年轻时朴实稳重,喜兵书,曾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曾数次解救李嗣源于危急之中,从而得到器重,逐渐成为李嗣源的心腹。李嗣源遂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他,并让他统率“左射军”的亲兵。

公元926年,因帮助李嗣源入洛阳称帝,后唐明宗李嗣源任他为保义军节度使,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兼六军诸卫副使。当时,许多官将都不奉公守法,而石敬瑭以廉政闻名,颇受明宗李嗣源多次褒奖和升迁。从此以后他开始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

933年,明宗李嗣源死,李从厚继位,为后唐闵帝。因考虑到当时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李嗣源的养子)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都拥兵自重,后唐闵帝想削弱他们的势力。于是发诏令其对调。结果导致李从珂兵变夺权是为后唐末帝。

李从珂当上皇帝之后,对石敬瑭也不放心,于是对石敬瑭展开攻势。石敬瑭在此时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写信,以称“儿皇帝”,并 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契丹为条件,诱使契丹出兵帮助。此举连石敬瑭的心腹刘知远都表示反对。然石敬瑭不从,仍一意孤行。

在契丹的帮助下,石敬瑭打败后唐的军队。936年十一月,契丹主作册书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石敬瑭称帝后,如约将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

燕云十六州乃北部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贻害长达400年。

同月,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亡。937年,后晋迁都汴梁,翌年(938年),升汴梁为东京开封府。

  沙陀人石敬瑭对于契丹主子百依百顺,非常谨慎,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太宗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每当契丹使臣至,便拜受诏敕,除岁输30万布帛外,每逢吉凶庆吊之事便不时赠送好奇之物,以致赠送玩好奇异的车队相继以道。

石敬瑭虽推诚以抚藩镇,但藩镇仍不服,尤耻臣于契丹。导致很多藩镇与石敬瑭分崩离析,矛盾重重。而且时常有战事发生。

石敬瑭为人善权谋,穷奢极侈,劳民伤财。他对虽然契丹百依百顺,但对百姓却如虎狼一般,凶恶狠毒,用刑十分残酷。石敬瑭晚年尤为猜忌,不喜士入,专任宦官。由是宦官大盛。由于吏治腐败,朝纲紊乱,以至民怨四起。

原本游牧在雁门以北的吐谷浑部,因不愿降服契丹,酋长白承福带所部逃到了河东,归刘知远。942年,契丹遣使来问吐谷浑之鼎,石敬瑭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刘知远,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忧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庙号高祖,葬于显陵。

纵观石敬瑭之一生,初虽以骁勇善战发迹,继因廉政而闻名。在战乱频繁之际,他采取投机战术,得到契丹的援助,建立后晋王朝,但因“引狼入室”而导致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北方屏障被去,及岁输布帛30万给契丹。此种丧权辱国的交易最终不但导致人心尽失,他自己也忧郁成疾中死去,自食其果。

石敬瑭所作的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事情,也给以后的宋朝埋下了巨大的祸根。所以很多人把其叫做“卖国贼”。有很多人以他不是汉族人而是沙陀人为由,为其辩解。

其实我们冷静的想一下:不管哪个民族的人问鼎中原,也就是要在中原掌权,都不该把自己的北方屏障卖了。无论谁卖的,那都是“国贼”。不管在中原当多少年的“家”,那就应该守护好“家”才对呀!是这个道理吧!

所以石敬瑭留下了千载的骂名也算是他罪有应得!也许这也是神安排此人出现而给后人,尤其是今天的人一种参照,一面镜子。任何一个人为了个人目地,勾结外国人,以出卖领土和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外国人支持和帮助,谁这样做,他都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败类,必会成为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