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年北漂离京记

老刘从决定离开北京到正式离开,恰好用了三个月时间。

通常三个月的时间是公司给员工设定的试用期。看起来是试用期刚满,老刘就把北京炒了,但其实老刘在北京待了15年,是北京辞退了他。

第一个月,他决定离开,是因为上班的公司倒闭了。‌‌“公司是做P2P理财的,你懂的。‌‌”

第二个月,他准备离开,是因为房东不租给他房子。可这个房子他租了12年了。房东老太太70多岁了,实诚地说:‌‌“真不是钱的问题,是和居委会有关。‌‌”末了,补上一句:‌‌“你懂的。‌‌”

老刘对我说,他其实真的不懂,只是石化了一样站在那里。

第三个月,他终于离开了。恰好女儿所在的幼儿园被勒令停办了。‌‌“没多花一分钱‌‌”,他笑着对我说他终于‌‌“我懂了‌‌”。

作为他的中年北漂老友,他走后我满是顾影自怜和唇亡齿寒的感觉。

18年前,我拖着行李箱来到北京西站。当时初雪刚化,我坐在出租车里,湛蓝的天空里射来阳光,车窗上全是这个城市的浮光掠影和我深沉的梦想。

可惜18年后我并没有成为一条好汉。泯然众漂矣!

曾经有一千个理由要离开北京,最终又有一千零一个理由留下。而那些离开的‌‌“骆驼‌‌”,压死他们的绝对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三根,也可能是五根。

北京这座城市,有个神奇的功能,就是能解决就业。大部分离乡背井的人,除了想看看繁华的世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在北京找到工作。我想起在打印店打印一摞简历,穿梭在人才市场的经历。尽管起初月薪只有1500元,已经带上了梦想破灭的气氛,但是三年后,我把月薪变成了6000元。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的经历一样。在那个21世纪的初期,北京还是留给你无数的遐想甚至无限可能的期待。

真正考验北漂的是房子和子女的教育问题。我在来北京前,刚毕业,同宿舍的说,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我不以为然地飘然而至。然后发现北京邮电大学南门单间的房租,就是我过去城市一个月的工资。我记得刚交完600元房租时,整个身心被掏空,懒懒地靠在床边。我终于意识到,原来过去一个月的工资,只够我在北京靠在这个冷冷的床边。

后来还有无数个事实告诉我,‌‌“北京大,居不易‌‌”。比如在报社上班时,有个大胡子摄影师看我心浮气躁,在北京待得不踏实,正告我:‌‌“在国内,北京就到头了。‌‌”

但我当时从不觉得,我的生活已经到头了。到头,意味着可能撞墙、反弹甚至倒退。但事实却证明,其后的十几年,我不过是在维持着这种到头而已。

老刘也是在维持。

我送他去北京南站的那天,他把我的车的后备厢塞得满满的,说是特意留给我的,然后冷笑着对我说:‌‌“嘿嘿,案有琴书家必贫。‌‌”

后来,我在这一堆破烂书里,发现了他年轻时的暂住证,还有一张奥运会的唱片。

最终压垮老刘的,不是失业,不是住房,而是和户籍捆绑的小孩教育的‌‌“稻草‌‌”,别名‌‌“大杀器‌‌”。

老刘走后,没半年,我就从四环搬到了河北和北京交界处。在这个疑似北京的地方,过了小半年,突然接到一个河南号码的电话。原来是老刘。他对我说,社保还在北京,所以这次要来北京看病,他的老婆作陪。脸色苍白的他见到我后,还是尽量地挤出了一点笑容,但我能感到他的虚弱和他老婆的忧心忡忡。在医院的间歇,我试着向他老婆询问他的病情。他老婆拿出老家医院拍的片子,告诉我,医生说他的肺上有个阴影。

走的时候他对我说,有空来玩。

一年后,我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甘肃老家,在一家民办学校当代课老师。我没有主动联系过他,他也没主动联系过我。只是这两天,大家在朋友圈里风传‌‌“立霾‌‌”的图片时,我才想起了他。他离开北京时送给我的一堆破烂,只剩那张唱片了,我从来没有听过,因为也没有唱片机。但是今天我却鬼使神差地打开它,在内页上看到用蓝色记号笔写的一句话,刚劲的笔迹似乎在顽强地向世人昭示他曾经来过。

这句话是:大胡,北京的故事,就搁在北京。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