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脆皮安全帽”当事人:给农民工办了件好事

因为两顶塑料安全帽,48岁的农民工窦师傅‌‌“火‌‌”了,却又因此得了心病。

4月上旬,他用手机拍下一段‌‌“工人和领导安全帽对比‌‌”的视频。两顶安全帽在用力对撞后,工人戴的黄色安全帽直接裂开,红色的则完好无损。

像往常一样,窦师傅把这条视频发在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不过这一次,视频的影响力远超他的预料。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传播,‌‌“脆皮安全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4月17日,应急管理部官微发声,‌‌“如果连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么能够实现生产安全呢?‌‌”

风波之下,窦师傅的平静生活如同劣质安全帽一样被打破。他自称‌‌“得罪了人,找不到工作‌‌”,从打工地青岛回到了老家江苏。经媒体报道后,网络上又掀起一阵讨论声。

‌‌“有什么用呢?‌‌”

成为新闻人物后,窦师傅变得行事谨慎。与他见面颇费一番周折,看到记者发来的身份信息,他通过视频聊天再次确认了一遍。约定好见面地点后,中途又反悔过一次。他担心动了别人的蛋糕,有人趁机报复,又觉得接受采访没有意义。

‌‌“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成了窦师傅现在的口头禅。别人看他愁眉苦脸,安慰说他捅破安全帽问题,这是件好事,他反问:‌‌“是好事,有什么用呢?‌‌”

劣质安全帽视频热传后,青岛打工地的老板以人满为由拒绝了他。窦师傅回到了江苏老家,闭门不出,整日除了睡觉就是上网做直播。

实际上,直播已经成为窦师傅舒缓心情的主要方式。2018年5月,他开始用小视频记录生活,不时发布唱歌一类的才艺展示。今年1月,他又开通了一个短视频平台。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营,积累下1.3万个粉丝,工作之余,窦师傅用心打理着自己的网络空间。

有网友给他留言,说工地上的安全帽已全部更换。得到感谢的窦师傅有了些许宽慰,‌‌“确实是给农民工办了一件好事。‌‌”与此同时,他觉得压力都到了自己一个人身上。

‌‌“人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只能自己解决了。‌‌”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窦师傅一度情绪崩溃,哭着流露出想自杀的念头。他自认为这是有生以来遇到的最难的一件事。‌‌“我要能扛下去,算我有福;扛不下去那就完了,这辈子就算走到这一步了。‌‌”

记者与警方沟通后,当地派出所曾登门查看窦师傅的情况,并嘱咐其妻子董红梅好好看护。对于丈夫的担忧,董红梅觉得有些过头了,‌‌“现在是法治社会,一步一个摄像头。‌‌”她不觉得有人敢乱来。但这并不能说服窦师傅,‌‌“万一有极端的呢?‌‌”董红梅想了想,也对,‌‌“我要是做这孬安全帽的,就恨死你了。‌‌”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睡在一楼的她被哭声惊醒,走到二楼发现是丈夫在哭。这是董红梅第二次看到丈夫哭,上一次还是在婆婆去世的时候。

最近一段时间,窦师傅感觉自己瘦了十几斤。他原本体重170多斤,‌‌“不用称,现在最多160斤。‌‌”董红梅也发现丈夫总是打不起精神,以前能吃两碗饭的他吃半碗就说饱了,原来的大肚子看上去也‌‌“没了‌‌”。

董红梅虽然支持丈夫曝光这件事,却不太理解他的反应为何如此强烈,她感觉这是有点‌‌“神经‌‌”了。窦师傅平时很爱孩子,现在既不接孩子放学,也不陪孩子玩,‌‌“吃完饭就倒床上‌‌”。他自己也担心精神出了问题,总有种恍惚的感觉。

4月23日晚,青岛的一位熟人打来电话,告诉窦师傅有活儿可以干。他听后心情好受很多,连续几天的压抑终于消散一些。他计划用几天的时间调整一下自己,再回到老地方继续打工。

