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性都”东莞岂是一则宣传片能正名的

为自证东莞并非“性都”、“血汗工厂”、“东方斯巴达”,当局投资拍摄了一则时长15秒的城市形象宣传短片,包含可园、篮球赛事、知名企业家等“东莞元素”得到了展示。目前,这部短片正在广州南站、长沙南站等全国多个高铁站场以及电影院线放映。(2月27日《羊城晚报》)

东莞是否“性都”?我没到过东莞,也没做过调查,不好表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会因为看了这则短片就会认定东莞非“性都”。估计其他人众也是,——由网友一边倒的嘲讽及到过或正在东莞工作生活的网友的揭露为证。

但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当局信。因为当局太迷信宣传的力量和功效,一门心思认为,只要宣传到位,像做广告一样,通过电视、报纸、网络、高铁站以及电影院线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轰炸”,公众自然而然就会相信东莞并非“性都”。殊不知,而今的国人早已不是当年的国人,经历了无数次运动洗礼的国人已经完成了从迷信官方宣传到质疑官方宣传直至不信官方宣传的转型,他们已经不会轻易被官方宣传所打动、所俘虏了,有的甚至学会反向理解官方宣传了。更有甚者,有人对“宣传”一词都提出了质疑。

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记者问他提了哪些方向性提案,包括哪些内容。白岩松回答:一些场合下,能否用“传播”、“沟通”等更准确的词汇,去替代“宣传”这个单向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词语?当然,这件事我今年也许不会去提,但我会一直去思考、琢磨是否可以形成一份提案,引发更多人的关注。(27日《新京报》)白岩松将“宣传”定义为是一个单向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词语非常准确,其潜在的意思是,只有官方才握有“宣传权”,其传达的也只能是官方的意志,受众必须无条件接受。

为达此“宣传”功效,各级政府配备了宣传机构、宣传渠道、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等一系列从事宣传工作的职能机构,统称为“宣传机器”。不可否认,这些大大小小的“宣传机器”在几十年的运转中确实收到了很多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各地在实施“宣传”时,太专注于单向的、强制性的向下面灌输权力意志,忽略了受众的感受,导致公众的反感。尤其是一些主流媒体不断炮制的假新闻,严重挫伤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致使民众对“官方宣传”失去了应有的信任度。

而东莞当局制作的这则宣传短片恰恰犯了上述大忌。它属于单向宣传,体现的是官方的权力意志,而且官方意图又是那么显豁,那就是要让全国观众都认可官方的宣传:东莞并非“性都”。请问,这样的“宣传”与当年《人民日报》宣传报道亩产万斤、几十万斤和《新闻联播》宣传中国人很幸福、外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有什么两样吗?有人信吗?

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城市,都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东莞也不例外。这些年东莞之所以被人称作“性都”、“东方斯巴达”,并非人们在有意“妖魔化”东莞,而是确实存在类似问题,这需要当局通过软硬环境建设,加强治安管理,严格执法,铲除滋生这些丑恶现象的土壤,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形象,而不能只选取城市中最光鲜的几个元素拿来制作成宣传片示人,误以为国人还像当年那么天真,那么好蒙,只需看了15秒的宣传片,就坚信东莞不是“性都”。

靠“宣传”是无法为城市形象正名的。就算当局将宣传片制作得再精美,就算正在拍摄的另一部名为《Hello,东莞》的宣传片更好看,也一样无法征服观众。中国已经进入了务实的时代,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实际和理性,他们再不会无原则地相信来自官方的强制性“宣传”,这恰是东莞当局及其他地方的政府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