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历史是最优秀的冷笑话大师(六)

01

北宋仁宗朝有个巨贪官员名叫李仕衡,用贪墨的钱在老家西安修了一个大宅子,气派堪比官府。

李仕衡有一个很风雅的爱好——收藏古人的字画,有一幅晋人的字画,他尤其钟爱,担心被人惦记,于是藏在儿子李绪家里。

皇祐三年,前宰相文彦博来到西安任职,从事官知道文彦博也是一个风雅之人,于是就找李绪借了这一幅字画,临摹了一个赝品冒充真迹献给文彦博。

文彦博当然喜欢得不得了,某天宴客的时候就把这幅字画拿出来显摆。

李绪正好在场,看到之后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去家中取来对比。放下心来的李绪颇有几分得意地对文彦博说:“你也有走眼的时候,上当了!”

眼看文彦博脸上就要挂不住了,谁料在座的宾客为了讨好文彦博,竟然一边倒地认定文彦博手里的是真品,李绪家里的是假货。

李绪寡不敌众,只能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什么叫孤寒……”

02

北宋仁宗朝宝元年间,西夏军围攻延安七天,情况极其危险,知州范雍担心城破,忧形于色。

一个老兵找到范雍说:“我在这边当兵很多年了,这样的情况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回,我看这个势态,党项人绝对攻不破延安。要是我说错了,你砍我脑袋。”

范雍听完心中大定,后来延安果然保住了。

论功行赏的时候,范雍以“知兵善料敌”将这个老兵大大地提拔赏赐了一番。

后来有人悄悄问这个老兵:“你怎么敢拿自己的脑袋担保,万一说错了你就死了!”

老兵说:“万一我说错了,城就破了,那时候知州要么死要么逃,哪里还顾得上杀我。”

03

北宋神宗熙宁末元丰初,福建出了一个叫廖恩的大盗,聚众剽掠,杀害将吏,不但福建当地官员拿他没办法,相邻的江浙都苦不堪言。

朝廷几度派兵剿灭都没什么效果,后来终于决定招安。

廖恩也知道剽掠不是长久之计,便接受了招安,来到开封,去三班院等待安排工作。

当时三班院有上百人在等待分配,其中有几十个大小官员都是因为清剿廖恩不力受的处分,每个人的档案上都记录了自己因公或者因私的过错。

唯独被招安的大盗廖恩的档案上,清清白白地写着:出身以来,并无公私过犯。

04

刘邠晚年生病,鼻孔都烂塌了,心情很低落,经常找朋友喝酒解闷。

某天邀请苏东坡等人做客,苏东坡本来就喜欢天不怕地不怕地嘴贱开玩笑,看着刘邠的烂鼻子,趁着酒意就讲了一个故事:

某天颜渊和子路上街玩耍,突然看见老师孔子迎面走来,两人大惊,四处躲藏,慌不择路就逃到了一座塔的后面。

等孔子走后,颜渊长舒一口气,问子路:“这是什么塔啊?”

子路说:“避孔子塔。”

刘邠一听到“鼻孔子塌”,气得不行,却又拿苏东坡无可奈何。

05

老钱家的吴越国税赋很重,所有的成年人每年都要缴纳“身钱”三百六十文,也就是每天一文钱。

为了逃避这样的科目,吴越国的百姓有不少直到老死都没有办过弱冠礼。

一把白胡子去世了,还被人称作夭折。

06

北宋仁宗朝的殿中丞丘浚曾经在杭州求学,某天去寺庙拜见一位据说很有才华的禅师。禅师见他没有什么来头,于是对他颇为傲慢。

正当此时,有杭州一个将领的子弟来拜访,禅师立刻出门迎接,极其恭谨。

丘浚非常不平衡,找禅师要个说法。

禅师说:“接是不接,不接是接。”

丘浚大怒,上去就扇了禅师几个耳光,说:“和尚莫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容我啰嗦一句。

丘浚写过一首《感事诗》,里面有一句:“郭京杨式刘无忌,皆在东南卧白云。”

正是这句诗,让宋钦宗在靖康年间选择了让大骗子郭京的六甲正兵来守城。

07

南唐灭国之后,曹彬在金陵受降时,派了五百人给李煜,让他自己挑选一些皇宫里的财宝作为自己的私房钱,还非常贴心地对他说:“到明天,这些钱都是官家的了,再也不属于你了。”

但是李煜那时候正因为亡国而忧郁,文艺青年的毛病犯了,觉得国家都亡了,拿这么多钱来干什么,于是只象征性拿了一点。

结果到了开封以后,李煜成为诸多降王里面最穷的一个,日子过得非常之窘迫。

08

宋仁宗闲得无聊的时候喜欢跟宫女们赌钱。,

某天晚上手气不好,输了一千钱,宋仁宗耍赖,强行要回去了一半。

宫女们心里不爽,便嘲笑他说:“官家太抠门了,输钱都不肯认账。”

宋仁宗一本正经地回答:“你们知道这是谁的钱吗?这不是我的钱,这是百姓的钱。我今天已经浪费了百姓很多钱了,得替他们要回来!”

2024-03-17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