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最终还是无法做出高品质的家居产品

我老婆是一家做小家居产品的公司(沥水篮子等一些塑料件为主)的产品经理,本来想提高产品品质对标日系,跑了一些长三角的工厂,甚至都找到了日系产品的供应商,但是最终还是无法做出高品质的家居产品。

以前我就纳闷有些日系的家居产品看起来也没什么黑科技,也是塑料件,但是用起来也确实品质更好。价格也比国内的贵两三倍。我老婆亲自参与了几个失败的项目,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做不出来。

表象的原因,同样一件东西,日系的成本预算可以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两三倍。注意,是在中国生产的,就是单纯的花了更多的钱在看不到的地方。理论上,国内的产品如果可以提高产品的成本预算,在民用轻工业领域品质肯定是可以做到同样水准的。问题就出在目前国内的消费端、渠道端的惯性都不追求产品品质。

以浴室的小凳子为例。如果只做一个纯塑料的能坐的小凳子,几块钱成本就能做到了。反应到市场价就是十几块。但是日系的产品,会考虑到浴室是光着身子坐在上面的,所以会加入银离子抑菌。其次浴室的温度可能比较高,要考虑到材料耐久支撑性,否则如果人坐在上面椅子碎了出安全事故。也可能是一个成年的胖子坐在上面,因此也要做的更厚。另外浴室是个密闭空间,高温也可能导致材料一些对人体不好的材料挥发,所以原材料的环保健康标准的更高。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成本就是普通塑料凳子的两三倍。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只能感知到椅子的大小、颜色和价格。同样一个小塑料凳子,别人卖 18,你卖 45,国产日常家居类的产品你很难卖的动。消费者喜欢便宜的,渠道也喜欢便宜的,日本的要 54,我们国产同款只要 18 块,价格打下来,直播效果也好,反正这个产品看起来是一样的。那么渠道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呢?渠道喜欢消费者愿意买你又能多给他钱的。比如大家凳子都卖 18,但是你偷工生料一个凳子可以有五六块给渠道的推广费,那么渠道就推你。淘宝是这样,抖音也是这样。国内的消费习惯,就是要不你价格最低,要不你跟同行差不多钱,但是你自砍一刀出最多的钱给渠道做推广。做高品质高价格的主流消费品,风险太大了。普通公司很难坚持做这个方向。

其实还真做了一个比同行价格贵两倍的产品卖断货了,但是很快同行的偷工省料抄袭款就上架了。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国内低端制造业的知识产权维权成本太高了。关键电商平台也是纵容式的。首发原创的,卖 1 个渠道赚 1 块。高仿的廉价的,看起来一样,卖 1 个给渠道赚 5 块,渠道肯定推高仿的。反正赚完这一波再说。等到官司打完一个季度过去了。也确实是劣币驱逐良币了。

总的来说我还是很遗憾,明明有实力做好但是最后产品不是品质导向。这样的环境也导致筛选出高品质的国产产品机会成本很高,我还不如闭眼多花点钱买日系了,图个安心。不过国内也有一两个家居品牌坚持做高品质产品,还做起来了,但是他们设计也疯狂的抄袭北欧和日本,所以也很难评。

下面的图是随手截的,只是示意一下。

再举一个手动蔬菜脱水器的例子:同行的买了五六款对比,闭眼盲测,日系的质感和做工精度就是更好,但是价格贵两倍。这个质感的区别通过商品图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你卖 20,人家卖 60,你质量怎么可能比得过人家呢。但是 19.9 的价格就是更好走量。

原帖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