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香港年轻人为何投入“反送中”行列

过去一个月内,大量的香港年轻人走上街头,加入了“反送中”的行列。 但究竟是哪些原因迫使他们一再走上街头,以行动表达对香港政府与社会现状的不满呢?

“政治局势不断恶化”(路透社)

22岁的泽琳娜刚从电影学院毕业。对她来说,香港的政治情势不断恶化,而她与身边的朋友都很努力尽一己之力维护香港所拥有的一切。她告诉路透社:“我有美国护照,所以照理来说,我随时都能选择离开香港。但我仍希望我们能促成一些改变。如果情况持续恶化,我会选择离开香港,但目前为止,我仍在这里持续替香港奋斗。”

“我们愿意为信念挺身而出”(路透社)

23岁的林先生与母亲与四位姊妹同住一个屋檐下。他向路透社表示,即便明知会失败,许多香港年轻人仍选择为信念挺身而出,而非眼睁睁看着香港的情况继续恶化。他说,虽然香港年轻人愿意为理念奋斗,但有时也很难保持正面乐观的态度。他表示:“我有时候也想或许应该赶快放弃抵抗,选择移民到别的国家。”

“高房价迫使我考虑移民”(路透社)

26岁的约翰是从顶尖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毕业两年的他,却因为得偿还学贷与供养父母,导致他无多余的钱去买属于自己的公寓。他告诉路透社:“令我气愤的是香港政府准许中国投资客买走有限的土地,而房仲也把房价调涨到一般香港人无法负担的程度。我目前很认真的在考虑移民新加坡或泰国的可能性,因为我对香港的未来已感到十分失望。”

“我们需要有个民选的特首”(路透社)

23岁的彼得是名创业家,而他与父亲同住一间仅5平方米的房间。他认为香港政府近年来推动的许多政策让越来越多中国人能移居香港。他告诉路透社:“如同中国政府在西藏、广东或新疆推动的移民政策,香港政府正试图透过推动大湾区来强制推行香港与中国之间的文化融合。我觉得,香港需要一个真正民选的特首,因为这是中国在香港主权移交前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如果没有真正民选的特首,香港政府将永远推出符合中国利益的政策。”

“我需要赚更多钱”(路透社)

21岁的鲁卡还是名学生,但她目前已展开一周工作七天的生活。她告诉路透社:“我不断工作是为了能存钱买属于自己的公寓。我除了有份固定的办公室工作外,也兼差家教。我必须赚更多钱来付学费及支持我的家人。我们这个世代的香港人每天面临各种不同的压力,而我希望香港的下一代不需要面对这样的压力。”

“集结力量才能改变现状”(路透社)

29岁的李先生是名音乐家,而对他而言,雨伞运动让他理解单纯透过一场社会运动,无法改变香港的现状。他告诉路透社:“唯有集结许多人的力量与努力,才能改变香港的现状。我很怕有一天我无法再阅读某些书籍或是唱特定的歌曲。然而,我同时又认为艺术与音乐比很多东西来的更强大。如果我透过音乐来表达香港的现状以及我们该奋斗的目标,那么音乐对香港来说就会变得十分重要。”

“28年后的香港会是什么样的面貌?”(路透社)

22岁的梁小姐目前是名仍在就学的法学院学生。她认为,不少香港人因为一国两制的50年期限而对香港的未来感到担忧。她说:“中国会让香港维持现状,还是他们会试图把香港变成另一个中国城市?对我们来说,预测香港的未来是令人害怕的一件事。原先我们期望能获得真普选,但现在香港的政治情势不断恶化。我们现在不但没有真普选的权利,中国在香港的政治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