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职场中年”不是废物,请对他们好一点

35岁,似乎成了职场的一条“红线”。在这条红线之下的人,暂时可以算是充满潜力的职场“年轻人”,而一旦越过了这条年龄的“红线”,就很有可能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这个“35岁魔咒”,从互联网和科技行业开始,向各行业蔓延。

2018年第四季度至今,互联网和IT行业的职位数量同比减少了20%,企业的裁员消息也是接连不断,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行业规模缩减已成定局。裁员的主要对象,集中在35岁以上的“职场中年”。

这是一群被认为创造力开始减退,并且缺乏进取心、无法继续承受高强度工作的人群。他们的存在,据说是拉低了企业的平均生产率。

这样的看法一度非常流行,随后形成了一种恐慌:迈入35岁的员工开始提心吊胆、惶惶不安。他们担忧被裁员的人是自己。

“35岁魔咒”真的存在吗?

这个已经被人默认的“35岁魔咒”真的存在吗?还是说大量的中年员工面临被裁员其实另有原因?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35岁以上的人士是否“无用”这个话题。

学者麦尔斯认为:在18岁至49岁这个年龄段,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几乎都处于最高水平,尤其是比较和判断能力。这对于创新与创造是非常有利的。创造力的全面衰退往往发生在50岁以后。

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十来岁的人不仅不是“无用之人”,反而应该成为生产创新的动力和社会中坚力量。

根据美国的一份经济研究统计,社会“初次创新”的年纪从1985年的30.5岁上升到2000年的31.5岁,进入新世纪之后,“初次创新”的平均年龄还在继续提升。

与此同时,共同专利发明人数和专利跨学科人数都在增加。从1975年到新世纪,单一学科的专利转换率下降了12%,共同专利的发明人数从平均1.7人上升到2.4人。

也就是说,随着研究的精细化,在科学和工业领域,进行发明创新需要设计的细分学科越来越多,需要分工合作的从业者人数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推迟了人们“首次进行发明创造”的年龄。换言之,在创新领域的“大器晚成”本应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大特点。

试想一位年近三十岁的博士生,才刚刚进入企业的研发部门没有几年,年龄就越过了“35岁红线”,转眼间成为需要被裁员的人之一。而在这个时候,他主导的企业产品研发恰恰最需要资金支持,不仅不应该被裁员,反而更应该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

这也反过来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被裁掉的员工并不是企业的研发人员。但除了研发人员之外的普通员工,就应该在35岁被裁掉吗?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按照流行的所谓“1万小时理论”,一个人从23岁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开始,每天(包含节假日)需要接近4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才有可能在30岁以前达成所谓“1万小时”的专家级水准,大部分人其实达不到这个训练强度。

实际上,根据较新的研究,“1万小时”并非恒定,而是因人而异。

有些人通过1万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准,另一些人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水准,这实际上更加延长了成才的年限。总而言之,如果是以依靠经验和积累的熟练工种而论,30岁以后成才的可能性也比30岁以前更高,员工的单位劳动生产率也会更高。

在理想的情况下,无论是搞技术含量的研发人员,还是普通的熟练工种人员,在35岁前把他们裁掉都是一个比较草率的举动。相反,这些人应该成为职场主力军。

但现实的情况却相反,“35岁魔咒”笼罩在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科技公司的企业文化中。而普通的制造业工厂,现在也普遍不招收年龄较大的员工。

原因很明显: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年龄较大的员工已不符合用工需求。

我们的企业对大部分员工的最主要要求或许并不需要他们具有创造性,而是要他们玩命工作、连续加班并且不要求高薪。这些特质,都是初入职场、没有话语权的年轻人所具有的特质。

打工者话语权变小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缺乏经验的职场小白更具有“使用价值”?这需要做一点整体的分析。

根据一份学术研究的统计,自从2013年至今,中国的“社会剩余价值率”从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开始逐年回升。剩余价值率代表资本剥削的程度,这个指标回升,说明劳资分配关系逐渐向有利于资方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一次的劳资市场地位转换,并不是以资本方变强为前提的,而是在全国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之下进行的。

这个背景说明什么呢?它说明,现在无效益的老企业死亡速度很快,营商环境又不足以支撑新兴企业长期发展,唯一比较稳定的是央企国企以及已经达到“温饱线”以上的少部分民企。

可见,打工者的话语权变小,源头并不是因为“资本蛮横”,而是因为企业生存的空间变窄。

如此,企业大规模裁员也就是必然的了。据新闻报道,2018年4月至9月,某知名招聘网站的招聘广告数量从285万条降至83万条,职位招聘减量惊人。在今年2月,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3%,是两年来的新高。种种迹象都说明了企业生存的困难。

行业规模缩减之下,企业根本不会有耐性去花很多时间培养有经验的员工,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雇佣短期的合同工。那些没有多少议价权、“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年轻人成为了最合适的招工对象。

企业对待员工的这种浮躁心态,追根溯源也是外部环境倒逼所致。全行业的浮躁心态下,所谓的产业转型升级,恐怕也是无从谈起,从低端制造业继续走向低端服务业应是大势所趋。

面对职场的“35岁魔咒”以及目前严峻的营商环境,普通人还能够做点什么呢?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预见到简单重复性劳动岗位的消亡。人工智能比人类更高效、准确、廉价,在这类的岗位上,随着人类年龄增加,精力大不如前,肯定竞争不过自动化生产设备。

但是,在企业当中需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决策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的领域,恰恰特别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带给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太可能被机器和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替代。这也是进入职场十年左右的人士需要着重提升的能力所在。

此外,人类依靠时间积累下的另一个资源也是不可能被替代的,那就是人脉或者说人际关系网。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达,行业环境如何变化,消费者始终是人,人只会对人产生信任感。

因此,市场类型的岗位短期内还不太可能被完全取代,如果你将工作中心放在“建立人和人之间的链接”这方面,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仍然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35岁左右的职场人士来说,其实不必过于恐慌。眼前的困难虽说无法回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验和时间带来的优势。有句话说得好:谁没有年轻过,可是年轻人老过吗?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