爱唱歌的草根主播

劣质安全帽视频热播后,窦师傅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粉丝涨了近两万。他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200多字、题为《一线工人安全帽》的文章,获得8000多次转发和500余人打赏,打赏金额在100元及以上的用户显示有10位。

在这篇文章下面,还有一条新上传的视频。文字介绍上写着,‌‌“自编歌曲:打工路上!没事下班了就会唱几首,没钱咱也要开心!‌‌”点开之后,传来窦师傅略带磁性的男声,每句词的最后一个字,都习惯性地拉长音。脸带微笑的他用一只手移动镜头,另一只手握住灰铲的手柄充当话筒。身边人来人往,不时有人停住脚步,凑近看上几眼。

窦师傅平时就爱唱歌,自称‌‌“以娱乐为主‌‌”。短视频没有兴起的时候,他就站在街头清唱。‌‌“逗农民工快乐,一唱自己也不累了。‌‌”

窦师傅的父亲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就外向,窦师傅也认为自己‌‌“一直是个很活泼的人‌‌”。以前春节回家,他参加过几个村子搞的民间唱歌比赛,得了100块钱的参与奖。

董红梅觉得好玩的是,丈夫还有口技的本事。曾经有一次,窦师傅大白天学鸡叫,结果在中午一点多的时候,让村里好多鸡跟着他叫了起来。董红梅还听丈夫说过,他在工地干活时看到一位妇女抱着婴儿走过,便故意学婴儿哭,妇女低头看了看,以为是自己的孩子。

窦师傅站在自家老宅门前。

除了唱歌表演,窦师傅还记录下自己吃馒头就大葱的样子、一边砌砖一边扭动身体的‌‌“大砖舞‌‌”,以及凌晨四点多人头攒动的劳务市场。为了吸引粉丝,他撑在钢筋上单手做俯卧撑,学着跳起搞怪的‌‌“老奶奶舞‌‌”,还会对着镜头说‌‌“今天给我点个赞,明天能挣几十万‌‌”。

‌‌“出事之前‌‌”,窦师傅平均每天直播收入五六十元,最多时有过两三百元。但他并不是每天都播,干活太累、没时间的时候就不播,两个月下来,总共有几千块钱收入。但直播设备也花了他不少钱。其中,话筒200元,手机立架120元,声卡400元。两台二手苹果手机最贵,花了1000元出头。

窦师傅的偶像是本亮大叔,他觉得自己和人家没多大区别,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农民工。‌‌“他的粉丝也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回到家的这些晚上,窦师傅还是会出现在直播平台上。网友在评论中询问他近况,窦师傅会吐嘈一番,‌‌“这段时间压力很大,压力非常大。‌‌”有人说自己也是农民工,窦师傅随口附和:农民工苦农民工累,出门干活挺遭罪。

不聊天的时候,窦师傅喜欢找其他主播PK。PK时双方通过表演调动粉丝打赏虚拟币,输掉的一方要接受惩罚。一位女主播提议用黑笔在脸上画熊猫眼,窦师傅欣然接受。以前,他还被惩罚过生吃大蒜和鸡蛋。

相比之下,唱歌要轻松许多。《水手》《天堂》《我的中国心》,窦师傅一首接着一首。换歌的间隙,他给自己打气,‌‌“不能太低迷了,坚强!‌‌”

‌‌“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家‌‌”

窦师傅告诉记者,他一个月的打工收入在七八千元。青岛的劳务市场上,瓦工的价格是每天260-280元不等。他之所以选择劳务市场,是因为工资不会被拖欠,有的当天结算,有的是在几天的工期结束后。与之对应的,是每天10个小时左右的劳动付出。

