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一家之主

现在的人,无论怎么迷信,在家里的灶台上供灶王爷的,已经很少见了。但是,也就是在民国年间,农村里谁家如果没供灶王,那就是怪物了。家里的供的灶王,也就是一张画,上面有单个灶王的,也有灶王夫妇的。两边一副对子:“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为:“一家之主”。正经八本的家长,不算一家之主,一家之主,倒是这个灶王爷。但是,灶王爷也很可怜,平日里烟熏火燎,熏得不成样子,一般也没什么人搭理他,只有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日,才能得一点贡品,贡品之一,是一种很黏牙的糖,据说是让灶王吃了之后,满嘴是糖,黏的张嘴说话,什么也说不清楚,于是,就没法说这家人的坏话了。人对神仙也不大放心,说是上天言好事,其实是让他什么话都说不清,自然,下界就可以保平安了。反正做了什么坏事,老天爷也不清楚,也就不好惩罚了。

这个灶王爷,历史很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五经异义》上说,灶王姓苏名吉利。灶王的夫人姓王名抟头。而《酉阳杂俎》上则说,灶王性张名单,夫人跟灶王姓,字卿忌。后一说流传甚广,人们基本上认账,灶王爷就是姓张。又一说,玉皇大帝也姓张。汉人张是大姓,但却没有做皇帝的,所以,有人说,就是姓张的人,造出两个神仙帝王来,聊以过瘾的。

其实,灶王姓什么无关紧要,多少年来,人们也不在乎这一点,姓张的人,也没听说沾过什么光。关键是,人们干嘛要造出这样一个神来,在每家每户做一家之主,而且,负责监督这家人的道德品行?说白了,就是供个间谍在家。

老百姓的道德品行,统治者倒是挺在意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地方官,虽说真正的使命,无非是镇守一方,征粮征税,但在名义上,却把教化,作为第一要务。如果有这个可能,不仅要教导百姓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忠孝仁义,而且要想办法看住他们,不让他们越出轨道。

但是,让地方官看住百姓,教导百姓,实在是太累了。过去的政府,多半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样的精力。他们连起码的公共产品,比如救灾扶贫,修桥补路,兴修水利什么的,都做不了,哪里能看住百姓呢、传说中的保甲制,都是一时的事儿,没有坚持下来的。

可奇怪的是,统治者想要看住百姓,老百姓也认可他们来看,他们看不了,老百姓就虚拟出一个灶王来,替他们看着。当然如果真的把人盯死了,连偷个情,越个轨什么的,都做不了,老百姓也是不肯的。所以,就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弄出黏牙的糖来,化解作为监督者灶王的使命。

中国老百姓需要有点小自由,但又担心自由大劲儿了,会惹出麻烦,所以,即使官府不管,宗族也不管,也要造出一个神仙来,供在家里管自己。在心理上,多少有点约束。家里多出一个告密的,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正最后还是有办法补救,让他想告也告不成。

所以,从根上讲,老百姓对于告密这事儿,有点烦,但并不真的接受不了。在我们的文化因子上,就有这样的种子。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