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囊萤映雪:一场千古骗局

小时候,常听老师讲车胤囊萤读书的故事,说有个孩子叫车胤,很喜欢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灯油,就让他娘缝了一个白色的纱布口袋。车胤逮了几十只萤火虫装入口袋,在夜晚做油灯的替代产品。

那时候,我们早就用上了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即使停电的时候,也能买得起蜡烛,所以,关于捉萤火虫读书这样浪漫的事,一直没有机会尝试。

但现在很多人对这则千古佳话提出了怀疑,大呼上了古人的当。依据就是康熙皇帝在晚年心血来潮时做的那次实验。康熙小时候跟着师傅读书,师傅跟他讲过这故事,他一直心存疑惑。有一天,康熙派人在热河逮了几百个萤火虫,放到一个口袋里,想用萤火虫发出的光看书。哪知萤火虫们微弱的光线,根本照不清楚书上的字。不用说,康熙觉得自己受了愚弄,于是动了真格,他在位的最后一年,竟为此事下了一道圣旨告诉学子们,书上的东西不可以全信,比如这囊萤读书就荒唐得很。

萤火虫发光,是因为在它们腹部末端的细胞中,含有一种萤光素,这种萤光素一旦与氧气接触,就会产生发光酵素作用,然后引起一连串生化反应,而闪光只是生化反应之后的副产品,能有多大亮度?何况车胤娘做的纱布袋,透气性能好,为了不致把萤火虫闷死,但透光性肯定不行。康熙让人捉的几百个萤火虫尚且不能当灯使,车胤几十只萤火虫,用来做读书的照明真有些不可思议。

还有,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去捉虫,不如用捉虫的时间去读书。所以,明朝时就有人编了笑话来讽刺车胤。“有一天孙康(就是映雪读书的那位)拜访车胤,发现对方不在,问他干什么去了,看门的说:‘捉萤火虫去了。’隔天车胤回拜孙康,见孙康闲站着看蚂蚁上树,问他怎么不读书呢,孙康说:‘我看不像要下雪。’”

东晋时期没有科举制度,世家大族的后代做官是可以世袭的,而平民当官主要途径是靠推荐(察举),像车胤这种没有背景的寒士,要想出人头地,只有靠推荐。要想被人推荐,总得有点名声,而名声是靠自己闯出来的。

有人走孝道的路子,但走的人多了,就不好走了。于是,车胤独辟蹊径地利用了萤火虫这个道具,自己明知道萤火虫亮光只有一点点,照不清书上的字,却还要煞有介事摇头晃脑读得很起劲,也够难为他的了。

一场“读书秀”,让车胤出名了,先由小官做起,后来把官做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也算功成名遂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