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阴天,上海东南角的临港新城,人烟稀少,旁边则是著名的洋山保税区,是即将成立的上海自贸区的一部分。
尽管远离主城区,但是由于这块是新一届上海市政府与浦东新区政府开发的重点,加上自贸区的利好消息,让这片土地成为了近期热点,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于是乎,就有声音传出,上海自贸区马上要扩区,首选地方是临港新城,甚至港媒说要扩区到整个浦东。
这些声音其实都没得到官方证实,事实上,因为目前官方都在忙于挂牌以及相关方案落实措施,且没有做出成绩的时候,根本不太可能扩区。
那么为何传出这样的说法呢?因为官方的上海临港网的消息称2013年8月14日下午,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到临港地区管委会调研时指示,临港管委会要认真研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事宜,做好扩区准备。
于是乎,关于扩区的声音传遍了投资界,也传到了买房者的耳朵里,因此出现了当地房价上涨的现象。
但是,基本上所有严肃的人士都认为不可能现在就扩区,为何官方会有如此说法呢?
经过与官方多次沟通,确认了以下四条信息,现在与大家分享:
1、自贸区扩区是必然的,但短期内不可能扩,目前是在准备做前期研究;
2、未来上海自贸区扩区,位于上海东南角的临港新城及临港产业区是首选地区;
3、作为预备措施,上海和浦东方面将在临港地区的非自贸区范围内提前布局好基础建设等基础设施,为一旦自贸区扩区做好前期准备。
4、前期而言,撇开为自贸区扩区做准备,单纯利用自贸区的辐射政策,为前期开发一直进展缓慢的临港地区增添全新的发展动力,这是根本目的,而自贸区只是实现开发临港的手段。
前期布局做好准备的区域到底是多大呢?根据一位上海方面官员在这两天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临港等地区除了现在的28平方公里用于自贸区外,还会有70多平方公里用地作为自贸区预留地”。
上述消息经过多方确认无误,这其实是“一箭双雕”的计策:1,利用自贸区政策来开发临港,此前临港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2,将来一旦国家准备推广自贸区模式了,这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或许是首批被纳入的地区。
那么,到底哪些政府下属国企以及社会机构有机会呢?据识局了解到,原有的浦东四大开发公司(金桥集团、外高桥集团、张江集团、陆家嘴集团)已经在临港地区挂牌,他们将是未来临港地区开发的主力,代表着政府。
此前,8月6日,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市政协副主席、区长姜樑等区领导来到临港地区调研。沈晓明强调,四大开发公司要加快投入临港建设,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而在今年7月举行的区委三届四次全会上,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提出,开发公司要“挥师南下,决战临港”。
姜樑指出,“挥师南下,决战临港”要拿出很好的“作战方案”,决心要大、行动要快、步子要稳,要集中力量,抓紧重大项目、产业项目落地,聚焦出功能、出形象的产业,同时有条件的基础设施要先行,争取让临港“一年一个样,三年要有变样”。
四大集团积极么?答案是:非常积极。因为四大集团下属的土地基本都被开发完毕,而临港地区大量土地,那可是香饽饽啊。
其中,作为临港开发的先遣部队,金桥集团已经率先参与临港建设,如今班子一半的力量投入到临港,已完成临港综合区规划布局、空间结构等规划,为综合区道路及创新创意园项目配套的施工便道也已正式动工兴建。外高桥集团与临港在开发、贸易方面早有联动。同时,张江集团、陆家嘴集团也在积极筹划同临港的对接和发展。
最新消息说,四大集团将在10月份正式开始大规模进驻临港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