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163)

在山东分局机关开始“民主检查”时,山东各战略区也在各自试点的单位进行了类似的活动。在胶东区,一个从延安派来的领导干部具体领导了区党校的审干,此人运用“钓鱼”的方式,将一批干部打成“特务”,并用“疲劳战”加以审讯定案。有的同志不堪逼供,供出“特务”的枪枝比一个军分区所拥有的枪枝还要多。罗荣桓在听取了胶东区区委书记林浩的汇报后,明确指示胶东区停止试点,将搞出来的材料全部烧掉。罗荣桓对于军区卫生部的运动也提出了批评,他要求停止已开了六天的民主大会,不久日军又开始“扫荡”,卫生部内被认为有疑点的人在“反扫荡”中都英勇积极,没有一个叛变投敌,有力证实了罗荣桓判断的正确性。

罗荣桓拒绝用开“民主检查大会”的方式来“暴露敌人”,也抵制了来自延安的“抢救”指示,尽管舒同坚持运动不能收,整了风还要审干,还要找特务,但是罗荣桓毕竟是山东根据地的第一把手。罗荣桓只同意搞整风审干,到了1944年10月,山东全区约五千党员干部参加了反省坦白活动,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山东全区在审干中基本未搞“车轮战”、“逼供信”,也没有杀一人。

1944年12月引日,罗荣桓以个人名义向全区发出〈关于审干问题的意见〉,同时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罗提出,不应把整风与审干完全混淆起来,应避免“形成一种突击的倾向”,“轻易发动坦白和严重的逼供信”。罗认为整风的正确方法应是“以领导开场,以检查领导结束”。

1945年3月15日,在罗荣桓主持下,山东分局在给延安的电报〈关于民主检查的检讨〉中一方面肯定整风与审干是不可分离的,在另一方面,又用较大的篇幅检查了“民主检查”的缺点。他说,“我们对各单位布置执行分局‘双十三决定’上,是有错误的。主要表现在,在发扬民主中,只是强调审干的目的,强调暴露的方针,因而发生极端化的偏向,甚至采取不正确的动员方法,去助长群众的偏向,结果是把发扬民主当成了暴露,审干中发现的问题扩大化”。

罗荣桓在左倾风暴席卷全党的形势下,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用灵活的方法处理了山东区的整风审干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没有将“闹事”的干部打成了“特务”,更没有人云亦云,跟在延安后面在山东搞“抢救”运动,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属罕见,在各大根据地中仅此一家。

罗荣桓为什么敢于抵制来自延安的“抢救”指示?首先,几年前,湖西“肃托”惨痛的教训给罗荣桓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促使他谨慎从事。罗荣桓曾亲自处理湖西“肃托”事件的善后工作,深知湖西“肃托”给山东根据地带来的巨大危害,而这次审干比当年“肃托”规模还要大。他认为如果按照延安的“抢救”和开“民主检查大会”暴露敌人的方法来搞审干,一定会搞垮山东根据地。第二,延安发出的第二个“四三决定”中的一段话,为罗荣桓柢制“抢救”提供了解释的理由。该决定提出,“敌后情况与延安大不相同,主观计划常为客观情况变化所中断,故应灵活化运用延安经验,着重于自己创造新经验。随着情况变化而修改自己的计划,采取适应环境的处理”。罗荣桓正是抓住这句话,反复强调山东情况特殊,不能机械照搬延安的经验。第三,罗荣桓勤于思考,性格方正,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罗青年时期曾就读于青岛大学)。他也是中共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纯正共产党人的典范,罗对“革命”、“整风”有其自己的理解,因此在他权力范围内不能容忍那种以革命名义出现的阴谋诡计。最后,罗在山东战斗多年,在干部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舒同根本无法与其抗衡。

对于远在山东发生的一切。毛泽东完全清楚,对于罗荣桓的“抗上”,毛不仅予以容忍,甚至还对山东的整风表示了赞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毛泽东十分了解罗荣桓的历史和为人。罗荣桓是唯一幸存的跟随毛参加秋收暴动,上井冈山,以后又长期追随毛,与毛共患难,在党内斗争中和毛共沉浮,现在又独当一面的党的高级干部。毛深知罗性格谨慎,不喜夸张,不好出风头,无个人野心,他对山东整风的意见和部署只是出于对山东大局的考虑,绝非有意“抗上”。1944年7月1日,罗荣桓为纪念中共成立二十三周年发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一文,明确拥护毛的路线和主张,在毛与王明等的斗争中,旗帜鲜明地站在毛的一边。所有这一切都被毛一一看在眼里。在毛看来,罗荣桓是自己完全可以依赖的干部。毛也欣赏罗荣桓在山东为中共建立的特殊功勋,在罗接任山东工作后,中共军队在山东获得长足发展,地盘也不断扩大,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八路军几乎完全控制山东的战略要点和交通线,从而使中共掌握了极为重要的战略主动权,为攻占东北,南下长江提供了充足的保证,为中共打败国民党立下了汗马功劳。数十年后,毛还念念不忘罗对中共革命的贡献,毛说换上罗荣桓一个人,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罗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接受山东事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1944年末至1945年初正当罗荣桓在山东抵制“抢救”时,延安的“抢救”早已结束,山东由于未与延安同步开展“抢救”,在延安和各根据地已开始“甄别”工作之际,毛泽东实在不能也不便让山东“补课”。毛为了显示自己与“抢救”错误毫无关系,1944年5月13日还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关于反对反奸斗争左的错误给各地的指示〉,向全党通报山东整风的经验。1963年,毛在小范围谈话中。又表扬罗荣桓正确开展整风,“以领导开始,以检查领导结束”。抵制了“抢救”运动。正是源于上述种种因素,山东根据地成为唯一未开展“抢救”的“特区”。中共虽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但毛在运用这些纪律驾驭全党的时候却是大有区别,十分讲究的。因此对于罗荣桓在整风中“另搞一套”,毛不仅未予追究,相反,罗荣桓还长期深受毛的信任和重用。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