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凡鸟偏从末世来

朝鲜是袁世凯的发迹处,也是他的伤心地。作为一个有才干的公子哥,科举之途,袁世凯命里注定是走不通的。从军,则成了他的一个次优的选择。恰逢朝鲜发生壬午之乱,朝鲜国王李熙的父亲大院君发动兵变,重掌朝政。作为宗主国的清朝,派淮军劲旅吴长庆的部队入朝,平息兵变。而原来在营务处办事的袁世凯,得以崭露头角,率领先锋营,一马当先,过关斩将,令人刮目相看。从此以后,袁世凯在朝鲜政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直至升为办理通商和外交事务的要员,事实上成为清政府在朝鲜的代表,朝鲜的中国太上皇。

其实,在传统的朝贡体系中,朝鲜虽为传统的纳贡国,但中国的朝廷,对其内政一般是不干涉的。即使内部发生政权的更迭,只要继承者继续纳贡,朝廷就不管不问。但是,进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到来,传统的朝贡国开始出现问题。应付这样的问题,比较合理的对策是,或者是干脆派兵进入,实行实际控制,或者干脆让它们独立,放弃朝贡体系。让中朝之间,变成正常的国家关系。

按道理,随着中国天下体系的瓦解,基于天下体系的朝贡体系,迟早得随之瓦解,后者显然是一种合乎世界潮流的选择。但是,当年的朝廷,对于天下体系的崩解,还是心有不甘。因此选择了一种最下策,既不实际控制,又不放弃宗主地位,反而实行了对朝鲜和越南的实际控制。但是,中法战争之后,中国已经失去了越南,事实证明,这种策略是失败的,在朝鲜的做法,就理应改弦更张。但是,清廷对朝鲜的控制,反而加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清廷就应该全盘控制朝鲜,不允许他人染指。可是,这个朝廷却又允许日本在朝鲜派驻使节,同时在朝鲜驻军。其他列强,特别是俄国,也在朝鲜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直对朝鲜抱有野心的日本,棋高一着。虽然是想把朝鲜纳入自己的掌中,但他们却鼓励朝鲜脱离中国的宗藩,实行独立。因此,反而得到相当部分趋向开化的朝鲜上层人士的拥护,和日本走的近的人士,被称为开化党。1884年开化党在日本的支持下,发动甲申政变。虽说手中兵微将寡,同时也来不及请示朝廷的袁世凯,当机立断,大胆出击,粉碎了政变。但朝鲜的政局,却向着离开中国的方向滑得更远。

作为当事人,袁世凯当然明白自己的处境(此时的他,还没有后来负责办理和外交事务的头衔),因此,屡次上书,要求朝廷全面接管朝鲜政务,对朝鲜实行全面的管控,不容他人置啄。然而,尽管李鸿章十分欣赏袁世凯的才干,但是,当年的朝廷,却只提升了他的品级,给了他一个负责朝鲜事务的头衔,并没有按他的意思来。朝鲜依旧是中日两国共同插手,具有近乎同等的权限,由此埋下了日后的祸根。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越是有才干,在朝鲜干得越漂亮,得罪的朝鲜人也就越多,就越是把朝鲜推向日本。而中日的矛盾,势必日益激化。最终,在甲午年,一个准备好了的日本和几乎没有准备的中国,在朝鲜开战了。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幸好,在战前袁世凯回到了中国,否则,命可能都会丢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