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韩国严查中企“洗产地” 为美韩谈判铺路

韩国海关总署(KCS)周一(4月21日)表示,近期查获多起中国企业将商品伪标为“韩国制”出口至美国的违规案件,总金额逾2,000万美元。此举正值美韩高层即将就川普关税议题举行会谈前夕,引发外界关注。

韩国海关总署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相关违规出口金额达295亿韩元(约2,081万美元),其中97%为出口至美国的货品。相比之下,2024年全年违规总额为348亿韩元,其中出口美国的比例为62%。

中企“洗产地”细节曝光 韩美启动联合调查

根据调查,本次查获的案例之一,是价值33亿韩元的电池正极材料,自中国进口后标示为韩国原产,再出口至美国,以规避川普新政前已存在的高额关税。

另一起案例发生于3月,共有193亿韩元的监控摄影机零件自中国进口,在韩国组装后出口,以躲避美方对中国通信设备的限制。

这种被业界称为“洗产地”的违规行为,是指伪造、变造商品原产地标示,借此规避进口国的关税、禁令或其它贸易限制。常见手法包括在第三国进行最简易的加工、改换包装等,以绕过贸易管制规则。

海关调查企划官李光宇(Lee Kwang-woo,音译)表示:“川普总统首任期间已有伪装出口的趋势,预期这种现象可能再次出现。”

他并指出,韩国当局在川普总统上任后,已先行启动调查,以防范类似行为扩大。周一,韩国与美国海关官员也召开了会议,商讨加强联合查缉措施。

韩国官方表示,部分外企可能利用韩国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地位,藉由转口方式规避美国关税。海关总署已成立专责小组,并将违规案件移送检方进一步处理。

韩美即将举行高层关税谈判

韩国代总统韩悳洙(Han Duck-soo)周一表示,韩国财政部长崔相穆(Choi Sang-mok)与贸工部长安德根(Ahn Duk-geun)预计将于24日,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及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在华府会面。

本次会谈将于国际货币基金(IMF)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春季会议期间举行。韩方官员先前表示,此次磋商系应美方建议进行,相关议题与行程仍在协调之中。

外界关注,会议将涉及美国关税政策与双边贸易安排等议题。美韩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此次会议亦被视为双边经贸机制中的重要对话。

韩悳洙指出,与美国的磋商“可能不容易”,但韩方将在国家利益为重的原则下,“冷静且严肃地”与美方协调,并“全力”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亦提及,目前社会各界对此次协商有期待与关切,韩国政府将慎重应对。

现代汽车与浦项钢铁在美投资

面对近期美方关税政策,韩国企业亦加快对美布局。现代汽车集团(Hyundai)表示,已与浦项钢铁(Posco)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兴建钢铁厂。

根据公告,该厂总投资额为58亿美元,年产能达270万吨,预定2029年投产。

上个月,现代汽车集团会长曾与川普总统在白宫会面,宣布未来将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该钢铁厂即为其中一环。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