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权力的游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最后一季的《权力的游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导致这么多人看了之后捶地、心梗、破口大骂?很多人反映编剧水平有问题,导致剧情发展生硬、很多地方说不通,那么到底是哪里水平不行呢?

科技社会学家Zeynep Tufekci(有点巧,是我同行)上周在《科学美国人》上发了一个评论稿,她的说法有点深得我心——权游前几季、乃至马丁原著,讲的是一个‌‌“社会学视角的故事‌‌”,而这一季被编剧魔改成了‌‌“个人心理视角的故事‌‌”。

其实,好莱坞大部分故事的路径,都是个人视角的,带来正能量的也经常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在这方面人们也很买账,比如超级英雄啊、美国梦啊等等,都是爽片儿的套路,配爆米花也吃得起劲。

但是权游最吸引人的,恰恰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也不是个人叙事的路径。在马丁的写法里,没有任何一个个人是不能够被牺牲的(前几季死了多少看起来像主角的人你们都懂),而是世界观、史诗级别的叙事,个人必须要放在几大家族争夺的社会背景里理解,甚至需要考虑到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凛冬将至不是说着玩的)。而对于用个人视角展开的作品,主角挂了,整个故事也就挂了……

权游当然也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角色,不过故事也并不是围绕这些角色而展开的。一个不一定对、但可能make sense 的比喻就是《三国演义》。三国固然是以蜀国为视角写定的,但是整个故事进展不依靠于哪一个角色,而是整体局势的变化和动荡。许多充满争议的角色(比如曹操袁绍或者司马懿们),他们做出的选择,放在故事背景里,是完全可以理解也完全说得通的。(不过话说及此,也很好奇如果按权游的写法去写三国,会不会有吴国视角和魏国视角的叙事呢,想看……)

‌‌“社会学故事‌‌”的关键就是在于,一个人做出的选择,不是他/她自己的心魔,也不是他/她的善恶,而是整体的社会权力结构作用于个人之上的后果。角色必须做出最有利于自己、最有利于所在群体的选择,而他/她的选择又受制于从小到大的教养、身边人的潜移默化、乃至习俗、规则与文化的制约(所谓institutional settings)。一个恶人做了恶事,我们都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反派‌‌”,但是哪有那么简单呢?

想要讲好一个社会学的故事非常困难,毕竟哪些因素作用、如何作用、作用的结果是什么,都需要妥善的考虑。马丁自己说过,他写作的时候会亲自带入一个角色,来考虑这个角色在当下的情景中会怎么思考、怎么动作、又怎么把剧情推进下去。

对于没有社会学视角的编剧来说,这些都太复杂了,远不如围绕一个人的人生来展开来得简单。然而问题就在于,编剧这么一改,整个故事就会显得极其违和、极其不合理、又非常地匆忙。比如龙妈,她从一个小角色出发,在政治争斗的夹缝中成长,慢慢地被权力以及资源所形塑。然而最后一季她在编剧的笔下呈现的形象,让很多人觉得哪里不对,龙妈搞半天‌‌“骨子里就是个暴君‌‌”??这是什么解释啊???

其实从社会学视角转变到个人视角,这个之前貌似也有苗头,就是‌‌“主角‌‌”好像能多活一阵了。但这可能也是观众的口味的结果,毕竟也不愿看到自己喜爱的角色就这么嗝屁,于是编剧可能也有意识地在往这个方向上靠。

不过,在许多真·权游粉丝看来,权游作为史诗的曲折、复杂、丰富,恰好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或者几个)社会在危机下的动荡与战乱,这不是一两个角色死不死活不活可以决定的。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社会学的故事通常也是讲不完的……毕竟催更对谁来讲都不是一件好事儿,是吧(大雾)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