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微历史〗纳粹的宣传听着有点耳熟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1.@NewTangDynasty:孔子晚年时对《易经》产生浓厚的兴趣,翻阅《易经》,经常是爱不释手。孔子所处的时代,造纸术、印刷术还没有出现,还没有现代化的纸张,字符是刻在竹简上,再用牛皮筋穿连起来。孔子常年翻阅,以致牛皮筋都断了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由来。

2.@那些珍贵老照片:1925年,哈德门香烟做广告,放飞热气球。

3.@CaminoTexas:一张二战期间的美国反纳粹宣传海报。上面说,“希特勒想让我们相信:民主在衰亡,美军软弱怕死,世界新秩序不可避免,战争花费将让美国破产,人命损失将让美国人无法承受,美国领导人无能,美国政府没能力打仗,美国两党体制已完蛋,国会选举也难以为继……”这张八十多年前的海报列举的纳粹宣传,听着有点耳熟。

4.秦晖:有人做过统计,整个土改运动中70%的流血是发生在1947年前后的老区土改,所谓老区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已经统治了很长时间的地方。抗战时期共产党没有搞土改,但是仍然搞的是减租减息,公平负担。总而言之,还是要把地主基本上剥夺了,只不过不搞暴力阶级斗争。到了1946、1947年的时候,土地已经是非常之分散,老区是没有什么土地可分的,但是恰恰是老区土改,几乎是村村流血,没有哪个村是不死人的。(暴力土改的实质是逼农民纳“投名状”)

5.【流血土改搞到什么地步呢】一个4075人的村子,斗争中打死了25人,其中只有两个人是地主,四个人是富农,全村被斗争的户达到332户,被斗争1201人,斗争中的积极分子862人,其中真积极分子271人。在打死5条人命后,这些半积极、假积极的人都交了投名状,最后不得不变得真积极起来了。要让大家抛头颅洒热血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让你没有退路,有了投名状就不怕发动不起来了。一定要形成一种你死我活的氛围,只有这样高强度动员才可以实现。(暴力土改的实质是逼农民纳“投名状”)

6.@hu_lalalalala:1970年代,香港大屿山大澳横水渡(cable ferry),是一种水路运输的客运工具,通常设置在一啲比较狭窄同平静的河流水道上面。渡艇或渡船上会有一条缆绳由河岸两边相连,船夫会用人手拉逳或用机器搅动缆绳令渡船向对岸方向慢慢移动。

7.@CaminoTexas:中国想做出改善市场环境的姿势,但那种给外商指明方向的姿势没有吸引力,况且只有姿势,用得克萨斯劳动人民奚落假牛仔的话说,“no cattle,all hat”——只有牛仔帽,没有牛。毛时代把国民经济折腾到“崩溃的边缘”(毛死后党国自己的说法),为了生存,也是松松紧紧,有所反复,但直到毛死,趋势不变。眼下没有什么两样。

8.@renfanzi:“二十年前,互联网用户更需要的是获取更多信息的接口(access)与通道(funnel);二十年后,这个需求变成了过滤器(filter)和甄别器(discriminator)。”

9.@mengdashu168:毛泽东所谓成功,就是毫无底线。细扒所有人类恶魔,全民性折腾的只有中共。文革时尚可能有逍遥派,白卫兵大革命到了2022绝无一人例外。饥荒、瘟疫、互害的杀人效率远高于战争,人们却盯着战争、屠杀(图片by歪脑)。

10.@tongbingxue:Modern China's first female architect Lin Huiyin林徽因,photo with statue of Ning Gongyu宁公遇,the female benefactor of the East Hall,Foguang Temple佛光寺,Shanxi province,1937. Foguang Temple is the best preserved wooden architecture from Tang Dynasty(618-907)in China.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