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干事业的代价

在晚清世家子弟中,袁世凯与众不同。一般来说,世家子弟要想出息,首选的途径是参加科考,博一个功名。只要有个功名,此后的仕途大抵不成问题。如果实在考不上,那就捐一个官职,然后进入官场,再逐渐往上走,说起来不大好听,但晋升的速度也比草根出身的人要快得多。无论走哪条路,奔的都是文官,断然没有从武的。清朝重文轻武积习甚深,即使到了晚清用得着武人的时刻,还是改不了,世家之所以称为世家,大抵都是书香门第,如果改道从武,则是败坏了家风。

当然,袁世凯最初,也是走科考的路,捐一个监生之后,在父兄的督促下,准备考试。只是,袁世凯是个身体健壮,有足够顽劣的胚子,从小喜欢习武,骑马击剑就兴奋,坐下读书就郁闷。跟着嗣父袁保庆,参与剿灭太平天国,虽然没有参与战阵,但对军旅生涯,有着天生的爱好。同时,最喜欢看的书,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兵书战策。

所以,在屡试不第之后,这家伙毅然决然,投奔了父亲的好友、统帅庆军的吴长庆。而吴长庆见老把侄来了,只让他在军中读书,还给他找了一个老师,后来的状元张謇。但是,袁世凯根本无意赶考,主动请缨,要求参与军务。正好,吴长庆奉命进驻朝鲜,在营务处任职的袁世凯,头三脚就崭露头角,让人刮目相看。

朝鲜是袁世凯事业的起点。尽管当年朝廷对朝鲜的大政方针,从根上就是错的。但是,袁世凯的具体操作,还是可圈可点。平定壬午兵变,一马当先。随后平定有日军参与的甲申政变,更是镇定自若,举措恰当,让日本人损兵折将,吃了暗亏。

袁世凯卓越的表现,引起了李鸿章的注意,直接保举他做了朝鲜的商务参赞,事实上的朝鲜太上皇。此时,袁世凯人生的第一个被人诟病的转折点来了,因为他靠上了李鸿章,此后他的事业,跟吴长庆无关了,全系于李鸿章一身。甚至,甲午开战,恭亲王奕訢认为是跟袁世凯处置不当有关,也被李鸿章轻轻开脱。回国之后,接受编练小站新军,也跟李鸿章有关。

然而,甲午战败,朝廷为了找替罪羊,李鸿章由此失势,被开掉了所有官职,只剩下一个大学士的空衔。这种时候,由于荣禄在袁世凯被参劾之际,保了他,袁世凯又抓住了荣禄,靠了上去。由于荣禄的关系,小站新军得以编练成功,袁世凯也站稳了脚跟,即使在戊戌维新时期,也成功地从政变的漩涡中脱身,虽说背了一个告密的骂名,但地位却相当稳固。这个时候,他自然不再理会李鸿章,而是牢牢巴住荣禄。

待到袁世凯主政山东,成为封疆大吏,他却不顾西太后灭洋的旨意,参与了东南互保。待到李鸿章再度被起用,主持辛丑议和,李鸿章临终,还是建议朝廷让袁世凯接他的班,做最重要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的新政,袁世凯在这个位置上,事实上主导了全国的新政改革,成为当年中国改革的第一人。但是,他能始终保持住朝廷的信任,关键的一点,是他牢牢拉住了庆亲王奕劻。奕劻很贪,但却深得西太后老佛爷的信任,因为当年的朝政,西太后要想主持朝政,必须拉一个爱新觉罗家的亲王一起干,才能勉强符合祖制。所以,无论奕劻怎么贪,怎么被攻击,都倒不了。奕劻贪,袁世凯就迎合他这个贪,把他喂饱。在外面的名声是差了,但他的新政事业,却得以顺利地推进。

袁世凯这样的发迹史,一向是为人诟病的。但是,在那个时代,一个年轻人要想出人头地,干点事业,不断地巴结更大的人物,是不可避免的。巴结上了大人物,他并没有踩原来的故主,这应该不算不道德。不这样的话,袁世凯没有机会从小站起家,练不出北洋六镇。也做不了封疆大吏,参与不了东南互保。李鸿章正是看了这一点,觉得环视群臣,还就是袁世凯可以继承他的衣钵,干出点事业来。袁世凯巴结奕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否则,一个汉人掌握如此大的权力,参与几乎所有新政的事业,如何赢得朝廷的信任?

袁世凯由于巴结奕劻,也给自己赢得了一个贪腐的名声,但是,他其实真的不贪。死后分家产,每个儿子,才分了五万多元的现金。以至于不大会过日子的大公子袁克定,很快就没钱花了,在抗战时期,住在张伯驹的房子里,只能靠吃窝头度日。

在一个制度和社会环境都很恶劣的情况下,一个人要想干成点事业,背一身污名,有时也是难免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