但不是每天都有活儿干,下雨结冰天、停工待料期,窦师傅只能闲着。春节前后的两个月,他还要回家待上一阵儿。

窦师傅家几年前刚盖了两层新房。房子只有一楼客厅铺了地板砖,二楼仍旧是水泥地面,客厅和女儿的房间还未粉刷过。通向卧室的走道上,铺的是10块钱一米的红色防滑垫。

这栋房子一共住着五口人。窦师傅的大儿子28岁,工地小工,每天收入150元左右;女儿12岁,正读小学五年级;小儿子5岁,刚刚上幼儿园大班。

出门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窦师傅不想让孩子们步他的后尘。因为学习成绩一般、家里交不起学费,初中毕业后,他就辍学务工。十七岁的时候,窦师傅来到北京打工,看着别人砌墙切灰,学会了瓦工的手艺。窦师傅的父亲也认可儿子的技术,‌‌“他速度很快,两个人撵不上。‌‌”

打工30年来,窦师傅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听说哪里有好活儿,他就去哪儿。哈尔滨、新疆阿勒泰、威海、上海,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老家虽然也有类似的活儿,但他觉得价钱太低。‌‌“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家。‌‌”

一家五口人,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两位务工的男劳力。但大儿子的钱只够养活自己,娶媳妇都成问题。窦师傅在外打工,赚的钱相对多一些,家里的生活开支、儿女的学费也总是他在负责。为了省钱,他抽5块钱一包的低档黄山,住400元一个月的廉价房,也没有喝酒的习惯。

‌‌“都是网络惹的祸‌‌”

在董红梅眼里,丈夫的性格有些胆小怕事。‌‌“二十多年前让他上山砍树,他都不敢去,怕犯法。‌‌”逢年过节杀鸡杀鱼,也都是董红梅动手。还有一次,她在菜园前面挖个水沟,丈夫担心把旁边公家的树挖倒了,一晚上饭都没吃。

同样是因为担心,窦师傅在成为新闻人物后,主动把有关安全帽的视频删除了。直播时,有网友问原因,他回答‌‌“老板叫删的,不删不行啊。‌‌”后来在记者再次问起时,他改口称是自己删的,‌‌“有非议了,撑不住压力我就删了‌‌”。

早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窦师傅表示安全帽是工地上配发,后来又改口称是自己购买的。面对记者,窦师傅的回答也有些模糊。他只是解释,一般在小工地打短工都是自己购买,他的工友都买的是‌‌“五六块钱的那种‌‌”。若是长期工,工地上一般会配发。

窦师傅说,他最早发现安全帽有问题,是在工地干活的时候,他不小心滑倒,一头撞在了钢管上。看到安全帽裂开一个洞,才意识到头顶的安全帽并不安全。

‌‌“当时没多想,就觉得有意思,是个现象。‌‌”拍视频的时候,窦师傅没想到会引发全国关注。

记者查询安全帽国家标准,只对其材质、防护功能、结构设计等作了规定。而在民间,一个说法是:建筑工地上,戴白色安全帽的一般是监理或甲方,红色的是管理、技术人员或甲方,蓝色的是技术人员,黄色的是普通工人。

有人在评论区留下段子,‌‌“安全帽的颜色有规定的:黄的干,红的看,蓝的满工地转,白的说了算‌‌”。窦师傅告诉记者,‌‌“那不一定,搞电的也有戴白帽子的。‌‌”

观看直播的网友中,不断有人提起安全帽的事,窦师傅也总回复说自己有压力,‌‌“都是网络惹的祸啊。‌‌”

经历过这件事后,他把几个平台的头像全部换成了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一张照片,背景是他家院子里的一棵桃树。原本放在客厅沙发上的黄色安全帽,也被挪到了别的地方,他觉得那顶帽子带来了太多麻烦。

董红梅还是不解,‌‌“一个视频能有那么大影响吗?你说也奇了怪了。‌‌”窦师傅接过话茬,‌‌“焦点,导火索嘛。‌‌”

他们俩不远处,两株樱桃树已经长出了成串的果实。村后的菜地里,西红柿苗刚刚挺起来,旁边的麦子绿油油一片。舆论的风,似乎也要从这里吹走了。

(新京报记者唐跃、张熙廷对此文亦有贡献)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